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后世博上海如何持续发力 院士与观众互动交流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5日 08:39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章迪思

  世博开园两月有余,不少目光长远者已经开始考虑上海“后世博”时期的发展机遇。7月2日举行的“相约名人堂——院士带你看世博”活动上,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郭重庆和现场观众展开了互动交流。

  抓住信息业这个“杠杆”

  观众:后世博时代,上海还要发展制造业吗?如果制造业不是第一选择,您建议上海发展哪些产业?

  郭重庆:制造业的空心化是世界大城市发展中必然要面临的问题,伦敦、东京都经历过这一时期,上海也无法避免。上海的人均GDP已经超过了1万美元,已经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与周围的城市相比,上海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已经不再具有发展优势,工业投资逐渐减少也是必然,所以现在正是最痛苦的转型期。

  我们一定要想好自己的战略定位,上海到底要发展什么?不要贪多求全,集中精力抓一两个方向就好。我个人的建议是,抓住信息业这个“杠杆”,去提升制造业和服务业两大领域。

  我们都知道中国制造业的现状,有制造,没创造。有数据统计,全世界有220种终端消费产品,中国的生产量居世界第一,但这些产品的核心却不是我们的,所以我说是有“体”无“脑”。如果用信息化“武装”,不仅生产效率提高,还有可能诞生新的商业模式。马云的淘宝和阿里巴巴就是成功典型。

  服务业不能重“低端”轻“高端”

  观众:服务业如何提升?上海的服务业似乎挺发达了。

  郭重庆:这里要先澄清一个概念,什么叫“服务业”。根据经合组织对“服务业”的定义,它分为两块,一个是指向终端消费的服务行业,比如餐饮、零售;另一个是生产性服务业,比如给企业做协同制造、物流服务等。现在很多人讲“服务业”,往往将两者混淆,而前一种服务业因为比较具象、直接,有时候也分散了人们对于后一种服务业的重视。对上海来说,无疑后一种服务业更加重要。

  就拿物流说,很多人说现在快递员满天飞,物流业已经饱和了。果真如此吗?中国的“联邦快递”又在哪里?我告诉你,中国的物流空间起码还有3万亿元,相当于一个房地产市场,但没人去做。关键还要巧妙整合信息化手段,做面向制造业的高端生产服务。

  期待敢闯敢试的海派文化复兴

  观众:世博会是跨国界的交流活动,您认为这对于上海的“海派文化”有何影响?

  郭重庆:过去上海有一种很明显的城市文化,但现在渐渐模糊了。虽然我是搞工程技术的,但这一点比制造业空心化更让我焦虑。我认为,进取精神的缺失,“领袖欲望”的缺乏,是这座城市经济转型的致命伤。

  纽约一名教授一直在研究纽约世博会对于未来城市的启示和影响。他认为,世博效应近期在经济和科技,长期看则在于文化和政府管理模式。我希望世博会后,上海的城市文化能变得更开放、思维方式更多元。

  再说政府管理模式,我们都说近几年来的世博会越来越注重“人”,一般的理解,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在城市生活的舒适。那我们的政府管理者是否也能从中得到启示呢?关注人的政府,也就是一个服务性政府,这里有许多改变的空间。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