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赵启正:世博会期间中国公共外交获称赞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0日 09:05  南方日报

  在本届研讨会期间,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接受了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专访,对话尚未完成,助手就不得不提醒他该参加下一场活动了。时间的短暂与割裂,让赵启正难以系统地表达观点,但梳理他在研讨会期间发表的言论,依旧可以清晰地感知其中的机锋与智慧。

  南方日报:今年以来,贾庆林主席,杨洁篪外长,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公共外交,为什么公共外交今年被特别重视呢?是因为我们的政府外交存在缺失吗?

  赵启正:公共外交一词在外国早已有之,公共外交的事实也早就有了。在中国我们公共外交的范例就是毛主席。当时中国红军和中国共产党被蒋介石逼到陕北了,国民党有些报纸称共产党为共匪,并且也没有说清楚中国共产党是什么,也没有说中国共产党是解放全国大众和坚决抗日的。毛主席深感中国共产党在这种背景下很危险,应当让世界知道在中国这样一个重大的事实。

  1935年他请宋庆龄先生介绍斯诺到延安,斯诺写出了《西行漫记》,很快就在全世界传播,影响了美国两届政府的对华友好工作,也就是罗斯福和杜鲁门都找斯诺讨论过对华政策。这是我们的公共外交范例,只不过当时还没有这个名词。近年来,每年的政协会议上都有谈到公共外交。这几年公共外交被媒体更多的传播其实是逐步出现的。

  南方日报:公共外交这个词很热,但究竟什么是公共外交,人们的说法并不一致。

  赵启正:关于公共外交,国际上的定义很多,我们不必追求一个统一的定义,因为它和国家的实力、文化传统等因素有关。

  在中国,我们提出,一个国家的整体外交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个叫政府外交,一个叫公共外交。政府外交是代表国家主权的对外交涉、谈判、缔结条约、发表公报等。除此之外,在外交活动中有一方是公众参加的、不是代表政府主权的,就都算是公共外交。

  南方日报:如何评价此次世博会对公共外交起到的作用?

  赵启正:各个参展的国家都把世博会视作公共外交的契机,是世界各国向外国表达本国形象、本国国情的机会,对本国的精神文明有很大好处。如《洛杉矶时报》前不久发表评论,批评美国在世博会上的公共外交表现不佳,不如中国。

  这也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好机会。刚开幕时参观的人数只有5万至20万,场面也很混乱,后来参观人数最高达到60万,也没有混乱的现象。参观者一开始不愿意排队,有少数人假装残疾者坐轮椅,但后来这些现象基本上杜绝了,也因此受到了国际广泛的称赞。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