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盾对越窑青瓷瓯乐非常感兴趣
世博会中国元素(省区市活动周)活动以精彩的民间、民俗表演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得到了各方赞誉,6月18日至22日的浙江活动周在宝钢大舞台上演的“越风瓷韵——越窑青瓷瓯乐专场演出”场场爆满,除此外更是吸引了著名音乐人的关注。6月21日晚,世博文化大使、著名作曲家谭盾专程探访中国元素宝钢大舞台,倾听濒临失传的越窑青瓷瓯乐,并对越瓯演奏极有兴趣,在演出结束后一一尝试,在与越窑青瓷瓯乐艺术家的交流中谭盾表示,“中国传统音乐要想发扬必须返璞归真,先找到它的根源”。
越窑青瓷瓯乐这一表演形式正是由于其古风清音、返璞归真吸引了著名作曲家谭盾的极大关注。在半个小时的演出中,《越瓯》、《风中金铃》、《春晓》、《鸣鹤梦寻》等通过瓷乐器合奏及伴舞的形式,原汁原味地展现了青瓷瓯乐的神奇魅力。坐在观众席中的谭盾始终专注地倾听,并频频点头、鼓掌,演出结束后,谭盾表示“演出太棒了,越瓯的声音很漂亮”,更极有兴趣地走上台对乐器一一尝试,与瓯乐艺术家们探讨演奏器具、演奏方法等,并对瓯乐的演奏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和建议。在瓯乐艺术家对乐器的讲解中,主奏乐器越瓯的用不同质地工具演奏出不同音乐的演奏方法让谭盾很佩服,连连对艺术家们称“你们太聪明了!”
谭盾说他一直非常喜欢和关注中国传统音乐,也在做相关的研究,尤其是作为世博文化大使,也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当前一天在报纸上看到中国元素浙江活动周正在上演越窑青瓷瓯乐时,当下便决定要来现场倾听和感受这种古乐的神奇意蕴,“演出确实太美了,中国传统音乐要想传承和发扬,就是要返璞归真,找到它的根源。”
谭盾表示对中国元素活动区展示的内容非常有兴趣,一定常来宝钢大舞台,在离开时,他欣然留书“我也是中国元素”,他表示,每个人都是中国元素,都是在展示着中国的风采,并承担着传承中国文化的责任。
演出团队负责人、慈溪市青瓷瓯乐艺术团团长陈珊岳在与谭盾交流之后表示:“收获太大了,一直想邀请音乐大师对瓯乐的传播和发展提出专业建议,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如今在世博的舞台上,能与谭盾有深入的交流,对我们进行瓯乐的传承和创新、提高演奏水平非常有意义。谭盾在打击乐方面有独特的创意,他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建议,比如可以尝试让弹琵琶的人用手指去弹奏瓷编钟等,这些对我们都非常有启发。”
越窑青瓷瓯乐,简称“瓯乐”,又称“水盏”之乐。它是用陶瓷土制成的器皿和乐器进行音乐演奏,并以“越瓯”为主奏乐器的中国瓷乐中最有代表性、最古老和地方特色的民间器乐表演形式,是中国音乐史上一颗璀璨明珠。中唐时期,青瓷瓯乐进京,得到系统发展,然而由于元明清时期越窑逐渐衰落、瓷器易碎、口传心授传承方式的局限,瓯乐传承也面临后继无人而消亡的境地。为了传承这一民族音乐瑰宝,浙江省慈溪市通过各种形式着力挖掘青瓷瓯乐,经过多年努力,最终仿制出可用于演奏的瓷瓯、瓷钟、瓷鼓、瓷埙、鸟哨等,形成越瓯、编钟、瓷鼓及吹奏等四个系列近二十多个品种的青瓷乐器,使唐宋青瓷瓯乐重新回到艺术舞台,并于上海世博会再呈现于中外游客面前,以古风清音惊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