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西兰总理出席国家馆日 赠送上海独木舟雕刻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9日 15:03  新闻晚报

  晚报讯 今天是上海世博会新西兰国家馆日。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国务委员孟建柱,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等出席了新西兰馆日活动。上午9点,新西兰馆门口雕刻师们辛勤雕刻的独木舟终于完工,并由约翰·基亲自交到上海宝山区区长的手中。下午,约翰·基还将专门到新西兰馆门口,向中国普通游客代表发送由他本人亲自签发的邀请函。

  这艘独木舟的原材料是100年前在新西兰北岛的水塘中发现,是一块长达10米的完整贝壳杉树木。去年圣诞节,在新西兰当地备受尊崇的毛利雕刻师就开始雕刻制作,并在世博会开始前将未完成的作品运来上海,打算在馆日当天完工,并赠送给上海作为礼物。

  雕刻师James说,毛利人就是从亚洲乘坐独木舟抵达新西兰的。独木舟在毛利文化中就意味着一个民族甚至是全人类的旅程。“独木舟的左右两边纹路一阴一阳,暗合中国的阴阳学说,毛利人也看重事物的平衡,无论是金钱、荣誉,都不能太多,这和中国人说‘过犹不及’有几分相似。 ”

  在独木舟的顶部,雕刻师们还刻出了一条蜿蜒在整个舟身上方的动物形象,看上去像蜥蜴,又好像中国传说中的龙。 James说,这是每条作为礼物的独木舟上都会有的保护神,它的名字叫做“塔尼法”(TANIWAJ)。有了塔尼法的保护,不仅这一次旅程会变得顺利,它也会庇佑受赠送对象的平安。他说,独木舟来到上海,塔尼法也就会保佑上海,而来到上海的所有新西兰人,仿佛也在中国有了归属。

  这艘独木舟是James雕刻过的最庞大的一艘,不能下水,竖起来放是一扇富有特色的门。雕刻师们将毛利文化中最重要的两个物件“舟”和“门”合二为一。如果说“舟”代表了人类的旅程,那么“门”就意味着沟通。 “这代表着中国和新西兰两国人民的通道,彼此间可以顺利交流。 ”James说其实传统的毛利文化中,门都被造得很小,只有受到毛利酋长欢迎的人才能通过门。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登录名: 密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