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世博研讨会:阿拉也是软实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8日 16:51  新浪世博

  新浪世博讯 5月17日下午,由解放日报《新沪商》杂志和申江服务导报共同主办的 “海派沙龙——‘阿拉’也是软实力”在新锦江大酒店举行。以下是沙龙实录。

  邓的荣:各位朋友下午好,欢迎来到《新沪商》海派沙龙的现场,今天我们一起关注一个话题,就是改变。改变着的上海,改变着的上海人。这两天上海在举行陆家嘴金融论坛,论坛的讨论非常热烈,所有的讨论都有一个明确的指向,也就是上海和上海人,未来将会面临更加激烈的改变。今天,我们将事情说回来,说到我们自身,因为我们讲未来首先还是要做好现在。我们今天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1843年上海开埠以来,这座城市和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身份是几经变换,纷繁复杂。历史学家给了我们很多的时间来细分我们身份的转化,比方说1843年的开埠时,还有1949、1990,这些日子、这些年代、年份为我们区分上海提供了借标。我们说,现在有一个新的指标出现了,就是半个月前在天安门广场那里矗立了一个2010年倒计时一周年的计时牌。我们认为,世博会是世界拥抱中国的机会,也是我们这个城市探索未来、确认身份的一个好机会。我们说,上海人的形象,我们自己的形象,我们这个群体的形象,是构建国际化大都市形象的基本要素。上海世博,也是提升上海人形象的最佳平台。所以我们相信,我们讲“阿拉”也是我们的软实力。今天,我们决定用这个机会探讨一下、梳理一下我们这个城市的身份为什么这么博杂,我们一起思考,我们为了重建一个坦荡、晴朗的城市身份,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很荣幸,今天邀请了六位专家,他们是上海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顾骏,上海世博经济院院长,上海才大教授陈信康先生,新锦江大酒店总经理、上海师范大学履行管理学院兼职教授陆荣华先生,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石川先生,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心理学博士张结海先生,中国产业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财大教授干春晖先生,今天六位不同学科的专家和我们一起探讨一下上海形象的流变,探讨“阿拉”软实力。今天的活动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新沪商》杂志社、申江服务导报主办,上海财大世博经济研究院、上海新锦江大酒店、浦莱科咨询协办,新浪网、解放网提供食品和文字直播。

  感谢各位放弃休息的时间来到现场,也向网民朋友表示真诚的问候。

  今天的会议,先是发布一份上海人形象的报告变化,然后请专家发表自己的观点。今天到会的朋友比较多,我们首先看看专家的主要介绍,请看PPT。

  邓的荣: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心理学博士张结海先生在2003年、2008年的两份调查方面为大家做个报告。

  张结海:我首先从一个真实的故事开始。

  大家看到,这本书是我今年一月份刚出版的,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之前我去江苏文艺出版签合同,签完没多久,他们负责宣传的记者雷小姐忍不住有一天和我说,张老师,你知道给我们出版社留下什么印象吗?留下典型的上海男人的印象。第一是关注细节,第二很精明。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评价,我就说你们可以告诉我,我怎样体现出典型上海男人的印象?他说,第一,我们一半的书稿把书交给我们出版社就不管了,你不是,你还要告诉我们怎样取标题、怎样设计版面等。第二,你给我们出了很多主意,每个主意都是卖书的注意,很好,可见你很在乎钱。我听了就明白了,事实的真相是什么?我还是安徽男人的时候我就很注意细节,大概一九九几年才成为上海男人的。他说我注意细节,我一向注意细节。其次,因为我比较懂封面设计、取标题等,前一本书的出版社在这方面做得不好,我担心他们又做得不好,我才告诉他们怎么做。第二,他说我为了赚钱,事实真相,这本书到迄今为止不仅没有赚钱,还亏了几千块。

  这个故事发生以后,我觉得要问两个问题,第一,任何一个生活、工作在上海的,不管你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还是所谓的新上海人,都有可能为上海人这个标签付出代价。我们把这个话题延伸,我觉得上海人的问题不是小问题,所以我们说是上海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个问题,可能我们在座的人都有体会,都可以理解。但是第二个问题就未必了。有俗话说是眼见为实,心理学还有句话是你看到的通常是你想要看到的。我知道,我不是上海男人,我是安徽男人。所以我很清楚的知道,我贴了上海男人的标签,被南京的男人和女人们误解了。但是我们在上海的外地人也会问这样的问题,既然我被误解了,我们有没有可能也误解了上海人呢?假设我不是一个安徽人,我是真正的上海人,我的所作所为就是铁板钉钉的认为是注意细节、精明呢?所以我要说的是,中国人总体而言,“被偏见”很敏感,但是我们对于“偏见”别人的时候很坦然,而且振振有辞。

  我介绍一下我做的上海人形象研究的背景,上海人几十年来我们在座的都知道,上海人、上海男人、上海女人始终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我们注意到上海人的形象,迄今为止都是做人或者是文人的个人观察,迄今为止没有一个系统、实政的研究证明。传统中的上海人、上海男人、上海女人是这样吗?也许是对的,但从来没有人做过研究。

  接下来我介绍一下我研究的方法和过程。整个研究是两次,2003年一次、2008年一次,两次问卷调查。03年调查300人,2008年调查了380人,每次调查是一半上海人、一半外地人做杜比,受访年龄25到45岁,学历是大学、大专以上的学历。总的研究结果我介绍一下,有三个主要的发现,从总体上推翻了关于“上海人”的负面传说。第二,对比2003和2008年的数据,我们发现上海人和外地人之间越来越相似。第三,从这个结果来看,我们对于上海人的偏见也被我们夸大了。我们的数字比较多、时间紧张,我们就快速的过一遍。第一是有关人格测试,提到上海人,首先想到的是精明,然后是小气、怕老婆。我们把这样的一些有关负面的指标做成问卷,同时对上海人和外地人进行测量,我们来看看上海人和外地人间有没有差异。第一是有关精明和聪明的,03年到08年的变化,符合精明和聪明的上海人,从22.8%下降到08年的16.5%,外地人反倒上升了。这一页是看上海人是不是很精明,像刚才我介绍的,江苏出版社就感觉我过分注重钱,是不是呢?这是不过分注重钱的的表,我们意外的发现,上海人的数字比外地人高一些,上海人还没有外地人那么过分的注重钱。第二块也是大家传得非常广的,上海这个城市是女性城市,上海的女人很厉害,相信在座的各位都非常熟悉这样的说法,我就不解释了。首先来看一下,七个城市丈夫负责家务劳动的比较,这个数字是我同事徐安琪教授的,发现上海妻子家务劳动的时间是妻子的2倍多,七城市比较一下,尽管从绝对数字来看上海排第一位是13%,但是北京、成都、南京这四个城市相比没有太大的差别,徐教授说类似的研究最近几年一直都做,没有太大的变化。有一位非常有名的文章说他来上海,住在上海朋友家,第二天发现她的短裤被女朋友的丈夫洗好晾起来了,后来我们发现,这个事外地人更可以接受。我们看外地的数字,对比下来发现外地男人洗得更多,第二,对洗内裤的外地男人接受度比上海更高。还有是传说上海家庭妻子管权利比较多,我们看这个数字,先看全国的数字,以丈夫为主是40%,以妻子为主是21%。这个数字,上海是20%和27%,这个数字来比,上海妻子为主的比例高于丈夫为主的比例,但是进一步仔细的看下面的情况,主要的决策权其实并不在丈夫,在妻子的手上。尽管他负责日常开支的比重要高一些,但主要的经济决策还是夫妻共同决定,尤其重要的是通过对比不难发现,上海家庭丈夫开销的数字大于妻子开销的数字,也和传说当中不一样,上海的女人不是都把钱花到自己的身上,丈夫承认自己花消多于妻子的要超过3倍。夫妻关系当中还有一个说法,由于上海的父母觉得上海家庭都是女人长管家里的权利,所以觉得生男孩不如生女孩。这三组数据,姿色是上海人的。我们看一下,也没有发现上海人对女孩特别的偏好,我们看这个数字,到了08年这个数字还是比较接近的。大家都说上海人有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我们有两个指标,第一是你是否认为上海是中国内地最好的城市?在03年的时候,这个认同的数字上海人认同很高,08年这个数字大幅下降。另外,你是否认为上海人的素质全国最高?同样的趋势,03年到08年降幅度也非常高。再看看上海人和外地人的关系,说上海人瞧不起外地人,我们看看这几个指标,第一是看私交比较好的朋友中间,上海的朋友有多少,外地朋友多少,非常意外的数字,不论是上海人还是外地人,上海人的数量都是九点几个,非常接近。对外地人来说,外地朋友的数量远远要比上海人的数量多得多。一般正常的结果是上海人中间,上海人朋友的数量超出外地人,因为上海人认识的上海人多,但是上海人的数量和外地人的数量差不多,,我的解读是上海人人际交往方面还是有距离感,但看不出他是外地人,只是上海人交往本身有一定的距离感。我们再看对待外地来沪朋友接站和住家的数字,接站的数字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住家上海人是50.0的数字,外地人是86.5,这个数字被证实了。

