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世博会迎科特迪瓦国家馆日 馆方现场派送咖啡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8日 15:18  新民晚报
世博会迎科特迪瓦国家馆日 馆方现场派送咖啡

■ 馆内会跳舞的欢乐女神——歌丽木雕像本报记者 纪海鹰 摄

  科特迪瓦位于非洲西部,在法语中,科特迪瓦的意思是“象牙海岸”。科特迪瓦人喜欢倚木而居,树木是生活中最主要的元素。上海世博会上,科特迪瓦馆主要用木头构建而成,黑色、白色的鲜明对比突出强烈现代感。

  今天,上海世博会迎来科特迪瓦国家馆日。上午,科特迪瓦馆日官方仪式在世博中心中央大厅举行,科特迪瓦外交与非洲一体化部部长让·马利·卡库·热尔维,上海世博会中国政府总代表华君铎出席并致辞。

  咖啡之乡

  因为馆日活动,位于非洲联合馆内的科特迪瓦馆多了一份热闹,馆方现场派送的科特迪瓦咖啡和巧克力让不少参观者先“尝”为快。“咚!咚!咚……”,位于馆中央的科特迪瓦大鼓不时被游客敲响,激越的鼓声把人带到遥远的非洲。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科特迪瓦人以击打鼓来欢迎贵宾或者亲朋好友。不同的敲击节奏和鼓点代表着不同的意义,一般在大型仪式中只能由经过特殊训练的年长的男性打击。在科特迪瓦,有专门培训敲击此类乐器的学校。大鼓上面有多种花纹,如蝎子、鸟、女祖先和戴着面具的保卫者等,体现了当地人的精心设计。此次科特迪瓦将其摆放在展馆门口,展现了科特迪瓦人的好客和热情。

  “科特迪瓦是咖啡之乡,”上海世博会科特迪瓦总代表阿罗格巴·科迪亚·阿兰告诉记者。在展馆的“经济”展区,参观者可近距离了解科特迪瓦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感受现代文化影响下的城市经济现状。

  而在“环境”展区,观众一边看到的是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样板城市,一边则是美丽的海洋、潟湖平原和原始森林的风光。

  木头之馆

  科特迪瓦馆外围栏以“Y”形仿木叉结构筑成,这是因为居住在邦达马河岸的科特迪瓦人习惯把树木做成篱笆,筑成高大、风凉的“花环型”住宅,在自己的农田四周种上一圈,防止野兽动物入侵。树木是他们生活的必需品,代表着传统的部族文化,同时,围栏又融合了直线型的线条结构,烘托出科特迪瓦现代化的一面。蘑菇状的部落民居、木栅栏和小山墙使人们仿佛置身于平和安逸的科特迪瓦传统生活之中。

  进入馆内,科特迪瓦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手工艺品在上海世博会上一一呈现,展馆内部5个半圆形的敞开式展区却十分抽象。原来,科特迪瓦馆的设计师是科特迪瓦和法国的混血儿,整个展馆充满抽象风格,科特迪瓦馆因此与其他非洲展馆有着迥然不同的形象。

  在馆内,人们还能看到科特迪瓦一些重要城市的风貌。首都阿比让是科特迪瓦最大的城市,素有“非洲小巴黎”之称,在阿比让有着面积为3000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它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原始森林的城市,在原始森林里主要生长竹子和棕榈树。在这里,历史传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城市多元文化融合”这一展馆主题。

  本报记者 薛慧卿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