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记者 杨天弘 整理
“黄牛”一词的特殊含义也算是新时代的产物,指的是那些以黑市价格贩卖票券的人。从各取所需的角度来看,很多人可能会把“黄牛”定义为一个中性的角色,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试若用法条来衡量这个职业,它绝对属于非法经营的范畴。也正因如此,善良的买主选择 “黄牛”的同时,也意味着放弃自己的权益保障。
自从城市最佳实践区部发放《城市名片册》以来,很多“黄牛”就开始蠢蠢欲动。除了世博门票、场馆预约券、VIP券,他们又发现了新的商机。目前世博园区内的“黄牛”一般分为五类。第一,假痴不癫型。这需要好几位“黄牛”相互配合,各司其职,乔装打扮成观博家庭来打消检查人员的疑虑,领取 《城市名片册》或预约券。第二,浑水摸鱼型。这类“黄牛”俗称散客,他们一般单独行动,混在人群里,寻找机会俘获“猎物”。第三,李代桃僵型。这类“黄牛”担心自己因多次领取而被怀疑,通常会雇用一些儿童或老人替他们拿资料或预约券,事后用小钱打发。第四,偷梁换柱型。“黄牛”把已过期票券的芯卡剥出,然后在外面糊上印有当天日期的票样,达到骗取《城市名片册》再贩卖的目的。第五,无中生有型。求财心切但又资源不足,有时黄牛会将打过洞的票子补得看似完好无损,以重新换取《城市名片册》。据查验,园区里每天都能查获30-50张这类假门票。
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久经训练的检查人员早就练就一副火眼金睛,谁是“黄牛”、谁是游客,凭直觉就能一下锁定。那些“黄牛”眼见自己被揭穿,会使出各种手段,装可怜、耍无赖、询问检查人员手机号码,更有甚者当场塞钱给检查人员以求从宽处理。现场管理人员告诉我,有一回他在一家餐馆里吃饭,一名“黄牛”居然主动上前打招呼,并殷勤地要请他吃饭,好在检查人员不会为这些蝇头小利而忽视自己的重大责任。
“斗牛”,检查人员依赖的不仅是职业直觉,还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判定。那些闪躲不定、或者不断偷瞄检查人员的人,多半是“黄牛”。每天前来领取相同资料或预约券的人,检查人员是不会发放的。有的“黄牛”甚至会利用举报这一手法企图报复检查人员,然而任凭其软硬兼施,检查人员丝毫不为之所动,仍是智勇双全的“斗牛”战士。
力所能及的,我们一定会做得滴水不漏。但同时也要提醒游客,购买券票需小心谨慎,切勿着了 “黄牛”的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