  上海人有这么多不好、不足的地方,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测量方式,看看上海的外地人怎样感受?是不是也像传说的那样?第一个指标是直接问外地人在上海感受到歧视了吗?感受单位歧视是10%,感受社会歧视的26%。第二是支持上海队比赛,支持是93%,第三是问上海有没有归属感,外地人是22%,上海人9.8%。这个说法也是被媒体不恰当的夸张,数字没有得到支持。

  我们重新审视上海男人的特质,我意外的发现上海男人的某些特质最符合世界潮流,我刚才也介绍过,西方女人眼中的中国男人的缺点最多是四块,第一是不注意个人卫生,二是不够绅士、三是不注意外表,但是大男子主义、缺乏男女平等。这些指标我们之前一致认为是不好的指标,鲁迅就批过上海男人住的房子差什么的,一定要把裤子每天睡觉的时候放在枕头底下,为了第二天裤子有裤缝。我们做了比较,左边是上海男人、右边是外地男人,03年上海男人的确要比外地男人注意外表,08年这个数字很接近了。还有一个指标,问你是不是随时带纸巾或者手帕,上海男人还是要高一些。这里还有几个我们做西方女人访谈的时候,西方男人对上海男人的评价,说上海男人是杰出的丈夫,我们引用一个原话:“上海男人这一特点起初让我吃惊不小,把他们的妻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同时会把所有的时间奉献给家庭”。还有一段话话,前面是有很多的不足,后面是夸奖了上海男人。

  这个部分,说既然上海人不像外地传说的那样,第二是上海人还在发生着变化。那么为什么这些年上海人对外地人的偏见与歧视越来越弱,这些年外地人对上海人的歧视没有改变,为什么?怎么办。我分析,上海的传媒业不够发达,上海的电视、报纸、杂志、网站和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相称。为什么第一板要打大传媒业?你要改善上海人的形象,你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外地的媒体上。最近我听说中国高层决定花巨资打造中国的传媒掌握话语权,因为他们也明白这个道理了。所以我们需要有强势的媒体才可以改善上海人的形象。第二是影视的作品,《潜伏》是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我看了一集,行政队队长马魁的太太是上海太太,上海太太一天请大家吃上海点心,有一个人就说上海的点心是很好吃的,但是请的却是发霉的点心。外地的电视剧总是刻板化的上海人形象,我们没有办法,但上海的电视剧依然是这样的,上海拍了一个电视《婆婆媳妇和小姑》,所有的故事都是弄堂里面的故事,没有走出弄堂门的。还有是《听阿庆讲故事》,收视率很高,但都是家常里短的事。三是在全国有影响的精英太少,我觉得上海应该加强人才战略。第四是有针对性的改善上海人形象的活动太少,接下来我们还会有一个新克勒标准的研究,以及新克勒形象代言人的评选活动作为我们的后续活动。

  尾声,希望通过媒体呼吁一下反歧视立法,要真正的改变对上海人的刻板印象,其实我的研究是反对所有的地域、性别的歧视。我刚刚也提了中国人对被歧视相当敏感,但是对歧视别人的时候中国人缺乏反省意识。我第一个是说常昊的例子,他输给李长浩。北京写了说常昊之所以后面被逆转,体现了上海男人不够顽强的特征。如果在美国,常昊就可以告报纸有歧视性的语言,报纸必输无疑。但是今天中国的媒体脑子根本没有这样的词。第二是《常回家看看》,这是一个典型的充满性别歧视的事,什么工作的事情给给爸爸说说,生活的事情和妈妈谈谈。但是90%的媒体和网友,居然说这个教授是哗众取宠,包括上海的媒体,为什么?大家没有意识,觉得这个很温馨,今天我也利用这个机会提这样的概念,也希望媒体的朋友把我的呼吁反应一下。

  我的研究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上海社会科学院的资金支持,谢谢。

  邓的荣:谢谢,您的介绍,为上海男人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有人说上海从来就不是谁的故乡,因为上海有太多人的故乡。刚才也说了,上海排斥外地人的标签始终挂在我们的身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上海本来就是一个移民的城市。上海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顾骏先生会就这个问题发表他的高见,有请。

  顾骏:同刚才张博士说的正好相反,我在很多场合被人家说我不像上海人。大家知道,一个男人被很多范围当中说我不像上海男人,这是莫大的荣耀。我也明白为什么张博士不是上海人被说成上海人,而我没有被说成像上海男人,他的例子太好了,我就是把书直接交给出版社,而且稿费都没有问,结果我没有赔,我还赚了。

  今天我谈的题目叫龙门鲤鱼,上海人排外的机制。做文化研究,不要拿个案说事。因为你坚持哪一种观点就去收集个案,另外一种观点也去收集个案,最后就会发现两种个案打架。我在抓一个上海人排外的中间,我不谈上海有什么排外,我只是承认一条,大家有关于上海人排外的说法,这个说法哪来的?我去抓了一个生活的逻辑,就是龙门鲤鱼,大家都知道中国有个传说,为什么中国人要吃鲤鱼?因为鲤鱼顺河往上游会经过龙门,如果这条鲤鱼有足够的弹跳力,过了龙门,他不是鲤鱼了,他是龙。所以鱼和龙之间的转变,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上海我认为存在这样的从鱼变成龙的机制,而这个机制同上海人排外观点的形成有内在的联系。

