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世博园内艳阳高照,据世博园气象监测数据表明,昨日园区内最高气温已经超过30℃。这是今年以来申城气温的最高值。为了控温降温,园区内除了增加遮阳伞外,还打开了“喷雾机”等设备。在1日的发布会上,上海世博局局长洪浩曾表示:组织方将做好遮阳棚、喷雾降温等设施上的安排。短短24小时之后,组织方践行了承诺。
新鲜!降温也有高科技
园区启用喷雾等降温设施
15分钟周边3米区域内降温6℃
30℃!昨天,申城气温一路飙升,中午时候超过了30℃,为今年来首次。最先达到30.0℃的是徐家汇,随后,中国馆周边也于12点09分达到了30℃。
中国馆温度最高
据上海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满莉萍介绍,中国馆周边的气温达到了30.0℃,主要是由于中国馆外广场为大片水泥地,并且中国馆人气爆棚,气温上升较快;而由于世博园区在黄浦江畔,靠近江边的和周边绿化较多的以及客流较少的场馆附近气温要相对低一些,最高仅为25℃左右。
在下午3点的时候,中国馆的气温为29.5℃。相比之下,气象馆的气温要低2℃左右,为27.8℃。
喷雾设施15分钟降温6℃
昨天晚上7点,上海世博局在世博中心举行了当日园区运行情况发布会,局长洪浩表示,昨天世博局在防暑降温方面已经开展了一些工作。
比如说在高架步道以及游客的休息区,喷雾设施除部分仍正在进行调试外,已经正式开始运行。记者昨天在世博园内采访时看到了这种喷雾降温装置——上午10时,安装在高架步道遮阳伞下和高架步道底部的喷头喷出水雾,高温“烤验”下的游客因之一阵惊喜,纷纷钻进“水雾”之中,颇感痛快。记者了解到,这种喷雾设施能在15分钟内,将周边3米区域的温度降低6℃。
紧急安装五六百把遮阳伞
洪浩介绍,昨天园内新安装了五六百把遮阳伞,最近几天还要大量布设遮阳伞,特别是在一些游客排队入园参观的“蛇形”排队区,将设更多的遮阳设施,以解决排队人群的被烈日“炙烤”之苦。记者了解到,此前,世博会园区内遮阳面积已达到40万平方米,所谓遮阳面积是指建筑物阴影、绿化树阴和专门搭建的遮阳伞、遮阳棚等。
此外,世博园内的各销售点还准备了更多的饮料,保证满足游客在高温期间对水、饮料的需求。
小心!游园要量力而行
26人昨中暑56人外伤
外伤中多数是脚崴了
昨天下午3点,65岁的葛辉裕在家人的搀扶下,颤巍巍地走出了位于世博园B区的医疗站。葛大爷家住上海闵行区,有多年的高血压症,被送到医疗站时他正在气象馆前排队。“就是头突然晕得厉害。”老人服用了降压药和防暑药后已好很多,他说自己进园时还好好的,“可能走的路多了,加上中午实在太热,一下子血压就上来了”。
葛大爷是该医疗站昨天收治的第5例中暑患者,“老年人以及有心脑血管疾病者特别要注意”。一位当值的王医生告诉记者,高血压患者游世博一定要随身带降压药,“高温和疲累会诱使血压升高,如果感觉不适,千万不能强撑,要及时送到医疗站”。
记者了解到,除了中暑,外伤在游客中也很多见。“外伤跟气温高也有关系。”王医生告诉记者,高温下人身体容易感到疲累,注意力很难集中,在此情况下一些细微的疏忽就可能造成意外受伤。而且,“很多人为节省时间,会忽视一些细小的外伤。其实天热时伤口容易被汗水浸入并更易受细菌侵害,所以一旦发生还需及时就诊包扎”。
