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崔建栋 实习生 杨彦蕊
随着上海世博会的召开,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上海玩。然而,要做好东道主也不简单,不少居民在介绍小区时遇到了尴尬的局面——如何用英语报出小区名字。记者昨天调查发现,本市有英文名称的小区并不多,多数为开发商宣传楼盘或小区为了方便外籍住户使用。市地名办表示,小区必须有合法的中文名,取英文名属民间行为。
小区接待外国朋友遇“名称难题”
7月底,在外企工作的何先生招待了3名美国同事来上海参观世博会,作为行程的重要一站,他还特意邀请了3位客人去自己家里吃顿饭。客人来到小区门口时,对何先生所居住的“兰馨雅苑”这个小区名字产生了兴趣,一时间,何先生不知如何将这个小区名确切翻译出来,最后他只能勉强地直翻成“有兰花香味的美丽地方”,把大家都逗乐了。
事后,何先生还特意查询了购房资料,向邻居咨询,都没有获得理想的答案。除了自己小区,何先生发现在周边的多个楼盘都没有“官方”的英文名,“类似黄兴花园还比较容易翻译,要是再碰到一个文绉绉的小区名字就麻烦了。”何先生说。
上海小区配英文名“不吃香”
记者在网上查询了上海多个楼盘的英文名,却发现有英文名的小区并不多,总体而言,除了一些著名楼盘和涉外楼盘,有英文名的小区凤毛麟角。如东方城市花园的英文名是OrientalCityGarden、英郡雷丁的英文名是ReadingTown、香榭苑的英文名是ChampsElysees、上海康城的英文名是ShanghaiCannes等。
上海市地名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区命名要依据《上海市居住区和建筑物命名规则》,其中明确提出“不得使用不规范文字、繁体字、异体字、生僻字(派生地名除外)以及外文、阿拉伯数字、标点符号等。”工作人员解释,按照规定,小区必须有一个符合规定的汉语名称。而目前一些小区拥有英文名属于“民间行为”,主要是开发商为了宣传楼盘或小区为了方便外籍住户通联。
多数业主不知本小区有无英文名
针对是否有必要给小区取英文名字,记者随机调查了居住在不同小区的14位业主,其中仅有一位居住在上海康城的业主知道自己小区有英文名,但也需要经过查询才能说出自己小区的英文名字。
有4位业主称自己小区并没有英文名字,但支持取一个英文名,并认为英文名字应当取得“温暖大气”;有5位业主表示自己小区并没有英文名字,对于取不取英文名字也持无所谓的态度;还有4位业主反对小区取英文名字,他们认为自己所在小区的中文名字十分典雅古朴,倘若取一个英文名字,会破坏小区名字原来的韵味。多数业主认为给小区起英文名字的目的本是与国际接轨的一个措施,但也要考虑小区实情和居民接受度,否则只会贻笑大方。
[链接资料]
仅有英文名给小区居民带来尴尬
2009年曾有重庆媒体报道,重庆某小区取名“MORNING”,只有英文名而无中文名,让年纪稍大的业主遇到了麻烦和尴尬。一位业主乘坐出租车回自己的住所,可半天没叫出自己小区的名字“MORNING”,最后只得告诉司机去“摸你公馆”,司机对着他白了一眼。给小区起英文名字固然是件好事,但是如此“有趣”,却也着实让人头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