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午,由葡萄牙经贸投资促进局和葡萄牙投资促进会联合主办的“葡萄牙投资推介会”在世博会葡萄牙馆举行。在会上,葡萄牙驻上海总领馆商务参赞库托米-兰达宣布,葡萄牙经贸投资促进局及其下属世界园区管理公司、葡萄牙华商欧洲飞天股份公司三方已于2010年5月12日联合签署了设立“葡萄牙-中国经贸合作区”合作文本,标志着在欧盟境内设立中国经贸合作区迈出了重要一步。葡萄牙政府将为进入经贸合作区的中国企业提供多种优惠政策及专项配套政策。
2010年上海世博会葡萄牙馆的主题为“葡萄牙:一个面对世界的广场”,葡萄牙经贸投资促进局和葡萄牙投资促进会则希望中国企业将葡萄牙视为面对欧盟,乃至整个葡语系国家市场的平台。葡萄牙-中国经贸合作区的设立能够促进两国之间优势互补,以务实、创新的方式解决中欧经贸关系的分歧和摩擦。
据葡萄牙投资促进会会长巫旭清介绍,葡萄牙-中国经贸合作区分为“工业、物流园区”与“中国商品欧盟集散中心”两个园区,工业园区规划用地1276公顷,集散中心规划用地100公顷。工业和物流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完善,中国企业可以立即入驻;中国商品欧盟集散中心正在招商中。
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渠道之一,由企业主导开发园区,吸引中国企业入驻投资。由于成规模的中资企业投资对东道国的就业和经济发展的效应非常明显,受到东道国的欢迎和重视,中方也相对容易争取到政策优惠。此外,经贸合作区为境外中资企业提供良好的商务环境,同类产品企业在园区集中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竞争秩序,同时上下游产业链完整,中方企业也得以寻找和利用商机,乃至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中国经贸合作区在葡萄牙的设立,不仅促进中国企业集群式迈出国门,走入欧盟;还促进“中国制造”向“欧盟制造”、“世界制造”的转型进程。极大地利于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推进、贸易摩擦的化解、贸易交换地位和比较利益的提升、贸易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扩大趋势的适度扭转、高额外汇储备的有效化解和使用等等。因此,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经营模式的出现,对企业和国家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