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5月6日消息(记者李文蕊 傅蕾)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6时46分报道,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表示,上海世博会全程贯彻“低碳”理念,取得很多有益的经验。
张全介绍说,在筹备前期,世博会选址结合了旧城改造,关停搬迁了272家污染企业,并在园区建设时广泛采用了太阳能、节能、节水和雨水回收等技术。在运行期间,上海世博会实行公交优先,在园区内投入了1000多辆清洁能源汽车以实现“零排放”,照明普遍采用的是节能环保的LED光源。 针对大家比较关心的世博园区空气质量保障问题,张权表示,有些借鉴了北京奥运会期间对空气质量监测和防控的管理办法,但世博会持续时间长,还必须有自己独特的长效手段:““我们这次采用了长三角联动这样一个措施,江苏浙江两省对上海世博会是非常支持的。相对来说后世博时期也是可以用的,后世博以后我们环境质量还在继续巩固。”
张权表示,世博园现在每天产生两三百吨的垃圾,包括有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和少部分的建筑垃圾,部分地区也曾经出现过垃圾不够装、餐厨垃圾遗漏的问题。运营方正在积极做出调整。据了解,世博园区还有一个“智能化垃圾气力输送系统”,这是一个非常先进的垃圾收集方法,发达国家也是刚刚开始使用,目前在世博会上试点,使用的效率还不是很高,还需要引导和宣传:“就在有些场馆的旁边,有两个绿色的小构筑物,就是两个岔开的,像个绿苗。有些参观者还不知道这是气力输送的投放垃圾的地方。”
据记者了解,这个“气力”输送垃圾投放的设施有一定的要求,长宽比不超过50公分,垃圾进去以后可以真空负压收集到一个储存箱里面去,避免“跑、冒、滴、漏”的情况发生。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园区内各个场馆的展示内容几乎都以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等为主题。可以说这也是一场环保的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