  第一,我不止一次的听到上海人排外,我可以说关于上海人排外的说法愈演愈烈,根本没有下降的趋势,到外地也是这么听到,在上海也是这么听到,但我和他们解释,我说上海人是最最没有资格排外的。我说我出生在上海,我还有一个潜台词,我从父亲那里传起我是第三代移民,从母亲那里传起是第二代移民,母亲是结婚的时候来上海的。上海有多少人是第二代或者第一代移民?当我们讲上海人概念的时候,其实是模糊的概念,更多的时候像张博士说的,只是生活、居住、学习在上海的人的统称,并不是地域性的概念。所以有时候就有人问,关于上海人排外,是上海人确有其事的行为还是外地人的敏感?我想,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但我现在并不想谈最后的结论。我想问的是上海人排外的形象是如何建构出来的?谁建构出来的?很简单,和龙门鲤鱼有关。

  第二,我们来看上海这个概念非常好,我昨天做一场报告是上海未来猜想,我里面就谈到了这个问题。上海在全国有一个及其特殊的地方,可以说全世界没有几个城市是这么说话的,在上海这个地方,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有两种称呼,一种叫上海,一种叫本地。所以上海人又有一个对应的概念叫本地人,上海话有一个对应的概念叫本地话,上海菜有一个对应的概念叫本地菜。一个城市把自己的城市和本地分开,如果网友和在座朋友有类似例子的请提供给我,为什么一个要称为地方人、一个成为本地人?哪来的?我昨天还举了一个例子,上海真正本地的,郊县不算,郊县是1958年才划入上海的,可以称为本地的是上海原来一个区叫南市区,但是南市区在本世纪相交的时候,被另外一个区合并了,被黄浦区合并了。为什么南市区并给了黄浦区不是黄浦区并给了南市区?为什么一个本地的区并给了一个过去租界里面的区?里面有很多隐含着在上海,上海高于本地。有人说过全国有三个大城市看外地人是有说法的,广州人把外地人看作是北老,是南方人,这是地域概念。北京人把外地人看作是老百姓,上海人把外地人看作是乡下人。我说,很多人不知道,上海人不但把全国人看作乡下人,本地人也是乡下人。所以本地人去南京路去叫去上海去的,这个本地达到了什么程度?普陀、杨浦、闸北到南京路去都叫去上海去,所以这就是洋场概念、租界概念,上海十里洋场之外的人都是乡下人。这样普遍的排外,文化上同别人不一样,区别于所有的不在我这个地域范围里的人,这可能就是上海人排外形象的现实基础。

  但是这样一个形象背后有什么呢?我又琢磨了一下,我讲外地人成为上海人有三道门槛,包括本地人成为上海人有三道门槛。第一,你必须事业成功,这是很多说上海人排外都没有想到的。上海再排外,你有能耐的人是不排的。现在上海在堵流动人口的时候不遗余力,但人才引进的时候是很开放的。任何人,你可以证明自己具有事业成功的,上海都是开放的,但是开放之后,你要留下给我一个样子,什么证明你现在已经成功了?第一件事是你改头换面,这个改头换面是什么模样?刚才张博士讲了两个电视,我现在说一个电视就是《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讲了一群溃兵,全国各地来的,有一个人是非常自目的,谁?阿译。我们很多不说,有一个是穿衣服,特别仔细,头发总是要一甩一甩的,所以改头换面是表明你的事业成功。在上海,有许多时候我们那时候都说一些女孩子走在大街上你根本分不出他是什么阶层的,如果你对他很感兴趣,男士悄悄的跟着,你最后会发现她进入一个棚户区。上海人要把自己的身份穿在外面,证明我成功了,我鲤鱼已经跳过了龙门,我身上不是鱼鳞,而是龙鳞。第二个门槛,行为得体。在公交车上,车开了门又关了门有人说等一等,等一等,我要下车。有上海人就会说“阿乡”。一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做出预警,在公共场合的情况下,不要随便影响别人、影响公共秩序。所以,等到车还没有到,上海人已经事先,对不起,换一换,下车吗?他已经把自己换到了车边,门边。完了车门一打开,他先下去,然后才有后面的人上来。但是其他有很多地方的人没有这样的意识,一方面那边的车没有这么挤,另外一方面他对上海的道路不熟,容易发生这样的问题。但从上海人的角度来看,什么地方下去你不知道?为什么门关上了你还要挤出去,人没有上来你挤出去多方便?而且你耽误大家的时间。这有一个大家在公共场合下你的行为规范怎样?这条要比服装就难学多了,改头换面容易,你要学回上海公共场合下的行为规则很难,这就是乡下人进入了第二步,要成为一个中级上海人就必须要学会这些。第三是品位到位、格调到位。上海人的服装穿到最后不是腰身收一点,其实不在于腰身收还是放,不是谁把腰身收一下都可以收出效果,就是不像谁穿牛仔裤都可以穿出那种纤细的感觉,有时候看人看牛仔裤我有“豆制品”的感觉。上海人一讲到自己的时候,往往讲二、三十年代,讲花样年华,就讲这段时间。这段是上海刻骨铭心的,所以有些场合,我不知道张博士调查的人员当中,是否有这样一些对上海这段时间还保留着某种鲜活感觉的。我说鲜活的感觉指他曾经出生在这个家庭,或者他曾经在邻居看到这样的人,对原来是什么样的上海留有印象,这样的印象不是他在电视上看到的,是从小到大的生活当中侵染出来的、潜移默化出来的,那么上海的口味、品位等等,都以妙不可言的形式存在,你可以体会到这一点,上海人才会觉得你有上海人的味道。尽管我们说这个门槛好像很高,不一定有道理,但是请原谅,一个自恋的城市还又可以保留的弱点。这个城市很自恋,我们城市选择的市花就是非常自恋的花,这花竟然容忍不了绿叶,是光秃秃的开放的。我建议上海选择水仙花做市花,古希腊神话里面,水仙花就是一个自恋的男孩子,天天在水中照自己我多漂亮、多美丽啊,他自恋不变,之后长成了花,花头垂下来,在水中照着镜子。这样的三部曲,三个台阶,挡住了很多,包括本地人在内的外来人成为上海人的障碍。

  这样的心态,我把它描写为十年媳妇熬成婆。我们会发现,一个媳妇在家受累,公公婆婆,尤其是婆婆,和她几乎是敌对的关系,因为两个女人要抢一个男人。媳妇熬了10年熬成婆的时候,他应该有切身的体会。这个情景,和我们龙门鲤鱼有没有关系?我觉得有关系。有人说上海人有一种公交车情节,就是下面要挤上车非常拼命,但是上了车就说满了满了,你别上来了。其实他旁边还很宽敞,别人还可以上,为什么别人上来他还采取不欢迎的态度呢?因为他自己的不易,不愿意看到别人太容易,至少折腾一段时间再上来。

