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世博公共区域成食堂 游客称省钱省时是主因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30日 15:24  新闻晚报

  见习记者 张钰芸 记者 杨玉红 报道

  记者昨天在园内看到,包子、大饼、酱牛肉、白煮蛋……不少游客都带着各式各样食物,不过对于现在的天气来说,一些容易变质的食物很可能让人拉肚子。

  公共区域多成“食堂”

  中午12:30,正是午间用餐高峰,除了涌向各餐厅的游客,还有不少人直接从包中拿出食物,在户外找个空地休息享用,园区内公共区域俨然成“食堂”。

  昨天上海突降大雨,园内部分座椅被雨水打湿,使得世博轴、高架步道下的空地聚集了不少人。记者在世博轴看到,不少游客都拿着自带的小板凳,坐下吃饭;或者摊开一张园区地图,同行几人一同坐下,共进午餐。

  除了必备的干粮等物品,一些游客的自带食品十分丰富,从各种各样的零食到已经洗好切好的水果,俨然一个小型野餐会。拎着满满一袋子饼干、果冻、薯片、凤爪、花生的游客林女士说,这些东西还是她从老家浙江带来的。

  面包饼干占据主流

  左手拿着面包,右手拿着饮料,这几乎是园内食用自带食品游客的“标准配置”,记者昨天在世博园内看到,面包饼干等饱腹型干粮是最多的。到了晚上,几乎所有自带食物的游客都在啃面包,中午时五花八门的食物少了许多。

  不过,园区内面包店工作人员说,即使是不易变质的面包也不是个个都保险。 “一般来说,素面包的保质时间最长,在常温下可以保存两天,如果是花式面包就容易变质。”她表示,面包中加入了色拉、水果、肉等配料后,其保质期就会大大缩短,即使是早上购买的新鲜出炉的面包,到了下午还没有吃掉,就一定要放入冰箱冷藏,不然很可能会变质。

  和她所说的一致,记者在园区内的流动面包售卖点看到,所有商家提供的面包都是红豆面包、羊角包等素面包,只有在保存条件较好的门店内才有花式面包出售。所以,游客即使是带着面包做干粮,也要尽快吃完,最好不要拖至晚上。

  熟食外卖带入园区

  如果说面包饼干的“安全系数”较高,那以下自带食品在黄梅天的“免疫力”就堪忧了。园外卖的牛肉等熟食、肉馅菜馅的包子、削去果皮的瓜果、自制的炒饭炒面冷面……这些食物在空气潮湿的黄梅天,经历多次馆内馆外的温差,很容易变质。

  来自河南开封的王女士一行共18人,昨天已经是他们在园内参观的第三天了,不过王女士说,这期间他们只在园内吃过两次饭。“一次是在园内吃的快餐,一次是在意大利馆买的特色甜品,其他时候我们要么吃干粮,要么出去吃。”中午时分,记者看到王女士一行拿出包子、大饼,这些都是入园前就买好的。 “我们吃早餐的时候就特意多买了一些,肉馅菜馅的,还有豆沙、黑洋酥的,大家分一分。 ”由于是在早上购买的,王女士认为中午吃应该没有问题。

  下午两点半,记者在地铁13号线里看到拎着六个一次性餐盒的马小姐,里面是她刚刚从园外餐厅打包的熟食。 “我们刚刚吃完午饭进园,考虑到园区内的餐厅可能比较贵,就买好带进来当作晚饭,有耗油牛肉、玉米烙、熏鱼等。 ”下午四点半,记者在欧洲片区西班牙馆外,看到正在吃牛肉面的钱先生,这是他中午在园内餐厅带出来的外卖。

  此外,自制的冷面和粽子、葱油饼、白煮蛋等也都是园区内多见的自带食品,到了下午,被排队耗去体力的游客开始吃“下午茶”,黄瓜番茄、去皮甜瓜、火腿肠、薯片,还有冷饮等。

  省钱省时是主因

  参观偌大的世博园本来就是体力活,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游客背着沉甸甸的干粮呢?记者随机采访了近十位游客,调查显示省钱省时成为最主要的原因。

  “进了世博园就要多看几个展馆,如果找餐厅、排队花时间,还不如吃点干粮,还能边吃边排队。 ”节约时间确实是一部分游客自带食品的主要原因。此外,还有的游客是为了方便,“世博园这么大,我们又是第一次来,担心一时找不到吃饭的地方,所以就自己多带一些。 ”

  园内餐厅的价格也让一些游客觉得贵,特别是单独前来的老年游客,他们大多都带上了干粮。拿着六月居民票前来赶乘“末班车”的金老伯是和老伴一起来的,看了看园内餐厅的价格,他们很庆幸自己带了饼干面包,“四五十元一顿饭对于我们来说有点贵了,还是自己带些比较实惠。 ”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