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国家馆日特别报道
□世博记者 韩小妮
澳大利亚是晨报“世博·家”全球探访行动的首站。在其迎来国家馆日之际,首发世博家庭徐剑南、陈海燕、徐毅晨一家来到澳大利亚馆参观,受到总代表萨琳德的热情接待。去年7月,他们拜访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1988年举办的布里斯班世博会彻底改变了布里斯班,乃至整个昆士兰。巧合的是,萨琳德恰恰来自昆士兰。遇到曾去自己家乡深度探访过的客人,萨琳德谈兴十足,甚至还邀请10岁的徐毅晨来当她的中文老师。
世博渊源:
他们曾经探访总代表故乡
因为要去澳大利亚馆参观,徐毅晨特别穿上印有“大堡礁”字样的纪念T恤,还背上印有“昆士兰”字样的运动包。萨琳德开心地指着背包上的英文说:“那是我的故乡!我在那里完成了高中、大学的学业。”
话题自然就从总代表的故乡、世博家庭去年探访的昆士兰州聊起。得知这一家的爸爸因为爱上大堡礁五彩斑斓的海底世界而考了潜水执照,儿子喜欢浮潜看海里的大鱼、乌龟游过,妈妈因为怕水只“挑战”了戴氧气面罩在海底漫步,萨琳德开玩笑说:“怕水?噢,那太可怕了。没有澳大利亚人害怕水,在我们学会走路以前,就已经先学会游泳了。”
她告诉世博家庭:“我妹妹很喜欢潜水,但我从来没试过。我喜欢滑水、冲浪——因为我更爱在水面上。有趣的是,我不喜欢乘船,因为我晕船。我们几乎每个周末会去海滩,因为我爸爸热爱大海,还当过冲浪救生员。”
世博家庭与萨琳德分享了在澳大利亚遇到各种有趣动物的经历。考拉被一家三口公认为最可爱的小动物。徐毅晨还兴奋地说:“有次我同时喂了5只袋鼠!”萨琳德则讲述了一个有关鸭嘴兽的小故事:“这种小动物只在澳大利亚有。它们喜欢游水,以产卵的方式繁殖,却以乳汁哺育幼仔。当科学家第一次把鸭嘴兽的标本送到英国时,英国科学家很生气,以为澳大利亚人在开玩笑,把两种动物‘粘’在了一起。”
萨琳德向徐毅晨发问:“你考虑过以后到澳大利亚读书吗?”妈妈在一旁说,这得先把英文说得更好。“这样好不好?你教我中文,我就教你英文。”萨琳德发出邀请。为了表示诚意,她马上给徐毅晨上了“第一课”:“Goodonyou, mate。”见徐毅晨对“澳式英语”没反应过来,妈妈向他解释说,这是澳大利亚人打招呼时最常说的一句话。
澳洲印象:
展现城市与自然和谐之美
“高山、大海、热带雨林、城市……你最喜欢澳大利亚的哪一点?”萨琳德又问徐毅晨。“热带雨林。”他回答说。“那么澳大利亚人呢?”“当然。”在妈妈的帮助下,徐毅晨向萨琳德介绍了他和昆士兰农村小男孩托比成为好朋友的故事。“我们澳大利亚人很友好不是吗?我们对其他地方抱有好奇心,非常好客。对我来说,这是澳大利亚最好的一点。”萨琳德说。
1988年在昆士兰布里斯班举办的世博会,给所有澳洲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萨琳德说:“当时我在海外工作,但我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去参观了。他们写信告诉我,那届世博会真的很棒。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如何改变了昆士兰。在我小的时候,世博会举办地南岸公园是个可怕的地方,到处都是丑陋的工厂。但当我1989年回到布里斯班时,南岸公园变成一个美丽的地方。”
徐剑南告诉萨琳德,他曾在南岸公园和当地人一起晨跑。“我也喜欢锻炼。”萨琳德说,“我有两个兄弟住在布里斯班。3月末我来上海之前,就住在那里。我们常常6点起床,从河边跑进树林,很难想象自己是在市中心。”
萨琳德介绍说:“澳大利亚很重视将城市环境和自然环境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既有城市的便利,又保持大自然清净、绿色的感觉。”徐剑南对此很认同:“我认为,布里斯班和其他澳洲城市展现了平衡之美,城市与自然相和谐。这些城市可以作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典范。”
今庆馆日:
澳大利亚总督将会出席
萨琳德告诉大家,澳大利亚人对澳大利亚如何在上海世博会上展示自己,以及上海如何向世界进行展示都很感兴趣。她的很多家人、朋友都想过来参观。她说:“因为我常年在海外工作,我在黎巴嫩、英国、塞浦路斯等地的朋友也会过来。”
本届上海世博会是澳大利亚在海外投入最大的一届世博会。萨琳德介绍说,澳大利亚已经有外交、贸易、财政三位部长来访,“在6月7日至9日期间,澳大利亚国家元首、澳大利亚总督昆廷·布莱斯女士阁下也将参观上海世博会,并参加澳大利亚国家馆日的活动。”
接近尾声的时候,徐毅晨突然拿出一本笔记本,请萨琳德写下对于上海世博会的感受。“没问题,只有年龄不能问。”萨琳德开玩笑说。随后,萨琳德欣然在笔记本上写下:“2010上海世博会是有史以来最棒的一届。我非常高兴,能在这里与所有的中国朋友一起分享我精彩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