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世博开幕3天共演出节目242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04日 12:44  东方网-文汇报

  上海世博会前3天,56万多人涌入世博园区。除了跟在长长的队伍后面,花上两三个小时进一个展馆参观外,在世博园区是否还有其他选择?偷得浮生半日闲,倘若能放慢脚步,定定心心地观看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无需买票,几乎也无需排队,那些琳琅满目的节目就在游客身边。  ——编者

  看明星品新“茶”赏功夫

  本报记者  张裕

  据悉,上海世博会的184天里,超过800个节目在世博园区的32个演出场地轮番上演,总共将演出约2万场。从5月1日至3日的开园前3天里,每天都有30多台节目在世博的角角落落上演,3天总共演出了242场,吸引了34万多名游客驻足观看。据不完全统计,5月1日,共有33台节目演出了79场,吸引了12万名游客;5月2日,共有36台节目演出了85场,吸引了14万名游客;5月3日,共有36台节目演出了78场,吸引了8万名游客。

  张韶涵亮相《城市之窗》

  从浦东后滩入口进入世博园的后滩广场,迎面矗立着一幢蓝色建筑“城市之窗”,在这里驻场演出的,就是与蓝色建筑同名的世博主题秀。《城市之窗》里,一个小天使,在母亲的鼓励下来到人间,小天使用爱的魔法让一个城市中孤单的女孩,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关怀。这3天里,《城市之窗》每天演出4场,每场演出40分钟,剧场中的2000个位置常常人满为患。《城市之窗》中的超大型多重立体旋转魔方舞台,可谓独步全国,有了它,舞台变得极富立体感。昨天演出临近尾声时,歌星张韶涵登台演唱主题歌,台下不少歌迷兴奋得连连尖叫:“就冲着张韶涵,我这门票钱就值了。”

  世博园里品新“茶”

  浦西的世博园区里,原创舞台秀《CHA》也正以1天4场的频率上演着。《CHA》秀以杂技为主,又融入了音乐、舞蹈、戏剧、武术、茶道等多种艺术门类的精华,以“茶圣烹茶”、“采茶江南”、“禅寺茶符”、“四海茶馆”和“茶马古道”5个段落组成,每个场景都在叙述“茶”、蕴含“茶”、表现“茶”,再现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

  刚刚举办完世博会开幕式的世博文化中心里,入驻了中国东方歌舞团的两台驻场秀晚会——台是以荟萃中国民族艺术的《神州华彩》,还有一台则是展现全球多元文化兼容的《风从五洲来》。

  非洲孤儿表演中国功夫

  世博园区的五大洲广场上,也处处可见洋溢着浓郁异域风情的节目。美洲广场上,墨西哥哈里斯科州民族舞蹈团秀着绳子舞、草帽舞;在世博会开幕式上展现才艺的南非索菲托合唱团也在非洲广场再度亮相;柬埔寨演员在亚洲广场上带来了竹板舞、收获舞和祈福舞……

  广场文艺演出中,最感动人的,还是马拉维“圆通学子走进世博”的表演。19年前,中国的慧礼法师在非洲最不发达的马拉维建立了圆通学校,收养了大批非洲孤儿,慧礼法师组织人员教授孤儿中国文化、少林武术。这几天,在世博园区的非洲广场上,皮肤黝黑的圆通学子用纯正的中文唱起了《潇洒走一回》、《月亮代表我的心》,用中国功夫表演《闻鸡起舞》、《中国武魂》,台下,一次次响起的掌声和叫好声,让游客真切感叹人类心手相连、大爱无疆的美好。

