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世博会中国元素与国家形象建构解读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2日 13:55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举世瞩目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顺利进行。从2002年的成功申办到现在的顺利举行,上海世博始终是我们密切关注的话题。通过上海世博会,我们要向世界展示什么?我们要向国人展示什么?通过这几个月的运营,这些目的是否已经达到?是否还存在什么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这些恐怕是每个关心上海世博会的人都想要了解和知道的。

  中国元素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的基本方式

  在世博会的各个方面都烙上本国印记,一直是世博会主办方努力实现的目标。从上海世博会的宣传片到世博会的选址和规划,从中国国家馆到省市区联合馆的主题确立、标志设计、场馆外形到内部的展示内容,从以“中国元素活动周”为代表的各种演艺活动到外国场馆中对中国文化的借鉴,中国元素可谓渗透在上海世博会的方方面面。中国元素的选择及其组合必须恰如其分地处理好实际元素与其所包含的价值理想之间的关系,我们对中国元素及其所建构的中国国家形象问题的分析也离不开这两个至关重要的维度:中国元素的真实性、典型性及其组合之后所体现的价值取向。中国元素的类型主要包括下面几类: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影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符号及其变体、当代中国的现代性元素等。上海世博会的中国元素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透过中国元素及其组合,传达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城市智慧、生存智慧以及对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理想与追求,成为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精神内核。

  通过以上并不全面的归纳可以发现,中国元素已然成为展示中国文化(包括地方文化)的基本方式,经过遴选、组合及高科技的展示,和谐美好、团结奋进、既历史悠久又日新月异的“新中国”形象基本被建构起来。但是,上海世博会通过中国元素来建构中国国家形象是否能承担展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丰富内涵?中国元素的选择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能否实现设计者的“编码”与参观者的“解码”之间的“无缝对接”而不至于遭遇对抗式解码?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展开深入的反思。

  “元素主义”思维方式

  中国元素是最容易识别并获得认同的文化形式,将“元素”能指与“中国”所指明确为直接对应性关系,可以降低创作者编码的风险和接受者解码的难度,因而成为最容易为人所接受的一种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将之命名为“元素主义”的思维方式。如我们一提及中国,往往会首先想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这些象征;一提及兰州,马上就会想到兰州拉面;一提及上海,立刻就会联想起十里洋场、租界外滩,等等。

  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元素的青睐是中国的文艺领域、设计领域长期形成的思维惯性的结果。这种思维方式有着复杂的思想来源,如古希腊哲学中德谟克利特讨论物质结构问题时提出的“原子论”,晚近的思想来源则是结构主义。上海世博会的中国元素的优势与不足体现得非常明显:一方面,从其展示内容来说的确体现了某种“中国性的”事物,但集中在一起,则给人以多是片断、碎片式、缺乏中国文化整体精神的堆积之感;另一方面,在其展示方式上多采用高科技处理、实物展示和活动演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往往剥离了中国元素具体的生长土壤和文化氛围,有些中国元素的组合采取“混搭”的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艺术趣味相去甚远。这也使得上海世博会的中国元素及其展示中有不少“很不中国”的地方。

  “他者眼光的想象”确立中国元素

  当我们明确通过上海世博会展示中国国家形象时,另一个潜在的不言自明的问题是:向谁展示?这个问题主导了我们对于“展示什么”的选择。在此,“中国看世界”和“世界看中国”揭示了上海世博会之于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

  上海世博会的中国元素受到了“他者眼光”的深刻影响,或者说是以“他者眼光的想象”(换位思考)来确立的。不过,上海世博会直接的观众主体并非外国游客。因此,我们在思考上海世博会的中国元素所产生的效应时,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上海世博会的中国元素的?是否会通过中国元素的识别强化对中国文化和民族国家的认同?事实也证明,从世博会开园至今,中国馆始终都是游客争相观看的最热门的场馆之一,可见,中国人之于中国馆(中国元素背后所包含的中国文化)的了解愿望是极为强烈的,“中国的自我认同”意义绝不亚于“让世界了解中国”。那么,中国元素在中国人和外国人眼中所产生的效应是否一致?设计者出于迎合外国观众的口味而选择和组合的中国元素是否能得到外国观众的接受?当我们选择以中国元素来展示中国国家形象时,应该如何处理“外国人认可”和“中国人认同”之间的双重认同机制?

  过度彰显“地方性”元素

  即使是在如何认识“中国”这个问题上,情况也会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不同在于,中国并非是由一个单一民族所构成的现代民族国家,而是素以“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闻名、有着五千年文明史、数十个朝代更迭,并最终形成以56个民族为人口分布的“中国”。因此,由地域环境、民族以及历史变迁等原因所形成的“中国”自身的复杂性,除了中国与外国之间的“他者眼光的想象”(即“外位性”)关系之外,还内含着中国的“国家”和“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复杂性关系。在全球范围内所讨论的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之间的关系问题,有不少也是中国文化内部亟待解决的难题。从文化的全球化、同一性与多样性之间复杂关系的视角来反观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元素的选择,我们会发现,无论是中国馆、各省市区联合馆还是在“中国元素活动周”等以中国为参与和展示主体的环节中,在选择中国元素时都沿用相似的逻辑:通过唯我独有的“地方性”元素(相对于全球而言,中国亦是“地方”;相对于北京、上海、河南、湖北、新疆、西藏等而言,“中国”则占据了类似“全球化”的位置。这正是这一逻辑的吊诡之处)来彰显本地文化特色。各“地方性元素”如何更好地体现“中国性”,从而完成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这个问题尚待进一步分析。

  随着上海世博会的继续进行,尤其是“世博后效应”的日益突显,通过中国元素的展示而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问题将会表现得更加清晰。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效果和影响的问题也将成为“后世博”时期最为重要的议题之一。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曾军 单位:上海大学文学院)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