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访卡萨布兰卡市长:明年上海会打动全世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4日 11:29  解放日报

  专访卡萨布兰卡市第一副市长阿哈迈德·福林利希

  处理完手头厚厚一大摞文件,阿哈迈德·福林利希微笑着听我们的来意。他穿着笔挺的黑色西装,蓄着阿拉伯人常见的胡须,头发一丝不乱。

  他回忆起曾到访广州和香港的经历,回忆起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感,一边邀我们品尝颇具摩洛哥风味的热茶,一边用浑厚的声音谈起卡萨布兰卡所代表的文化:“卡萨布兰卡是这样的一座城市,从历史看来,它从海港发迹,以工业迅速发展,同时它又是一个多种文化交汇之处,古罗马、阿拉伯、欧洲,在这你都能找到影子。直到现在,卡萨布兰卡人都是来自许多不同的地方,他们也带来了多种文化,这也决定了卡萨布兰卡这座城市的气质、建筑、音乐都是多元融合交流的。这一点,和上海很相似。”

  从福林利希的办公室看出去,正是卡萨布兰卡的市政广场,巨大的广场中心喷水池满地都是鸽子和游人,广场的对面是当年法国殖民地时期留存的市政府大楼。广场的一侧,停着满满的车子。看到我们如此感兴趣,谈话就从大城市的通病———堵车开始了。

  “堵车是很多大城市的通病。最近,我们正邀请加拿大的规划公司来具体为整座城市做客观地调查,他们会详细分析整座城市各个城区、各个点的交通流量和拥堵状况,再以此作出规划。”福林利希副市长笑着说,“当然,我们国家也专门成立了独立的‘国际都市交通管理委员会’,这个委员会专门由大学教授和专家学者等组成,他们具有国家的授权,完全独立地来科学分析每条道路的修建需求和使用方式,评估加拿大公司的规划等。”福林利希副市长补充道,在欧洲巴塞罗那等地,都有采取类似的组织方式,以保证计划的科学与成功。

  福林利希副市长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卡萨布兰卡在城市文化与城市管理中的发展,也丝毫不回避发展中所带来的问题。“你知道,卡萨布兰卡的人口有400万,它是摩洛哥第一大经济城市,也是非洲第二大港口,摩洛哥全国工业产值近80%都在这里,全世界特别重要的公司和银行都在卡萨布兰卡设有分支机构。所以,要想管理好这座如此巨大而国际化的城市,必须采取更加国际化的管理方式。”福林利希说,“卡萨布兰卡采取的就是政府管理与民意代表相结合的方式。全市民意代表一共有130位,都是各个区全民选举出来的,而‘人民代表团’的团长,就是卡萨布兰卡的市长。”

  福林利希笑着解释道:“这样的方式,更多地是借鉴了法国巴黎、马赛等地的管理方法,加入了更多当地元素和风俗习惯。”

  作为以著名国际博览会闻名的卡萨布兰卡,福林利希对明年即将在中国上海举行的世博会自然兴致盎然,“如果有机会,我当然愿意去上海。我更期待明年在上海的世博会能够取得完满成功。”

  “我所希望的是,上海能够保持自己的特色,勇敢地向世界展现自己的文化。”福林利希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种文化都是唯一的。中国现在正经历一个最重要的发展时期,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文化上的自信。在发展中,保持自己的文化最有吸引力。”

  “我相信,明年,上海一定会用中国的、上海的特色来打动全世界。”福林利希最后认真地说道。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