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上海下着大雨,高飞带着一家人去游世博园的国家馆区。
39岁的高飞,是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娶了个上海媳妇,成了上海人家的女婿。
今天一早,记者来到高飞在上海的家——浦东南路3095弄26号楼,离世博园直线距离不到1000米。这是一座跃层的复式小楼,站在楼顶就可以看到世博园,看到中国馆。高飞说,4月30日晚,他们一家人站在楼上的天台上观看了世博开幕式烟花表演,绚丽的烟花映射着世博场馆,真是太漂亮了。高飞告诉记者,妻子许亚萍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岳父更是亲身经历了申博和世博园建设的全过程。
早在7年前,这里多是小平房,钢厂、化工厂很多,交通也很差,早年还要靠渡船过江。上海曾有“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说法。
“申博成功后,这里变化很大,搬走了工厂,拆掉了平房,拓宽了道路,修通了地铁。我这个一年才来几次的北京人感觉变化太大了,每次来,要不是爱人带着,出门都不认识路。”高飞说。
上午9时,高飞带着妻子、岳父、岳母和5岁的儿子冒雨进园参观了。1个小时后,他打来电话说,虽然是雨天,上海世博园也不失它的气质,场馆真是太漂亮了。
高飞的爱人许亚萍告诉记者,听说世博会后,很多场馆都要拆掉,真是太可惜了,要是能保留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就好了。“所以,我们想多去几次,尽量看全了,好在是家门口,很方便。”
本报特派记者龙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