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5月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世博开园第一天》全天直播10时50分报道,为了举办世博会,上海进行了大规模的交通建设,数十万的客流顺利进入世博园区的背后,其实是跟这么多年来整个上海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的重新分配分不开的。下面我们连线的是上海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志方,来给我们讲述上海交通的变迁史。
主持人:应该说,咱们今天开园了,虽然参观的人很多,但是13个出入口的分流游客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当初是根据哪些因素考虑把这个口开在哪的呢?
杨志方:我们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考虑,第一个方面是满足整个世博大客流的需求,一般日40万,高峰日60万到80万。第二个方面,我们选择了园区以后,跟我们整个城市路网相衔接,使得观众、游客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交通方式,顺利的进入园区。
主持人:考虑还是非常周到的。这些入口在世博会以后,会不会继续保留?有没有一些改建的计划,比如在城市未来路网的交通管理当中,能不能继续发挥作用呢?
杨志方:本身世博园区我们整个路网系统,包括我们为世博而建的一些配套设施,这些设施本身就是我们上海交通规划中间、整个上海中长期发展中间的一些路网规划,本身就是我们市政道路的组成部分。
主持人:本身就有这样的谋篇布局,不是专门为世博会而建设的,考虑到以后的后世博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