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垃圾气力输送系统的垃圾桶。早报世博记者 鲁海涛 图
早报世博记者 罗燕倩
昨日中午,在上海世博园世博文化中心南广场上,早报世博游客大使山田外美代将2个饮料瓶投入了垃圾气力输送系统的可回收投放口内,向众多世博游客示范如何将垃圾分类投放。为期一周的“美化环境 爱护设施 让世博更精彩”宣传周活动也随之拉开序幕。
上海城投环境实业世博分公司运营官袁述民透露,由于垃圾气力输送系统长得过于美观,虽然世博会已运行近两个月了,但仍有很多游客并不认识它,仍把垃圾投放在传统的垃圾桶里,此次的活动周将引导园区服务团队和游客正确使用生活垃圾气力输送投放装置,从而为世博更精彩、环境更洁净尽义务。
垃圾桶形似“绿苗苗”
在世博园区一轴四馆的道路上,有一种类似植物绿芽的金属设备,由于形似一棵绿色的小苗苗,游客通常以为它是一种景观,大多数游客都不知道它的实际功能是一种先进的“垃圾桶”。据袁述民透露,垃圾气力输送系统的使用方法还没有为游客所熟悉,其效用还没有完全被利用起来,原来设计垃圾气力输送系统可以输送10吨垃圾,但现在还没有达到这个数字,每天仅4-5吨的垃圾是通过该系统收集的。
为了让游客更为熟悉“绿苗苗”的真实用途,记者注意到,昨日起,园区内的51组“垃圾气力输送系统”上方都竖起了一块自我介绍的牌子:“我是垃圾桶,垃圾往里投”。与此同时,为期一周的“美化环境 爱护设施 让世博更精彩”宣传周也随之拉开帷幕。
活动周期间,世博园区里的设施和环境保障人员、环卫工人、志愿者,以及城管、商业服务等园区服务保障人员,将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制止垃圾乱扔行为、园区餐饮垃圾定点定时堆放、正确使用点烟装置、爱护园区公共设施等5个方面的宣传示范活动,引导园区服务团队和游客正确使用生活垃圾气力输送投放装置。
此外,在6月23日至6月30日的宣传周里,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游客将会得到一张“环保卫士”贴纸,在集满一定数量贴纸后可兑换“气力输送宣传扇”和“气力输送文化衫”等小礼品。
泰晤士小镇已安装
不过在使用“垃圾气力输送系统”时,也需要有些注意事项。袁述民提醒,游客千万不要将折叠伞、塑料袋扔进该系统,以防气力将伞或垃圾袋撑开堵住输送口。废电池属于有毒垃圾,因此也不能投入该系统,而烟头则需要按灭之后才能投入。
据悉,垃圾气力输送系统今后有望在上海逐步推广。市绿化和市容局副总工程师郭骅透露,除了世博园区,目前松江泰晤士小镇已安装了该系统,如一些老小区内,在垂直高楼内是有条件推广的,而一些新小区开发时,市容部门会建议将该系统规划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