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文明观博需做好动静选择题 勿要人造噪音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3日 08:24  解放日报
文明观博需做好动静选择题 勿要人造噪音

游客在参观展馆时大声打电话,影响其他游客。 本报记者 张海峰 摄

  本报记者沈轶伦

  “不在展馆内及观看室内演出时接听手机、大声喧哗”,这是由市文明办等单位推出的“观博七不”之一。然而行走世博园,一些公然喧哗的场景还是时时发生。

  在一些需要观众安静欣赏的场馆内,“哇啦哇啦”呼朋引伴,“咋咋呼呼”评头论足,令人侧目。但到了一些需要观众热情参与互动的展品前,许多人又一时不知该如何投入。何时应该安静、何时应该欢呼、何时应该鼓掌、何时保持沉默,根据环境和氛围的不同,合时宜地喧哗或是噤声,这道有关动静的选择题,不仅关乎文明,也透露着观博的学问。

  勿要人造噪音

  市民李小姐陪朋友去阿联酋馆参观,当她和朋友到展厅准备观看介绍阿联酋历史的电影时,十几名中年人走进了展览大厅,只听有人招呼“快过来,这里有位子”,一会儿又有人说“那边太偏了,我帮你占着位子了”。不一会儿影片开始播映,这几位游客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对影片内容展开了讨论,一会儿说“这个地方真不错”,一会儿又招呼小孩子“不要到处跑,这里黑,快过来”。虽说影片只有短短几分钟,但这些喧哗之声听起来却让人心情烦躁。

  在一些本应安心观展的公共空间里,还能经常听到有人大声打手机。在上海馆观看影片时,正当大家被片中的怀旧气氛所感动,突然邻座观众的手机铃声大响,打扰了众人观影的情绪。在生命阳光馆内,“天籁光韵”体验区有奇妙的回声和光束音乐,参观者拨动光束时可听到贝多芬《欢乐颂》的旋律,这样的互动项目,需要在较为安静的环境里才能欣赏,但是一些游客大声聊天,导致参与互动的游客几乎不能听见音乐。

  在欧洲联合馆里,有的观众甚至一边走路一边把手机里录的 《两只蝴蝶》等流行音乐用外放音响播放,走到哪里吵到哪里,人为制造“环境噪音”,影响了别人的观展心情。

  喧哗很不文明

  公交车、地铁和轮渡可以说是大声喧闹更集中的区域。

  记者在一辆世博大道越江线上碰到了这样一个场面:时值下午最热的时段,车内凉爽宜人,由于路程相对较远,一些乘客乘机闭目养神,可车内的几名游客却在后排座位大声喧哗,车内安静的环境顿时荡然无存。由于喧哗声过大,导致一些不熟悉线路的游客因为听不清报站的广播而坐过了站。还有一些结伴而来的游客,其中一位在车辆前厢找到座位,其余的坐在了车辆后厢,于是不顾“距离遥远”,照样唱山歌一样一应一和地大声聊天,车厢里回荡着他们的高分贝,俨然是把公共汽车当成了自家的院落。

  有时需要喊叫

  禁止喧哗并不意味着只能默默地观赏展览,也不意味着走进展馆只有屏息静气一种状态,事实上,世博园的许多场馆都强调互动、参与。分清场合,才能在不同场合得体应对。

  德国馆有个高20米的 “动力之源”展厅,观众可以和一个直径3米、重达1.23吨的金属球互动,它采用语音传感技术,会对人群的鼓掌及呼声作出回应,参观者越踊跃,金属球摆动的速度和幅度就越大,现场观众中谁的呼喊声量高,它就摆向哪边,这样“人来疯”的项目需要的就是大声喊叫。

  而在西班牙馆、韩国馆、沙特馆、也门馆等场馆的排队区域和馆内,都有民族歌舞表演,精彩的演出结束时,演员十分乐意听到来自观众的欢呼和叫好声。同样在露天广场举办的文艺表演,也喜欢营造人声鼎沸、台上台下融合互动的效果。在这些场合,热情的鼓掌、热烈的欢呼不仅十分合时宜,也彰显出观博游客的参与性。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