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尤莼洁 章迪思
人类推崇科技创新,因为科技能改变世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昨天,在无锡举行的“科技创新与城市未来”世博主题论坛上,不同领域的专家带来了众多前沿新技术的最新进展,这些新发现与创造,也许很快将走进普通人的生活。
口服胃病疫苗
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西澳大利亚大学临床教授巴里·马歇尔,因为发现了导致胃溃疡、胃癌等疾病的幽门螺杆菌,而获得了诺贝尔奖。在论坛间歇,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正在利用幽门螺杆菌研制一种新疫苗,能暂时令肠胃受到感染,并推进人体的免疫系统对此产生识别。
巴里·马歇尔说,该疫苗会以口服胶囊的形式,代替以往的皮下注射。巴里·马歇尔开玩笑说,帮助自己的小爱孙摆脱对疫苗注射的恐惧,是他着手研究口服疫苗的动因之一。他相信再过一二十年,针对各种流行性疾病都将研制出食物疫苗。
全天播3D电视
3D电影已成流行,3D电视何时进入家庭?探索发现频道(Discovery)国际电视网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克·霍林格昨天透露,探索发现频道正和索尼及巨幕公司(IMAX)合作开播全球第一个7天24小时不休的3D电视频道,预计在2011年,将先以美国市场为开端,构筑家庭3D影像视听的网络环境。同时,美国以外的特定区域在不久的将来,也有可能进行有限制地转播。
3D频道制作了10多套全新特辑节目,包括自然、宇宙、探险、科学、电影等内容。同时,探索发现频道也将把原有节目进行3D升级制作。
心理治疗机器人
上海世博会日本展区总代表塚本弘,介绍了未来社会的机器人应用:能打扫卫生的家务机器人,会搬运行李的机器人,懂演奏乐器的机器人,可以认知主人声音的机器人,能帮助运动员调整韵律的机器人等。
其中有一种机器人,外形像幼小的格陵兰海豹,毛皮和胡须下有一批传感器,对听觉、视觉和触觉刺激产生反应。如被轻拍,它会发出轻微“咕哝”声。这种机器人未来将作为医疗辅助器械应用,减轻重症患者遭受的痛苦,也可以为抑郁、老年痴呆等病人提供心理疏导,还能为老年人排解寂寞。
本报讯 (记者 章迪思 尤莼洁)由科技部、上海世博会执委会、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和无锡市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科技创新与城市未来”主题论坛,昨天在无锡圆满闭幕。
上海世博会执委会专职副主任钟燕群、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谢克昌院士在论坛闭幕总结大会致辞。大会由上海世博局副局长朱咏雷主持。
钟燕群说,本次论坛重点关注了科技创新如何全方位推动城市发展、引领经济健康增长和实现环境的可持续保护,如何规避科技扩张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等重大课题。专家们提出,科技创新是应对自然灾害和风险的重要手段,但不应忘记在应对风险过程中蕴含着新的风险;科技创新应在人文理性的主导下造福人类。
谢克昌说,上海世博会奉行绿色、低碳理念,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和城市最佳实践区所表现出的理念,向全世界充分展示出城市的未来前景,提供了实现城市美好未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