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城市最佳实践区组成未来城市拼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4日 09:46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林环

  7月13日 星期二 雨

  这两天,家乡来人,浩浩荡荡共聚一堂。快3岁的小外甥女尤其兴奋,上蹿下跳,时不时嚷嚷:“我要看世博啦!”

  于是掏出我谋划已久的 “世博游园攻略”。除了热门的几个国家馆,里头还有个特殊的名字:弗莱堡,一个被誉为“绿色之都”的德国城市。

  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弗莱堡案例并不大,却是我去过频率最高的展馆之一,恐怕也是“绿色”专业人士去得最多的展馆之一。我打算领小外甥女听以网络技术支撑的8个布谷鸟钟“合唱团”唱中德两地的民歌,打算领在大学教理科的姐姐看弗莱堡大学的科研机构,也打算领在建筑行业工作的姐夫仔细琢磨展馆的绿色建筑……

  其实,作为上海世博会的首创,城市最佳实践区里处处都是类似所在:小展馆,大名堂。这里集结了全球城市最先进的案例,组合成一个来自未来的城市拼图,令人欣喜,也让人心向往之。记得半个月前采访过一个 “世博最牛旅行团”:25个人,71天,1.8万公里。这群德国游客怀揣梦想,乘坐大巴,从弗莱堡不远万里来到上海。旅行团负责人汉斯—彼得·克里斯托夫表示,乘坐大巴是除了骑自行车以外最绿色环保的旅行方式,他们能来上海世博园感受“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点都不累,而且乐趣无与伦比。

  而对国人而言,这里是不出国门就能取经的好地方。有人称,奥运与世博是中华民族“最富有诗意和智慧的两次选择”;日本现代化基础的创立者大久保利通说,一次世博会抵得上10万名留学生。同时,这还是一场请进家门的教育盛宴,百年难遇。在东华大学教授严诚忠的心里,上海世博会是“一代中国人转变观念、转变思维方式的机遇。尤其对青少年来说,这种影响是长期的、渗透性的、极具震撼力的。”

  古犹太法典和传说集《塔木德》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霍尼碰到一个男子在种角豆树。霍尼问:这棵树多久才能结出果实?男子答:70年。霍尼又问:你肯定自己能再活70年吗?对方答:世上到处都有成熟的角豆树。既然我的祖先为我栽树,我也该为我的孩子们栽些树呀!

  我想,这就是“弗莱堡们”的大名堂:更关乎可持续发展,更关乎未来。如《国际展览公约》第一章第一条就开宗明义指出的,世博会可以展示人类所掌握的满足文明需要的手段,展示人类在某一个或多个领域经过奋斗所取得的进步,或展望未来的前景。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登录名: 密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