  城市与个人有一个双向选择,什么样的人到城里,城市才会保持他的某种特质,城市选择了某种人,这种人肯定吻合城市的特质,那么这种人进来就固化了这个城市的特质,我们看看现在是吗?愿意到上海谋生的,愿意到上海闯荡的都是有冲劲的人,越是有冲劲的人,生活当中遇到挫折感就挫折感特别强,最有挫折感的最愿意别人分享曾经的挫折感。所以这种排斥不是政策上的,这是日常生活上的排斥。世界上最聪明的办法,就是橡皮棍子打人,内伤不出血,上海人的排外就有这样的味道。我身边有很多外地朋友,结交的也是外地的朋友,上海的圈子对他并没有全部开放,但是这样的外地人也就是龙门鲤鱼,往往还是初级阶段,最多是二级阶段,过了三级阶段的时候,他已经完全认同上海,开始有了外地人说他排外的资本。

  如何我们跳出因果的轮回,不要每一个在龙门之下的都抱怨龙门太难,而上了龙门以后,希望把龙门架得更高。尤其是在自己主观态度上,不要有这样的表现,所以上海人的排外和不排外,并不取决于今天的上海人、过去的上海人,同是取决未来的上海人。上海人排外是什么现象?我说不清是什么现象,留给大家最后做结论,谢谢。

  邓的荣:从此之后,我们要一起拔除排外的根子。不少人对上海的看法,本身是模糊的感觉,是基于第二手资料的想象。可能来自旧照片。上海有个作家说过一句话,他说人家对上海的想象他比作是挂在体外的心脏,蛮荒诞的。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石川将会为大家解释百年来上海人的银幕面孔。

  石川:大家下午好,刚才两位专家都是从实证角度讨论上海人的形象,我所理论的上海人是文本性的,所以我们对电影的研究是从电影的作品和电影文本出发的。电影,和上海这座城市是非常有缘分的,早在诞生初期就来到了这座城市。100年来,电影不仅参与了上海城市发展史的历史建构,同时自身也成为上海都市传奇的一个组成部分。今天,我们讨论上海人形象,从100年的银幕形象梳理一下,开始之前我想请大家理解两点,第一个就像刚才主持人所说的,关于上海人的银幕形象,首先是一种文化想象活动。这种想象活动,针对对的并不是上海人的客观事实,而是产生这种想象行为的主题,也就是更与想象上海人的艺术家、导演或者观众是有关系的,这一点希望大家明确。另外一点,我希望把文化理解成为一种有普通人参加的过程。因为普通人的介入,才能形成一种文化的多样性和博杂性,也只有面对这种文化的复杂性,才能够避免前面几位专家所说的,关于上海人形象的整齐划一的刻板印象。现在我们讨论的焦点就在关于上海的刻板印象。

  我的发言有五个部分,第一是最早的上海印象,就是上面这几部1898年的《上海街景》和19世纪初的《上海南京路》《上海第一辆电车》、《上海租界各处风景》。大家可以从图片上看到,人物还没有明确的地域身份。在西洋人的眼里,所谓的上海人不过是关于中国抽象的叙述和关于中国宽泛的象征,这时候的上海人还没有形成鲜明的地域文化身份。到了20年代以后,20、30、40年代,是上海都市化发展格局形成,这个年代中国的民族影业发展相对成熟,这时期出现了大量以上海人日常生活为表现题材的影片,除了这些影片,还有40年代后期像《乘龙快婿》、《乌鸦与麻雀》等影片,这些影片当中主人公都有清晰的外来移民身份,他们成为上海城市化的初来乍到者,影片当中出现的人物具有各种各样的社会身份,可以说他们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和各种市经景声像,但作为年轻一代的上海人他们的父母长辈在影片当中都是退场的,不再出现的。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新一代上海人作为儿子,“子”的这一代在生存竞技场上的拼搏和艰难挣扎的图景。一方面,他们受到了大都市生活的诱惑,当他们融入这个大城市又会遭受个人生活和精神世界新的危机。这种危机表现为一种人物社会身份、角色的分裂,比如说神女,阮玲玉演的母亲既是高尚的母亲又是下贱的妓女,还有袁牧之演的青春年少的大学生,进入社会一方面有崇高的社会理想,一方面遭遇现实的黑暗。在理想和黑暗的两者分裂当中最后走向了毁灭。最后不得不离开城市回到乡村作为结局。为什么电影会有这样的表达模式?跟我们原来说的左翼文化的立场决定的。在左翼文化看来,30年代中国的总体衰弱是与上海这座城市的畸形繁荣彼此之间有因果关系。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在整个反帝、反殖民的语境当中,上海这个城市承担了太多的罪恶。在我们的文化当中扮演了一种负面的角色。为什么我们的影片主人公,像刚才所说的,最终逃离开城市、选择回归乡村?这也是和我们近代以来的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相关。人物只有回到农村,参加了革命他才能回到我们所谓的主流历史当中。同时,上海也因为具有了邪恶的本质,所以革命才具有了合法性,因为你要打倒这些邪恶实力,所以这种革命就是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征服。

  但是,在30、40年代的电影当中除了看到阶级斗争,我们还看到了现代都市的体验。这些电影,有些人看来才真正具有所谓的海派品格,在这些影片当中,这些主人公已经告别了移民身份,变成有稳定职业和稳定收入的中上层的市民。在他们身上我们看不到阶级压迫和民族危机形成的生存焦虑。上海这座城市也不再是阶级斗争的场合,而变成主人公从容往返的生活现实。所以上海更多呈现的是咖啡馆、电影院、写字楼这种消费和人际交往的场合。尤其是在这些影片当中,主人公的位置稳稳的被女性占据,也就是说女性在30年代,实际上已经成为上海家庭模式的中心。而且女性的欲望也成为文化表达的一种合法性的诉求。刚才几位专家都谈到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拜托了中国传统几代同堂大家庭的束缚。另外,女性是职业化的,有自己的经济收入,和丈夫平等的分担家庭经济来源,这样的地位决定了上海的女性比男性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她不像传统的三妻四妾大家庭当中,必须要臣服于长辈、父母之命。相反,上海的女性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个性化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革命所赋予的权利,也使得这些女性面临新的人生困惑。下面这幅图就是47年张爱玲的一个著名的《抬头万岁》,表现当时上海女性生活当中的困惑和女性的欲望。这是构成上海文化最具前卫性的一面,也使得电影反应出来的都市生活,成为一种现代时尚生活的策源地,上海这样的文化地位在全国、在整个中国的文化环境当中保持了相当长的时间,大概到了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渐的退却。

  到了1949年之后,刚才我们提到农村包围城市的基本革命策略,所以必然要求乡村文化本位的文化策略与革命策略相适应,有的学者就认为,1949年之后,关于上海的表达主要是去城市化的,使得上海在中国文化版图上逐渐的边缘化了。在左翼看来,上海是一个有原罪的城市,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的亡国,1949年后的文化态势就必然要接受一场痛苦的蜕变,从物质到精神的改造。所以影片当中我们看到了改造的景观,当这些上海的资本家、小姐、太太、市民遭遇到了来自乡村的干部、军队官兵的时候,影片的戏剧冲突主要是围绕他们双双展开。这种结果呢?造就了一种新的电影样派,这种去城市化和乌托邦化的改造,出现了对城市的人际关系和道德行为进行乌托邦化的表达影片。这个里面的主人公马天明,我们知道他是好警察,与其说这对应的是上海的现实文化生态,不如说更多指向共产主义道德范式的理想勾画。这种乌托邦式的影片,延续的时间非常长,80年代也出现了《小字辈》《她俩和他俩》这样的影片。

