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记者 孙 磊
上海东湖物业管理公司负责整个世博村区域的物业管理,公司总经理李风至今仍清楚地记得,2009年12月5日,是第一批客人——澳大利亚馆工作人员入住世博村的日子。如今,半年多已过去,入住的村民已经逐渐熟悉了世博村的环境,与此同时,物业人员没有回家的日子也越来越长。
做客人的贴心帮手
家人的理解,是物业工作人员继续贴心服务的保障,而物业的贴心服务,则是各国工作人员在园区热情工作的后方保障。“许多人都觉得世博村很神秘,其实,这里没有园区那么轰轰烈烈。不过,让这么多不同国家的朋友安心地生活在这里,带给他们‘家’的感觉,却不是件容易的事。”
为了这个目标,物业人员付出的不仅是辛苦工作,更是细心和耐心。“有的前厅经理成了外国客人眼里的‘万事通’,买手机、买电器都要咨询。最多的一次,前厅经理一天接了17个电话,都是客人请他为出租司机指路的。”园区工作人员下班后的时间,正是世博村物业人员最忙的时候,面对细小再细小的要求,工作人员也早已习惯于先报以微笑。
尽全力找一条丢失的毛巾
前不久,来自安哥拉代表团的一名宾客拨打24小时热线电话“报案”,令工作人员吃惊的是,他丢失了一条毛巾。经过一番沟通,物业人员了解到,这条毛巾是这名安哥拉工作人员的母亲送给他的,毛巾上有他母亲绣的字。身在异国他乡时,这条毛巾一直陪伴着他,如今他妈妈已不在人世,对他而言,这条毛巾具有特别的意义,而毛巾丢失让他心急如焚。
为了找到这条毛巾,工作人员四处翻找,卫生间、厨房间以及垃圾桶,凡是能想到的地方,都经过“地毯式”搜寻,甚至还为此调出了酒店各个角落的监控录像。第二天,这名安哥拉工作人员表示,毛巾已经在床铺底下的角落里找到了。听到这个消息,所有工作人员都松了口气,并感到由衷高兴。对东湖工作人员如此尽心尽力的服务,这位客人也表示非常感谢。
“见证即幸运”
在东湖酒店公寓副总经理罗经翔的办公室里,有一个倒计时提示牌。罗经翔说:“从2008年5月开始,我就在这里准备了。差不多在2011年春节前后,等到收尾工作全部结束,物业才撤走。”“仔细观察,这里依然可以想像得到世博会热火朝天的情景。”在世博村,罗经翔亲眼看着俄罗斯馆馆长把场馆模型搬运进来,看着各国演职人员陆续入住和排练,也见证了他们对中国从之前的一知半解,到现在和中国工作人员打成一片,“作为他们的‘家里人’见证了这一切,我们很幸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