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颖
7月19日 星期一 晴
像一阵风似的,科摩罗国家馆总代表阿邦博揣着一本笔记本急匆匆地跑上楼梯,见到工作人员问的第一句话是:“我迟到了吗?”听到令他放心的答案后,这才稳住脚步,在会议室的第四排找个位置坐下。他的前面,十几位来自非洲法语国家的总代表们已将前三排座位坐满,每人面前也都摊着一本笔记本。
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会议吗?没有。
每周一下午,是非洲联合馆的组织者给参展方开设的汉语课。
就是这样一堂甚至连正式教材都没有的汉语课,却备受参展方代表的重视和欢迎。非洲联合馆部的部长陈锦田,常常站在简易的白板前,用记号笔一笔一画、一字一句地教着那些简单的中文:“你好”、“再见”、“护照在这里盖章”、“这里有POS机”等。馆方工作人员说,“我们都是自编教案,应时应景。”
虽然目前还没有专门为各国参展方编写的双语教材,可上海世博会确实为很多人带来了新的语境。
这些主动提出要学中文的非洲国家总代表们,可算作一类;而那些在世博会上狂练口语的志愿者们,能算另一类。据说,非洲联合馆里有一位志愿者会说英、法两种外语,平时没事就在非洲各国展馆里找人聊天。不但口语日益精进,还与非洲兄弟结下深情厚谊——“非洲集市”里几百元一件的手工艺品,非洲大哥常常随手赠送给她。
因世博而产生的这些新语境,都将沉淀为难以抹去的记忆。日后,当这些非洲国家馆的总代表们在其他场合情不自禁地蹦出几个中文单词时,他们一定不会忘记在世博园区里上过的那一堂堂汉语课。同样,若干年后,当那位志愿者再看到非洲的手工艺品时,她记忆的触角一定会搜寻到上海世博会的这一章节。这些,算不算世博留下的财富呢?
新的语境里,除了语言元素外,还有许多非语言的元素。
世博会期间,西班牙馆向游客推荐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一本新书《西行西行》。这是5位中国作家在世博会开幕前,应邀到西班牙采风并最终将这段游历浓缩而成的书。其实,书中的人和故事,与上海世博会并没有直接关联,但许多人就是在参观过西班牙馆后,萌生了对西班牙的兴趣,便带回一本慢慢品读。于是,新的语境就产生了。
像这样有着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的“上下文”,在世博园区比比皆是:
希腊国家馆日那天,希腊经济、竞争力与海运部长卢卡·卡策莉与记者分享了她在中国3天的行程,其中包括赴上海证券交易所参观,与中远集团、华为公司接触,以及与国家发改委官员及中国相关企业家在京见面等。她说,“上海世博会是一个重大的机遇,希望借此推动两国在贸易、投资、旅游、航海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城市最佳实践区里,位于联合案例馆中的巴塞罗纳馆仅在二楼有一间狭长的会议室。就在这里,黄浦区区长周伟带着城建方面的行家,就“老城厢保护”话题与巴塞罗纳老城区发展促进办公室的专家探讨了一上午。他说:“我们和巴塞罗纳是老朋友了,世博会之前就曾三次到巴塞罗纳学习取经。”类似的例子,还有中东欧9国联手举行的投资日活动,北欧5国在世博园外成立的北欧航标馆等。
语境不可说,只可悟。而且,是一种沉浸于其间的领悟。这正如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桩桩、一件件有棱有角的事情,只能印证它,却无法论证它。也许,当世博带来的新语境,渐渐演化成为一种生活语境,悄无声息地“潜入”文化、经济、城市管理等各个领域时,那便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