  茶香氤氲满满的青春——《CHA》秀表演者吴思仪的首演日

  本报见习记者  范昕

  《CHA》秀演出地点:浦西世博园内综艺大厅

  居然,她没吃早餐,也不打算吃中餐、晚餐。

  居然,她从时长45分钟的表演中退下场来,脸上笑意盈盈,甚至不着急坐下。

  5月1日下午1点50分,大型原创杂技舞台秀《CHA》首演结束,这是记者在综艺大厅后台邂逅成都军区战旗杂技团演员吴思仪时遇到的头两桩想不通的事儿。

  1米67的个头,体重常年维持在100斤,长发清芬挽起,身着素丽淡雅的演出服装,19岁的成都姑娘吴思仪,茶香氤氲满满的青春,在全剧五幕的《CHA》秀中出演四幕,柔术、滚灯、转碟,样样都得上,数不清有多少个技巧要完成,尤其压轴的一幕“双人吊环”。在距离地面三四米的高空圆环上,只见她优雅舒展双臂、骤然向后仰身,一个看得人心惊胆战的倒挂,全然没有安全措施,唯有脚踝被男搭档的脚踝所牵引着。事后,她回想起这难度系数颇高的动作咧嘴一笑、若无其事:“有什么不放心的呢?我和他都合作两年了!”

  与团里大多数演员一样,这是吴思仪第一次来到上海。世博园区的新奇来不及探个究竟,确切地说,一个展馆也没进,只走马观花草草2小时,她就嚷着要买本“世博护照”,迫不及待想挨个场馆转,挨个敲章留念,把集齐的图案带给亲朋好友“炫耀”。

  眼下,吴思仪其实连跑趟世博特许纪念品商店的工夫都抽不出。她所参演的节目创下整个世博园区演出场次的最高纪录:13点、15点、18点、20点,一天4场,5月1日至6月30日天天如是。

  前一晚,吴思仪接到爸爸妈妈的电话,一句“祝娃儿演出成功”的寻常鼓励给了她莫大勇气。90后、独生子女的她,练杂技9年,乐观、开朗、不言苦,唯独与家里一天一个电话少不了。

  吴思仪与团里的演员们住同济大学招待所的三人间。早上8点,被闹钟叫醒的她有些恼。揉着惺忪的双眼,在学校食堂转了一圈,面对面包、蛋糕、包子、煎饼统统没胃口,最后只在开往世博园区的大巴上啃了一小格德芙巧克力。

  从同济大学到世博园区,大巴开了一小时,吴思仪就趁机眯眼睡了一小时。10点到11点练功,11点到12点化妆,接下来的时间总在一次次的候场、表演、换装、谢幕中周而复始。

  正午时分,后台房间里,工作餐早已备好,吴思仪不想去吃。常常这样,没什么,饿了就吃一格巧克力,吴思仪微微一笑,她说很多姐妹都是如此,大家坚信吃得多了穿上紧身的演出服装就不美了,况且被人高高举起的情况不在少数,不为自己也得为别人考虑吧。

  一天中第二场演出之后,是演员们最奢侈的闲暇时光,大约有两个小时。好不容易等到团长默许自己到附近遛达,化妆间里已是刷刷“趴倒”一片。吴思仪说自己真的睡着了,管它妆容花不花,这还不算什么,累狠的时候手撑着脑袋都能睡着。不过一站上舞台,所有的光彩又都回来了。

  临危受命,第一次接到如此重要又如此高强度的演出任务,事实上吴思仪此前顶多只有一天演出两场的经验,并且每场均是单个的节目。未来不可预知,不过这姑娘确信自己喜欢演出更甚于训练,接下来的一连串演出不成问题。

  结束一天的表演,走出综艺大厅时,晚上9点刚过,吴思仪算了算这天总共吃了8小格总计一大板巧克力。回头隔江远眺,霓虹灯点亮夜上海,望见的正是雄伟的中国馆与壮阔的卢浦大桥,她突然有种意犹未尽的欣喜。

  艳阳下,让我们共舞

  本报见习记者  范昕

  午后两点半,太阳直射下最高气温大概有35℃。这个时候,墨西哥姑娘Michelle Monreal裹着里三层外三层的曳地蓬蓬裙,顶着烈日上场了。

  “美洲广场”的露天舞台上,Michelle与她哈里斯科州民族舞蹈团的同伴们表演了一场原汁原味的墨西哥民间舞蹈。弦乐扬起,鼓点奏起,小伙子们头戴宽阔的大沿帽,牵起身穿艳丽民族服装的姑娘们,欢快的舞步与奔放的节奏交织在一起,尽展这个小麦肤色拉美民族的特质。演员们时而浪漫旋转,时而激情踢踏,时而在手中变换着帽子的花样,时而大幅度甩动长长的裙摆,自始至终绽放着灿烂的笑容,如此热情满溢的表演引得烈日底下站着观看的游客喝彩连连、不舍离去。