洪浩在昨天的发布会上也表示,昨天园区救护车一共出动了82次,其中接诊的26个人是中暑,另外有56个人属于外伤,其中多数是脚崴了。为此,园区加强了救护力量,并将在出入口设立临时医疗站点,在早高峰的时候派医生进行值班。“因为天气热了,在那边排队很容易引起中暑,所以我们派医生值班,有情况就会及时进行抢救。”洪浩提醒广大游客,在高温期间注意防暑降温,在参观中多多保重,确保自身的安全。
气温的升高,对需要与它正面交锋的游客们来说无疑是个巨大考验。
昨天在日本馆前蜿蜒数百米的排队人龙里,一位特别气定神闲的中年男子引起记者注意。今年45岁的他名叫何孟添,来自苏州。“票是早就买好的,心想早点来看个新鲜,再就是乘着天还没那么热。”一边用手上的园区地图当扇子,老何一边告诉记者:“一下子热这么多有些出乎意外,不过既然进来了,多少有些心理准备,心静自然凉嘛。”
不过比起老何多少有些“形而上”的“心静自然凉”,更多游客们的防暑法似乎更靠谱一些。太阳伞、太阳帽、太阳镜这“老三件”从款式到颜色在世博园内展开了全方位的争奇斗艳;直饮水龙头以及各种售卖饮料冰品的商店、流动车、自动售货机前永远是黑压压的人头;而诸如手持风扇、冰袋之类的防暑装备,也成了不少游客随身包中常备之物……
本报记者 张 磊 谷岳飞
烈日下排队3个半小时只为——
感受日本馆科技之美
昨天下午5点半,记者按照与工作人员约定的采访时间来到日本馆,从进口到出口足足走了5分钟,蜿蜒的排队人龙实在太长了,将一侧的道路堵得水泄不通。一块醒目的指示牌上注明:等候时间3小时30分,而据工作人员透露,这还只是天色已晚人气下降所致。
开园首日即被某媒体称做“A区人气之王”的日本国家馆何以有如此之大的吸引力?
亮点一:万能相机
到达日本馆二楼后,记者几乎被眼前一片茂密森林吓了一跳,细看才发现那只是一面墙壁,上面的图案实在太过逼真和清晰,甚至看得时间长了,会觉得草木枝叶甚至一只小蝴蝶都仿佛活了一般,跃跃欲动。
同行的宣传推进总监上草美纪告诉记者,这种真实的显影技术可以让平面图像具有3D效果。而其缔造者——一台白色的相机很快亮相,主持人介绍说,那是搭载了超高清及超望远功能的“超级相机”,更是能够在拍摄视频同时识别笑容后自动摘拍的“万能相机”,甚至,一幅由它的“超写实巨幅照”功能拍摄的高6米、宽27米的巨大闪存照片,可以占据一幅墙面。运用这种技术,巨幅照片每个部分的远景和近景都能精确聚焦,能够在不使用3D技术的条件下,营造出灵动写实的立体空间。
亮点二:超级等离子墙
比万能相机更让记者垂涎三尺的其实是主持人身后那三块屏幕——当然,主持人管它们叫“墙”,在其描述中,这面宽度达到10米的墙由三面全球最大的152英寸等离子显示屏组成,它的存在将可能把家庭中任何一面墙壁变身成为“超级等离子墙”。而这面墙的主要功能有:
人们只需通过遥控和触摸操作,就能在墙上看书看电影看电视看一切想看的电子内容;更可以去操控一只屏幕中的篮球,作出拍打投篮等动作。任何想出现在墙上的“摆设”,比如时钟、相框、壁画……都可以做成电子版,由主人随手嵌入墙中——一切只需要动动手指。
亮点三:会拉小提琴的机器人
“去听机器人拉提琴啊。”在世博园内采访两天的记者,经常听到许多游人如此兴奋地呼声。事实上,只有亲眼看到那位优雅的演奏者,才能真正体会到那种新鲜、震撼以及感动。
那是一个和成年人大小相仿的家伙——手指灵活地揉弦,身体跟随旋律轻摆,一曲舒缓的《茉莉花》被它演奏得感情极其丰沛。甚至,它还会对大家的喝彩、挥别作出种种诸如点头、挥手之类的回应。
本报记者 张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