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称观博方式可以培养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3日 07:05  东方早报

  “由于世博会第一次在中国举办,许多人带着惊喜甚至好奇的态度去参观,总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看更多的展馆,另一方面则是许多参观者对各国的文化、历史的了解还不够,对各个展馆内展示的内容并不是非常理解。但世博会开始的时间还不长,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观博的方式是可以培养的。”

  早报记者李继成

  “文化是城市的内核和灵魂,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凝聚力、没有发展活力的城市。”昨天在苏州开幕的上海世博会“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主题论坛上,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表示,中国要通过加强城市文化保护,努力建设“全体居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城市”。

  “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也是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的5个副主题之一。本次论坛由中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上海世博会执委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苏州市政府共同举办。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文化部部长蔡武,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上海市市长、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副主任委员、执委会执行主任韩正,江苏省省长罗志军,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汉斯·道维勒出席了论坛开幕式。

  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位政府官员、国际组织代表、文化名人通过全体大会和六个分论坛,就城市如何在不断更新过程中保护好自己的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化进行交流和对话。

  要重视当代遗产保护

  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的古代文物浩如烟海,除了古代文物,近代史迹、当代遗产同样需要保护。上海世博会的场馆有几十万平方米的建筑是来自于工业建筑所带来的工业遗产的更新和合理利用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表示,从过去文物保护重视古代文物,到后来重视近代史迹,今天还要同时重视20世纪遗产、当代遗产保护。“当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急剧变化,如不及时对现代文化遗存加以发掘和保护,我们很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忘却昨天的历史。”

  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建设是当今世界上最快的,但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护文化、传承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处理不好,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就会被所谓的现代文化所湮灭。

  “千城一面”是个难题

  在城市化进程中,在改观城市面貌,为人们带来工作、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文化的失落、历史遗迹的消失,国内许多城镇的原有特色正在消失或几近消失,被人们称为“千城一面。”

  “千城一面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昨天,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世界各地都存在着这一情况,而大量建筑的出现也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工作的需要。

  他表示,要解决这一问题,城市的规划就尤为重要,规划要考虑与河流等周围环境的和谐,不要过多地进行人为的干预。“比如要造一座塔,不是因为某位领导的要求,而是应该看整个规划是否有需求,并能与之协调。”

  观博的方式可以培养

  在世博园区中,许多国内参观者更多的是走马观花,在每个场馆匆匆而过,与国外游客更多地在某个场馆中慢慢观看、细细欣赏有明显的区别。

  对此,在昨天下午的“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共生”分论坛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认为,这一现象并不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他分析说,由于世博会第一次在中国举办,许多人带着惊喜甚至好奇的态度去参观,总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看更多的展馆,另一方面则是许多参观者对各国的文化、历史的了解还不够,对各个展馆内展示的内容并不是非常理解。但世博会开始的时间还不长,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观博的方式是可以培养的。

  世博会本身留下来的最主要的是世界文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上海世博会也是有史以来最为壮观的一次文明派对和文化交流,它不仅带来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一个机会,同时也为上海这座大都市走向未来树起了一个标杆。”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