  虽然我们看50、60年代的电影,有一种去城市化的运动,但是这些影片当中我们仍然看到很多关于上海的生活细节。上面的《万紫千红总是春》,接到妇女参加劳动,有一种蝴蝶牌的缝纫机,这在乡村家庭当中是很难看到的。还有小孩玩的电动玩具车,50年代,那个车可以自己在地上跑来跑去,那是一种奇观,除了上海大都市普通的家庭很难享受到。再加上《女蓝5号》,他是革命者,身上穿的求医是西南军区,也就是说他有革命者的背景。但这个人的生活细节,他种兰花,在篮球场上排兵布阵用的是木偶,他又是独身男人,自己洗衣、料理家务,电影当中透露出来的细节,有意无意的颠覆了50、60年代意识形态强加给上海集体主义的形象。从这些细节里面,我们也不经意的看到上海人在生活当中追求的格调和精致生活品位,这些被我们称为海派风情的符号,在50、60年代,并没有被去除殆尽,相反是以自己的方式留存在电影当中。

  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上海的地位逐渐的恢复,所以上海又迎来一个新的文化运动,要重新寻求自己合法的文化身份,迎来这样的契机。这样的开始点,首先是对城市发展的回顾。在影片上,我们看到《上海一家人》就是一个典型的海派电视剧,是通过这样一个移民的痛苦经历和工商业者在上海奋斗的历史。之所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海派电视剧有几个特点,女主角张若男不再是被放置到传统的家庭当中,作为一个女性,他被放置在广阔的社会空间当中。而且,她与各种人打交道,这个淡市据凸显的也不是传统的家庭伦理诉求,而是以都市生活为背景,是社交、娱乐、消费这样的东西为特点的女性实践场景。与此相关的,在上海的文化身份重建和找寻过程中,还有一些其他的类型影片,比如说这样的几部影片《孽债》等,我就不细讲了,同样都有一个主题,这些主人公都有一个同样的表达方式,就是我回到了上海。过去因为历史上某种原因,他们被逐出上海,现在我重新回到家乡。他们发现,过去熟悉的环境已经完全陌生,也一个重新认识、重新适应的过程。还有《双面胶》,上海媳妇遭遇了东北婆婆,还有《美丽新世界》,外乡人到上海打工追求梦想、追求成功的神话。还有一些影片,在全球化的语境当中对上海进行想象,把上海描绘成一个非常温情、宜居的、非常抚慰的文化之都。刚才和张博士的结论不太一样,并不是外地人对上海的形象建构没有贡献,在电影反应的是相反的,外在的电影制作人拍的关于上海形象,相反都是非常温馨、非常可人的,最典型的就是《夜上海》,这个重庆的导演,他拍电影的时候是第一次来上海,他用出租车的移动视点,把上海都市最璀璨、光鲜的一面献给观众。当然展现的一是浮华的幻想,这种幻想当中也可以形成关于上海的初步印象。我们在电影、电视的屏幕上,我们看到的是多样的,这种多样性一定是上海文化表达的内在需求决定的。同时,对上海及上海的文化个性再认识、再梳理,也是我们今天所讨论的,我们如果要塑造上海人的形象的必经之途。我们的电影、电视剧的创作,只能用文本形态去符合现实的丰富性,才有助于帮助我们打破关于上海表达的同质性的单一、僵化的刻板印象。

  所以我觉得,上海人的形象讨论是多学科教会的平台,我们这个影视研究也可以从自己的学科角度加入到这个队列当中,为新上海人形象、新克勒形象的建构贡献自己的一份才力,谢谢大家!

  邓的荣:从电影的角度表达,石川教授的意见非常重要。从19世纪上海屋檐下提着挑子,到女篮五号,双面胶里面本地吸附到外地婆婆的冲突,从影视发展史的角度为我们开启了认识上海、认识城市和我们自己的空间,也为我们窥视了上海生活变迁的缩影。接下来有请新锦江大酒店总经理、上海师范大学旅行管理学院兼职教授陆荣华先生为我们分析一下生活方式的演变见证上海人的新变化。

  陆荣华:今天是双休日,我们一起有机会研究上海人的新形象,非常高兴。

  我们作为活动的协办单位,也作为今天的东道主,首先代表酒店的800名员工欢迎大家到我们酒店。刚才邓主编也说了,我们今天是研究上海人的主题。前面的专家也讲得非常精采,我怎么讲呢?因为我本身是搞酒店管理的,酒店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我换个角度,从小的方面看上海人的变化。我的关键词一个是“新”,新上海,新克勒。新克勒是我们准备推出的概念,上海人的新形象叫什么?老形象叫老克勒,新形象是怎么回事?是否可以叫新克勒?标准是什么?哪类人可以成为新克勒?我是换一个角度,我从小的角度来讲。非常高兴各位朋友到了我们酒店,我们从今天开始,实际上就在体验新克勒。今天我们提供两个平台,第一个平台是看上海,看上海的变化。10多年前,新锦江是上海市中心最高的高楼,150米。但是今天呢?10多年的今天,这个高度在我们眼里不算什么,已经到了400多米,马上500米了。及时这样,我们觉得我们提供给上海人还是唯一的,唯一的什么?唯一的生活方式。今天很多朋友早到了,大家也去我们高空看上海了,我们把原来一块不用的地方,是工程用的地方拿出来,今天大家肯定也是第一次去,到40楼去看上海,那是一个可以走出去的高空室外平台,这是400、500米的金茂也是做不到的。金茂看出去,上海是一个模型。到我们这边去看上海呢?是360度的宽荧幕,角度刚刚好,拍的照片也最漂亮。第二是生活方式,今天各位朋友已经体验了,今天是双休日,上海人也很可怜,外面没有地方玩,经常去郊区凑热闹,但一出去旅游,我们形容为找罪受,因为外面交通挤、经典挤,所以中央不得不把五一取消了,感觉五一是给大家找罪受。今天,大家可以睡个懒觉,11点多到我们上海去上面看看上海,拍拍上海,然后吃午餐,再聊聊我们关心的话题。这样的待遇,小平同志都没有享受到,当时他看的上海没有现在新。

  刚才说了,酒店是小社会、大舞台,酒店是城市的窗口和名片,《新沪商》上次的主题就是讲未来10年的热门产业是什么?结果很荣幸,听说评出来的第一是休闲产业,很荣幸,酒店是休闲产业当中很重要的环节。酒店到底是什么?我自己定了一个概念,大家看看对不对?我觉得酒店就卖一种产品,这种产品就叫生活方式。就像今天大家来一起享受,我对外出售的就是生活方式。这个生活方式有四个特点,第一是高尚,第二是健康,第三是包容,第四是赋予探索精神的。这四点恰恰和上海人是紧密相关的。我今天就从酒店角度和上海人角度来谈上海。

