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关志豪:潘晓留下的精神财富值得90后借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7日 07:12  东方早报

  做长者的对一代代年轻人不要以偏概全,妄加评估。现在正活跃在上海世博园里的90后志愿者,他们每天清晨6点起床,用自己的汗水支撑起整个世博会的运行。一张张笑脸、细致周到的服务受到各国友人的好评,这一张张笑脸正象征着中国的未来!

  30年前,1980年5月《中国青年》第五期刊登了一封署名“潘晓”的来信:“我今年23岁,应该说才刚刚走向生活,可人生的一切奥妙和吸引力对我已不复存在,我似乎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怎么会这样?年轻轻的对生活就没有了兴趣?这在今天的90后听来恐难理解。但这确是当时青年中相当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国青年》编辑部兵分七路用了整整一个月时间在农村、工厂、学校进行调查,最后得出了一个相同的结论,青年中确实存在着类似“潘晓”信中说的思想,用当时青年的口头禅来说叫“看破红尘”。

  “潘晓”和“潘晓们”,也就是生于1950、60年代的青年,他们是经受了十年动乱的一代。有青年想学技术,就批你走“白专道路”;你想出国留学,就批你“崇洋媚外”;你想讲究点穿着,就批你是资产阶级思想。湖南常德一青年来信说:“她所在单位领导规定:不准穿花衣服,不准穿裙子,不准穿高跟鞋,不准烫发。”这就是“潘晓”的信向社会提出的诘问:“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

  “潘晓”能发出这声呼喊,说明他们不甘心在人生的道路上就这样走下去,他们要寻找新的生活的起点。“潘晓”的作者之一黄晓菊最近告诉记者,她直到今天,仍然控制不住自己去想一些人生终极问题,比如:“我为什么活着?这就是我要的生活吗?我的小店每天都在赚钱,可这样我就快乐了吗?年轻时是这样,现在50多岁了还是这样!”正因为这样,黄晓菊人生之路总体来看是向上的。今天,不论成就大小,在北京她是一家服装店的主人。

  “潘晓讨论”的积极参加者,浙江诸暨的周晓东告诉编辑部的同志:当年他以“让我们用血肉拥抱世界”为题向中央写自荐信的时候,是在江西做木工活,天气很热,他边干活,边擦汗,边思考。他信中说:“请求党和人民交给我一个最穷的公社或某个局部地区,我有信心叫它五年改观……如果我的请求得到批准,我将遵循党的三中全会方针,依靠人民,踏踏实实地干下去,我愿把我的血洒在这块土地上。”这封信在刊物上发表后,不少人要求和周晓东一起干。他们说:“尽管我们心灵上还留有创伤,但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即使我们碰得粉身碎骨,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用心血铸成的遗产,一串向前迈进的脚印。”周晓东现在是浙江诸暨五峰电容器厂的董事长。

  “潘晓们”,1950、60年代的青年在逆境中不断寻求人生的新起点,在困境中还敢于往自己身上压担子,虽然“潘晓讨论”已经过去了三十年,“潘晓们”中不少人已快进入老年,但是他们留下的这笔精神财富是值得今天刚刚步入青年行列的90后借鉴的。

  90后,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人,一部分人,他们过着相当富裕的物质生活和百般受宠的精神生活,他们不愁吃穿,不愁没有车开、房子住,不愁当不了老板。是啊,很舒心,很幸福,一切都是现成的。但是千万不要忘记,没有经过磨炼的肩是挑不起重担的。“富不过三代”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90后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在农村出生的,现在还生活在相对贫困之中,上学、成家都要靠父母艰辛地挣钱供养。面对这样的困境不要气馁,再困难也不会像“潘晓们”当年承受那样大的压力。今天,整个国家的条件有了根本的变化。

  做长者的对一代代年轻人不要以偏概全,妄加评估。现在正活跃在上海世博园里的90后志愿者,他们每天清晨6点起床,用自己的汗水支撑起整个世博会的运行。一张张笑脸、细致周到的服务受到各国友人的好评,这一张张笑脸正象征着中国的未来!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