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徐妍斐
自上海世博会5月1日开园以来,“世博护照”和“敲章”迅速成为两大热词。敲章族奔走于各个场馆之间,对收集各种不同颜色、形状的馆章有着异常高涨的热情,有人扛着一袋护照去敲章,有人不看展馆只为敲章……然而,由于承受不了高密度的重复操作,不少场馆现已悄然取消了敲章服务。昨日,记者走访浦东世博园区C片区发现,一些热门馆如法国馆、意大利馆的纪念章纷纷告了“病假”,其他部分场馆也暂停了敲章服务,有的则对个人可敲章数、敲章对象作了限定。
果断派:
没章敲,不敲章
法国馆和意大利馆一直是C片区的热门场馆,进馆参观一般需要排队2-3小时。不少排队等候的游客手中拿着各种颜色的世博护照。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法国馆和意大利馆的馆章由于频繁使用已被敲坏,现在这两个馆都不能再敲章了。一些游客略显失望地询问法国馆出口处的工作人员:“敲章何时会恢复?”工作人员没有给出具体时间,只是说以后应该会修复。
而在两个欧洲联合馆中,亚美尼亚、格鲁吉亚、保加利亚、列支敦士登、马耳他五国均没有馆章,几乎占了欧洲联合馆内国家总数的一半。许多游客拿着护照进去,又拿着空着的护照出来。
同时“罢敲”的还有爱沙尼亚馆、挪威馆和突尼斯馆。这些馆已经在馆外醒目处张贴了白色的A4纸张,上书“本馆暂停敲章”等标示。另外,巴西馆工作人员也非常遗憾地表示,他们的章也已经被敲坏了。
严谨派:
限制敲章个数、敲章对象
据介绍,一名游客带着几十本护照敲章,不仅淡化了敲章本身的“纪念”意义,而且干扰了场馆内正常的敲章秩序,对其他游客不公平。为此,许多场馆纷纷出台新的敲章规则。
在卢森堡馆、芬兰馆、波兰馆、希腊馆,每人每次可盖5个章;在德国馆、比利时馆、俄罗斯馆、白俄罗斯馆、冰岛馆、欧洲联合馆内的塞浦路斯馆,每人每次可盖3个章;在葡萄牙馆、土耳其馆,每人每次可盖2个章;而在奥利地馆、中南美洲联合馆内的厄瓜多尔馆内,每人每次只可盖1个章。
除此之外,一些馆还对敲章对象做了要求。白俄罗斯馆规定只能在护照、地图、纪念册三样东西上盖章;欧洲联合二馆内的马其顿馆规定只在世博护照上盖章;中南美洲联合馆内的乌拉圭馆表示不会在帽子上盖章。
据了解,有纪念章服务的绝大多数馆都实行全天敲章,从开馆到闭馆,只要游客愿意,随时可以敲章。但也有例外,比如厄瓜多尔馆规定,敲章只能在9:00-11:30、14:00-15:00等几个限定的时间段内。
豁达派:
想怎么敲就怎么敲
美国馆算得上是所有馆中对敲章态度最为豁达的了,它不但不加任何限制,而且让游客亲自来敲!一位美国馆出来的游客一边翻看着手中的一叠护照一边对记者说:“都是自己敲的,挺有意义。”
除美国馆之外,西班牙馆、瑞士馆、英国馆、克罗地亚馆、罗马尼亚馆、荷兰馆、拉脱维亚馆、丹麦馆、斯洛伐克馆、捷克馆、匈牙利馆、瑞典馆、乌克兰馆、立陶宛馆,以及欧洲联合馆内的摩尔多瓦馆、阿尔巴尼亚馆、阿塞拜疆馆、黑山馆、圣马力诺馆都对敲章的个数没有限定。
不过,大多数场馆仍对一人敲多个章的行为表示“不赞同”。罗马尼亚馆工作人员说:“虽然我们并没有具体规定一个人只能敲几本世博护照,但如果你一次带了10本以上的护照来敲章,那我们只能请你再排一次队,循环来敲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