  第三个视角是我本人的,我很赞同张博士和顾教授的想法,顾教授说是二代、三代,我更自豪一些,我查了一下家族史,问过祖父,我说祖父,你的祖父是上海人吗?他说是的。至少我六代是上海人。

  顾骏:六代是本地人。

  陆荣华:我是典型的本地人。但我又是典型的外地人。人家说你捣浆糊,我工作30年,其中15年在外地工作,所以可以说是外地人。我当了10年兵,管了酒店,我们集团比较大,外地有很多酒店,我想应党和集团的号召,到了西部云南,做了锦江集团西南分公司的总经理兼四星级酒店的经理,还有做销售,飞了一年,所以说我是典型的外地人。刚才张博士说怎样感受外地人对上海人的歧视,我深有体会。我中学毕业就当兵出去了,那时候没有高考,受的第一个歧视是你是上海兵,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就是好的活不给你干。说上海人最滑头,最苦的活给你干。30年代一直受歧视,一直到昨天。昨天我们在深圳打的士,大概说了一句上海话,司机就说你们是上海人,我马上说不是,我们是南京人。后来,说了一下目的地,他说那拐一下。他说,还好你们不是上海人,如果是上海人我就按照你说的路线走,既然不是上海人我就给你抄一个捷径。

  我们现在说正题了,餐桌吃醋,大家吃小笼、生煎,都吃醋。现在变了,吃辣,四川菜馆爆满。我们酒店80年代学西方酒店管理,教我们两个调味品,就是盐和胡椒,结合上海的习惯,加了醋和酱油,现在来看不行了,上海人的变化太大了,吃辣的人太多了,加了辣椒酱。从单一的调料到现在多样调料,说明我们上海大气、包容了。

  第二,吃白的到吃黑。过去我们比较穷,面粉要精白粉,面包要吃精白粉的,现在要吃黑面包,一开始可能觉得不好吃,现在我觉得非常好吃,有韧劲、又香,加蓝莓酱加起司,非常好吃,这是我们倡导的。原来是追求好吃,现在追求健康。

  第三,浓汤到清唐。过去我们去泰国吃鱼翅,感觉非常好吃,在上海开了非常红火。鱼翅对身体没有什么营养,浓汤对身体又不好,现在高档的国宴都是清汤,清汤的难度比浓汤更难,而且对身体又好。甜品,对身体非常好,而且非常滋润,请爱美的小姑娘也放心的吃。还有碟子,以前我们是6寸的,现在我们是大盘,美观了,大气了。以前的外地朋友到上海吃饭,最怕到你们家吃饭,那么小一碗,要一次还可以,两次就不好意思了,感觉小气。

  现在我们说东方威尼斯、东方巴黎,好的也是说人家好,现在我们换了,这个词也是我们创造的叫modern china。外国人到我们楼上看到日新月异的景色,都是惊叹得不得了,都是讲最好的词形容上海。这种情况下,我们自己还不说中国?不说上海?我们一定要用我们的主语,这就是现在的视野。包括我们建筑设计的理念,包括像新天地,这是非常有名的,把上海的影响打出去了,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是有上海特色的。还有波特曼广场,国外的设计师非常聪明,波特曼是90年开的,大红柱子,拱门,典型的中国元素。一直到90年代的金茂,你去看金茂,就像一个中国的古塔,里面的客房背景墙是中国书法,员工的服装,他也是起了领头的作用,这两张图是过去十几年的酒店里穿的西装服,现在呢?外资酒店国际品牌的员工服装是什么样的?中国元素的。洲际酒店门童穿的是中山装的领子,中国元素。虽然是中国元素的创新,但绝对是中国元素。包括现在新开的环球金融中心,从墙面装饰到总台,到酒吧、餐厅,基本上都是中国元素。包括服装、高级的时装,酒店越高级、时装越高级,越是中国元素。我们酒店也是这样,刚才大家看了我们34楼的创意宴会厅,我们起了四个非常好听的名字,青花瓷,白的餐厅蓝的花,椅子边上的茶几是中国式的老箱新做。蝶恋花,形容牡丹花的。彩云归是祥云,还有玉堂春。大家有机会可以看看。三楼有晶翠庭,做成原来中国洋房,是洋房里的中国菜,越来越多的家庭装饰更加崇尚modern china。我认为这一点上海走在全国的前列,新天地为代表。

  礼仪、社会风尚。过去上海人开口肯定是上海话,现在上海人开口,70%、80%用普通话了,包括六代正宗的上海人,家里都讲正宗的普通话,这也是非常时髦的。问候礼仪就是这样,侬好-morning-您好,现在我们是先用中文,如果你用英文我们再和你讲英文。马路礼仪,原来上海人给外地人印象是挥小旗子,现在我认为挥小旗子的人少了,很多马路口没有挥小旗子的人了,但是大家很自觉的过红路灯。公共车站、出租车站大家会自动的排队。有很多外地人认为在上海问路得不到帮助,现在有所改进了。过节礼仪也改进了,送奶油大蛋糕,原来上海公交车非常挤,还要拿大蛋糕,拿到头顶上举着。为什么要拿大蛋糕?因为要面子。现在大家可以聚会、旅游、吃早午餐、交谈。吃饭礼仪,上海人的劝酒、夹菜,劝酒还可以,夹菜很盛行的,去家里吃饭要帮你夹菜的。现在,北京人讲波擦鞋,我们上海人是不夹菜,也是我们的流行语。以前对保姆不尊重,现在是钥匙都给人家了。还有酒店利益,人到茶到毛巾到,退房不查房等等,这些都是上海人的进步。

  居住空间也是这样,亭子间到大客厅,上海人均面积从4平方米到32平方米,酒店的客房从32平方米到60多平方米,体现上海人的自信,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更宽的视野,我们说上海人变了,从老克勒到新克勒,从小气到大气、从自私到包容,从自负到自信。什么是新克勒?谁是新克勒?我们期待大家一起讨论。我觉得我们新锦江可以作为新克勒的标准和新克勒的海选作为支持,新锦江在塑造新克勒活动当中可以争当领头羊和实验地,期待上海人像上海中心那样突破新的高度,就像邓小平期待我们的一样,胡总书记目前期待锦江做出锦江品牌,俞正声书记也期待锦江成为中国第一民族品牌,未来五到十年成为世界民族品牌。期待新克勒成为上海人的新形象,走向世界,新克勒勇敢的站出来,新克勒勇敢的冲出去。

  邓的荣:陆总讲了很多的细节,如果要讲可以讲很多这方面的小细节。陆总还讲了一个词汇新克勒,这是一个好名字、一个好名词。最近,上海一位艺术家非常火,谁呢?大家都知道,海派清口,有人说半两粮票一直纠结着上海人,周立波让上海男人扬眉吐气。在笑侃30年讲到一个时间点,讲1990年12月19日,我算了一下,他大概用了2分钟时间就谈这个时间,他说上午10点上海证券交易所敲响了,唤起了了上海人的聪明才智。现在我们有请中国产业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才大教授干春晖先生,分析一下上海人格特征的经济学含义,有请干先生。