  5天前,Michelle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呼吸到浦江的朝气。“没想到中国的楼房这样高、马路又宽又干净……”Michelle意想不到的更有中国人的热情。“我原本以为中国人是极其严肃的,以至于担心有没有人会为自己的表演鼓掌。”她吐了吐舌头,坦言开园3天以来这种印象已被彻底颠覆,从上午11点至晚上9点每天5场的表演,是观众的热情支撑着自己的热情。

  20公斤!这“牛魔王”有点沉

  本报记者  张裕

  杖头木偶剧《西游记》演出地点:浦西世博园内船坞剧场

  昨天4:30,冯爱娟就起床了,这一天,她是杖头木偶剧《西游记》剧组的“当家的”,除了中饭在世博园区的食堂里吃,这一天剧组成员的早饭和晚饭,都得她一人给张罗停当。成立《西游记》剧组的那天起,剧组的14名成员就集体住在奉贤区青春镇的上海木偶剧团基地里。《西游记》能被挑中进驻世博园区演出,上海木偶剧团的演职员都很珍惜这次机会。排练场里写着“不辱使命,为国争光”几个大字,排练极累时,冯爱娟就拿这8个字给自己打气。

  6:00,剧组就“团出”了,安检口,工作人员照例让冯爱娟打开瓶子喝一口水。世博园里,冯爱娟还没空去找就近的“水源”,她就指着这一瓶子的茶水过一天。44岁的冯爱娟爱失眠,平常得吃安眠药才能睡着,咖啡和茶是坚决不碰的。然而,排演这出杖头木偶剧《西游记》,让她累得够呛,白天为了解渴,灌了这一大瓶茶水,茶水喝完了,到了晚上,竟然倒头就能睡着,差不多2个月了,她都没碰安眠药了。

  准确地说,是那既笨重又可爱的木偶,让冯爱娟给累着了。4月头上,她第一次看到了《西游记》中完工的木偶,习惯性地一把握住扦子,把木偶举了起来。这一举,却让她一下瞪大了眼睛:这家伙,这么重!手里这个“人形牛魔王”竟有6公斤,要知道,传统木偶不过三五斤重。更要命的是,这“牛魔王”还不是“匀重”的,重量都集中在了牛肚子上,举在空中,它晃晃悠悠,让冯爱娟一下子找不着北了。每天手不离木偶地过了31年,冯爱娟是大伙眼里玩木偶的高手。然而,传统木偶的重量,均匀地分布在木偶全身,演员容易掌控。然而,这《西游记》里的木偶,造型师却是按工艺雕塑的理念制作的,这一个个木偶,很酷很帅很漂亮,却又重而且不“匀重”,这可把演员给累坏了。

  从鲁班路入口走到船坞剧场,得花20分钟时间。从4月18日第一次进园起,冯爱娟就从这些工业展览馆、铁路展览馆、船舶馆、城市足迹馆、石油馆、电信馆门前匆匆经过,看着这奇异精美的建筑,冯爱娟很想进去看一看,却没有时间。

  冯爱娟是操纵木偶的,但跟所有的木偶演员一样,她还得跟大伙一起搬道具、搭舞美。搬好道具,搭好舞美,冯爱娟换上黑色的演出服,到边上温习角色。抬头看看船坞剧场那道厚厚的闸门,冯爱娟说:“如果闸门打开,水漫船坞,那我就真的要跟孙悟空去闹龙宫了。”给孩子们演了将近30年的戏,冯爱娟说话时的想象力,常常会如孩子那样“天马行空”。