  干春晖:我是1990年来到上海,我本人不是出身在上海,是出身在江苏常熟,离上海比较近,100公里的地方。一直从事经济管理的学习和研究工作,这几年还参与到企业中去,先后在十几家企业担任董事、独立董事这样的职务。其中大部分的公司是上海公司,这些专家都是专门研究社会文化、上海人的,我不是很懂。但是和研究经济跟做经济工作,以及做商业实践的角度来看,确实对上海人的性格特征有一些了解。我觉得,作为上海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有三个非常显著的特点:

  第一是经济理性。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上海特征,刚才嘉宾讲了上海半两粮票,说明这个地方大家对经济利益很敏感,对微笑的经济利益甚至经济单位很重视。分析成本收益的意识非常强,经常在商业实践中听到这样的说法,说上海人做生意先拍脑袋再拍胸脯。东北人呢?先拍胸脯再拍脑袋。这显示出什么呢?显示出上海人的精明,显示出上海人的经济理性。这一点是我们现在搞市场经济基本的经济理性,这一点也恰恰符合了市场经济最基本的道德和精神方面的、规范方面的要求,其实是非常好的一点。我们经常说软实力,其实在我看来,软实力如果没有硬实力是不可能成立的,世界上有所谓的文化力量很强大,有悠久的文明的国家,或者是所谓的软实力,怎么来的?正因为有了硬实力才有软实力。我觉得软实力这个东西,不应该看得太高,当硬实力越来越硬的时候,相当的文化和一些东西就会逐渐成为人家推崇的东西。广东话多难听?有一段时间大家觉得广东话好听,大家都在学,实际上这是经济在崛起。

  第二是做商业实践当中,上海人非常好的契约精神。谈判的时候、谈合同的时候谈得很细,甚至有些小气和斤斤计较的味道,但是一旦签订合同,放到合同里面去了,他们的执行是比较好的。没有特别的原因,没有推翻合同、毁约,这一点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因为我本身也是从外地过来的,在上海这个地方的商业环境好的非常重要的因素,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什么?和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有关。在几十年前、一百年前大家在封闭的社会里面,我们的人都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经济结构里面,我们那些不诚实守信的记录,在一个封闭的农村,如果我有失信的情况,可以通过闲言碎语、通过口碑的流传,会把我不守信的信息传播给所有的人,大家不愿意和我交往、不愿意和我做生意。对人员流动频繁,一个人员混杂的地方,互不认识的地方,要降低交易成本,那就要考察对方的诚信和信用。这很难,我的邻居现在我都不太认识,不用说我的客户和商业伙伴。这样的地方讲究信用和生意,可以非常好的履行合同,是这个地方的市场、经济赖以得到有效发展、并且降低交易成本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和办法。恰恰上海在这个地方,这些企业的精神,和中国其他城市的地方相比是实践最好的。我觉得,这一点实际上是使得上海的文化里面,要说有软实力,我觉得这是软实力里面最重要的一条。

  第三,上海这个地方的特点,具有文化的包容性,这不是经济学的概念,但仍然有经济学的含义。上海由于历史的原因没有强烈的本土文化,他的文化都来自国内各地以及海外,是文化交融形成的结果。上海文化本身的产生也是多种文化来源的结果,文化基因里面本身就有对外来文化比较容易接纳的特点。当然,文化的接纳有一点方向性,对海外的比较容易接纳,对内地,他们认为经济不是很发达的地区,文化接纳少一些。所以,我生意上有些同事,研究消费品他们感觉在上海卖产品一定要注意特点,上海人有点小资、媚外的特点,你提供的服务、产品要符合有点小资、媚外人的特点,你就容易取得成功,这个我用价值来评论,我是说对外有一定的文化包容性。文化的包容性在经济学里面意味着在上海这个地方,有许多不同文化价值的人在生活,有不同文化价值的人意味着他们的生活方式非常不同。而他们生活方式的不同,意味着他们的需求、衣食住行各方面的需求都不同。衣食住行需求的不同,有可能意味着向他们提供的商家,他们生产、他们的提供也是不同的。这就导致在上海这个地方各种各样需求和各种各样的供给是五花八门的。就像生物学家强调生物的多样性的重要,生活方式导致需求多样性及所带来的生产服务的多样性,也使得上海这个地方成为全国需求、生产最多样化的地方。这包括服务类产品的生产。我当一个消费者面临供给是如此多样化的时候,按照经济学的说法,它面临的选择就最多。这使得上海的经济更加稳定,更加有色彩,人的福利进一步提高的地方。我认为,这来源于什么地方?来源于文化的多样性。大家想想想看,如果对别的文化不能接纳,别的生活方式的供应就会收到抑制。所以这里的人就变成清一色的什么样,那样,那个城市就没有活力,或者说就像一个地方只种一种作物,经济冲击的时候可能会是灾难性的,而上海这个地方是多样性的。

  非常简单的从三个方面说明上海由于历史的原因,由于独特的文化特点,使得在经济的角度来看,实际上上海及上海人所具有的特点,对我们现在的市场经济是非常契合的,尤其是上海人的性格特征和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是非常契合的。所以,虽然我不生在上海,但是研究经济的角度来说,我比较认同上海的文化对发展经济是非常有利的。一个经常上海人被指责的特点上海人太精明、太小气、太算计,但大家想想,一个人不计回报的太大方的话呢?我读书在东北,太太也是东北,我和北方人交往当中,感觉北方人很豪爽、大气,都是朋友、都是哥们,但当你无私大方进行给予的时候,实际上隐含着你要无私的将来给予帮助,他有一种对帮助的期待在里面。而上海人,觉得我对你没有帮助、将来也帮不了你,得不到你多大帮助的时候,他也不会过多的投入。所以有些特点仔细分析一下,大家也不要觉得这是上海人多么不好的特点,在我看来,随着上海经济地位加强、在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逐渐崛起的时候,这些特点说不定还会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当然,在有些地方我们感觉,尤其我个人在商业上感觉上海人在签订合同方面很精明,但上海人如何在做生意的过程中更加从战略上考虑问题,从五年、十年更长的时间考虑自己的输赢成败,这些方面我觉得可以进一步加强。我并不是真的理解,我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这个事和大家交流一下,不一定正确,谢谢大家!