  木偶剧《西游记》分成4个小故事,每个小故事演出30分钟,昨天演两个,上午10:00演《海阔天空》,下午2:00演出《勇闯火焰山》,今天是《真假美猴王》和《我爱花果山》,如此两天一个轮回。整个《西游记》大大小小的木偶有133个。其中一场,冯爱娟一人要操纵螃蟹、大虾、水草、长怪鱼、孙悟空的1只脚,还有悟空的那根金箍棒等6个木偶,临了,还得拿起20公斤重的烟雾机朝台上喷烟雾,30分钟的演出时间里,一刻不得停歇。一场演完了,全身大汗淋漓。笨重的木偶,常常压得她手发麻。冲到后台的第一件事就是喝那瓶茶水,但她说从来不敢多喝,这水得留下一半,下午还有一场演出。

  最重的“牛形牛魔王”足有40斤,1.5米长,1米高,这庞然大物需要4个演员同时操纵,一人把住牛头,一人在中间把握平衡,冯爱娟和另外一位同事一人各操控2只牛脚。舞曲响起时,“牛形牛魔王”激情飞扬,操纵牛头的王亚斌稍慢了半拍,冯爱娟手中的“牛脚”一脚踢到了王亚斌的太阳穴上。冯爱娟暗叫不好,王亚斌已是一脸痛苦状,然而,他们手里的“牛魔王”却还在摇头晃脑,舞性正浓,观众丝毫没有察觉。

  终于演完了,冯爱娟真想一屁股瘫坐在地上。透过缝隙,看到台底下孩子们一张张兴奋的笑脸,冯爱娟深吸一口气,开心起来。举起木偶,走出挡片,和伙伴们一起在台口谢幕时,江风微微吹过,记者看到她举木偶的手,微微有点发抖。舞台上的轻舞飞扬,其背后的付出真是看不见的。

  戴上面具展示神灵的魔力

  本报见习记者  范昕

  非洲联合馆公共主题展区一侧的玻璃橱窗内,光束射向一个庞然大物。只见他从头到脚皆被套在一个硕大的彩色麻布袋里,时而蹲起马步,时而做起俯卧撑。

  他在表演什么?围观游客不明真相,一片哗然。“该不会是机器人吧?”就连大人也心生疑窦。

  前一个问号不等解开,又一位怪人登场,稻草装束覆盖全身,手中还执有一个比人还高的盾牌,上面的图案与原始图腾有些相类。

  直到表演戛然而止,记者才从玻璃橱窗左侧墙壁挂有的一块木牌上得知:这是一场具有浓郁非洲特色的真人面具秀。与一般面具的概念不同,非洲面具还包含了服装、道具等一整套行头,展示形式则包含舞蹈、礼仪。

  面具秀结束后两三分钟,两位个头近2米的非洲小伙从记者跟前穿过。这两位就是先前蒙头在玻璃橱窗进行换装表演的演员。他们一位名叫Cesar,另一位名叫Nestor,均来自多哥共和国。“这场表演的主角不是我们,而是这些面具。”Cesar告诉记者,“一天5场、每场10分钟的表演,我们总共将展示来自非洲的20套面具。”不过他也透露,没有仪式、没有佩戴者,无论是陈列在博物馆中还是被锁在收藏家的柜子里的非洲面具都毫无意义,因为它们显示不出神灵所赋予的魔力,也就没了任何价值。在他所在的国度,每一个面具都代表了一个不同的神灵与祖先。在部落及宗教团体所举行的那些集会或仪式中,人一旦佩戴上面具,便成为所要表现的神灵,能够以超自然的能力消除疾病、保佑平安,就连他们先前所执的种种道具像是棍子、高跷、匕首、鞭子也别有用意,起着提高面具能量的作用。

  攀谈中,记者留意到Cesar身着的便装也与众不同,富含民族元素,不禁问起这身服装是否具有非洲特色。他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地冒出一句:“我可是冲着中国风才买的呀!”记者再仔细一瞧,对襟,不错,真是挺中国的,自己也“扑哧”笑出声来,怪只怪,对Cesar所在的遥远国度了解得实在太少。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