  邓的荣:还有348天,世界经济奥林匹克的世博会就要在浦江两岸开幕了,前面我们就说过,将来分析上海人的时候这可能又是一个坐标。我们工作、生活在上海,我们留给后代什么印象?这个话题,有请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世博研究院院长,教授陈信康先生来和我们交流。

  陈信康:各位大家好,我是从世博会的角度讨论上海形象的问题。我本人是上海人,生在上海,长在上海,按照刚才说的来算,我是三代。大家要自报家门,这有利于阐述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有好处。我的祖父从浙江奉化到上海,三代。我不会由于人家说你不想一个上海人而高兴,我也不会让别人说你像一个上海人而自豪。我觉得,上海人整体就是中国人!上海人的形象,最终,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形象,怎样展示在世人的面前?明年的5月1日开始,上海世博会就要举办了,实际上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上海举办世博会,真正要达到的目的,我个人认为不是在于我们上海的GDP的增长,经济的快速增长,最重要的是能塑造起一个上海人的形象,中国人的形象。所以我想,我们先从市民形象与城市形象来说,我提出一个软形象,什么叫软形象?形成一个城市的形象有很多的指标,有些指标和我们硬实力相吻合,有些指标和软实力相吻合,和软实力相吻合的我们从形象的角度分析,我称之为软形象。

  关于软形象,结合我最近几年做了好几项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课题,都是和上海城市形象有关,和世博会有关。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基于社会公众调查的结果。去年11月,我们针对三部分的公众,上海本地的市民、非上海的外省市市民、境外的外国人三部分群体,我们做了一个世纪的调查。每部分群体我们的控制样本是700个,最终有效回收样本是2112份。我把这2112份问卷当中的一个内容,“你认为上海已经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吗”为什么要用国际化大都市呢?因为我们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这是上海的奋斗目标。国际化大都市快出现了,所以我们问卷的设计上有一个对标,你认为上海已经成为像纽约、伦敦、巴黎、东京这样的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了吗?最终的结果就是这个表,不认可的占63.1%,不确定有18%,基本认可的11.40%,非常认可有3%。非常有意思,认可的样本当中,外国人的比重超过了中国人。从这个结论我们可以知道,上海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基本上还没有被认可,它和纽约、东京、巴黎这种对标城市直接有一个具相的比较,从这个来讲没有被认可。上海世博会很重要的一点,通过举办这个世博会,如何使上海的城市形象最终在2020年达到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所以,我们又做了一个相关性的分析,我们来看下面的表。这个表,对国际化大都市,我们设计了28个指标,28个指标当中,我们进行和国际化大都市的认可程度进行相关性的分析,因为我们知道,从现在的系数来看,绝对值越接近1说明相关度越大,最终我们得出了11项的指标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直接相关,这11项指标当中,除了三项和硬形象,就是涉及到硬实力,比如说我们的金融产业,我们的商业、购物天堂等等,三项是和硬形象有关。11项和软形象有关。其中有3项和硬实力有关,8项软形象当中有4项和人的形象直接有关。所以我把和上海人的形象指标体系列出来,哪4项呢?高水平的服务,上海人是否可以提供高水平的服务?环境是否干净整洁?人际关系是否和谐?文明程度是否高?为什么呢?我想,我们不用深入的研究、爱面子、重视外表,上海人的斤斤计较,我认为所有的你要进行深入分析才可以得出结论。但作为文明人的基本素质,全球公认的,这是国际语言,不管你是哪个人,基本的素质、文明程度,这是最关键的。所以我们把这最关键的指标拿出来分析,这就是上海人形象必须要努力的方向。可以这么说,从现状来看,并不理想,这就是上海人的形象必须要改进的地方。就是讲卫生、爱干净,助人为乐这都是现代人、文明人需要具备的。我们的分析就是从现代人文明人的基本素质角度进行分析,怎样通过世博会能使上海人的这些形象得以提升?世博会有一个和市民形象互动的模型,我刚才说了,我认为上海世博会最重要的是提升我们上海人的市民形象、城市的形象、国家的形象。所以,这个互动模型我们可以来看,实际上通过世博会的举办,你整个的城市、国家的环境改变了,你的政府组织能力、制度的执行能力,对国家形象、城市形象会带来直接的影响。国家形象、城市形象又对你的市民形象产生了直接影响,互动的。市民形象又影响到你的城市形象、国家形象。所以,我觉得上海人也好、北京人也好、东北人也好,我感觉不重要,所以我反复提出中国人。上海世博会的形象代言人可以把朗朗请过来,他不一定是上海人,北京奥运会的形象代表大使杨澜,她是上海人。他体现了什么?体现了城市的形象、国家的形象。所以,我们从这两个互动可以看出,一个是国家形象、城市形象、市民形象紧密相关,另外一个通过世博会,因为我们知道国际展览公约第一章第一条明确的指出,世博会不管你展示什么内容,其宗旨是教育大众。通过世博会的举办,如果上海人的主人翁意识,志愿者的服务精神,包括你的创新意识、包容精神,都能够得以不断的提升,我想上海市民的形象就提高了。

  最后一点,怎样通过世博会提升上海市民素质和市民的形象?我认为,首先一定要传播主人翁的理念。现在我们世博会太多的看作是政府的行为,错了,绝对错了。世博会的主题是市民,当然包括政府。所以,一定要明确市民的主体意识、主题的资格。我们想想7000万的参观者,日均客流量40万,会场里面有痰吗?有纸屑吗?这些都是决定世博会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怎样使市民参与世博会,让他有主人翁的精神?我提出我们要对世博会的利益诉求进行校正。我专门做了因子的分析,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市民对世博会的主题内容有特定的需求,抽出来三个因子比较清晰,这三个因子我归为三类,一个是社会价值诉求,一个是人文价值诉求,最后是自身价值诉求。我们可以看出提高城市的居住水平,环境的保护、城市的多元化包容性,这都是市民的诉求主题,不是GDP,不是收入的增加。你要让市民接受你的观念,营销的观点,只有通过交换才可以让市民接受你的观点,让他乐于参与世博会。所以一定要体现出世博会对上海人、对中国人带来的切切实实利益所在。市民作为主体意识就被勾起来了。形象大使,单靠名人不够,要各行各业当中选,清洁工当中要选、教师、文艺各界都要选,这样主人翁的意识就起来了。同时,我认为在宣传世博会的过程中,突出人的故事很重要。我们更多的考虑场馆的建设、设计,我们的道路、交通设施的改善,不行,人的故事,这样才可以把上海人的形象借助世博会的平台提升出来。还有一点,按照我们的施政研究,发现市民更多的对什么媒体感兴趣?新媒体,也就是网络,英特尔网。什么内容感兴趣?公益性的广告。如果我们通过新媒体公益性的广告,把市民的意识抓住,从而进行有效的交换,那么市民作为世博会的一个主题就形成了。这是我在考虑上海人形象的时候我想怎样通过世博会搭建一个有效的平台。当然,最终一句话,上海人的形象提升,对中国人形象的提升绝对是有帮助的,是有好处的,让我们共同提升上海人的形象,全体中国人的形象,谢谢。

  邓的荣:陈先生的演讲让我想起一句话,我们的竞争对手可能不是纽约、不是东京,不是伦敦,是我们上海自己。上海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整体形象,尚没有完全被人认可,提出借世博契机,我们要确立市民的世博主人翁理念,海选1000名世博形象大使,突出上海普通人的故事。在分析调查上表示切实可行。

  昨天在陆家嘴金融论坛德勤中国的CEO说,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指标当中,有一条是改变上海的形象。

  今天的会议超时了,我听报告特别投入,专家讲得特别好,不好打断,也感谢大家的聆听。

  今天我们用很紧凑的时间讨论了和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的问题,我们怎样丰富上海人的形象、夯实上海的软实力?2010年已经朝我们走来,上海也在义无反顾的走向世界,对未来我们拥有多大的世界?恐怕还是取决于今天我们自己的眼界,我们的胸怀、我们的作为。我们带着自豪向前走,我们也需要有勇气结合我们自己顺应变局,驾驭改变。感谢各位嘉宾的演讲,感谢各位朋友和各位网友的参与,谢谢。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