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谈燕
日渐攀升的温度、时不时飘来的雨点,让伞成为众多游客入世博园参观时随身携带的必备品。在园区展馆前的长队里,那一顶顶撑开的伞,五彩缤纷,绵绵延延,成为园区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但身处其中却常常有别样的感受。“许多阿姨们打着伞,制造人工遮阳棚,我被扎到好几次,杯具!”观博归来,市民沈涓在博客上图文并茂地记录下自己被“误戳”的经历,“边上几个苏州阿姨看到我拍照片,都附和起来,‘阳伞不撑高点扎到人,真没素质’,敢情她们也被扎到了N次!”
出于防晒防雨考虑,观博排队时撑伞十分必需,但当你举起手中的伞时,有可能因为自己不经意的举动,却给旁人带来不小的困扰。如何让伞成为装点世博园区的鲜活亮点,个中学问,还真不少!
您会撑伞吗?
“您会撑伞吗?”也许很多人面对这一问,都会哑然失笑,“伞还有‘会不会’撑的说法?”然而当我们把镜头转向世博园区,还真有不少人没掌握好这一“基本技能”。
一天上午,阵雨如期而至,游客入园参观的积极性丝毫未减。一排排“伞阵”现身世博园区各场馆门口以及交通要道。在园区一些人流密集的马路上,雨伞呈现“摩肩接踵”之势,往来的游客在彼此雨伞的碰撞中擦肩而过。
记者在A片区白莲泾路处看到,游客手中绵延的雨伞将几乎大半个日本馆包了个严严实实。前拥后推中,一把把撑开的伞便屡屡成为误伤他人的“器物”,队伍里不时传出,“麻烦伞撑高一些,都戳到我脸上了!”“你会不会撑伞啊,水都洒到我衣服上了”……
记者注意到,一些游客一边撑伞一边与同伴聊天,拿着伞的手无意识地把伞柄转来转去,自己没受影响,但排在她前后的游客却遭了殃,不仅要防“天落水”,还得提防雨伞晃动时发散向四周的“伞面水”;还有一些携家带口的游客,人手一把雨伞,高高低低的“伞群”,让旁人不被戳到也难。
“这还不是最离谱的。上次入园参观,看到一名游客一边撑伞,一边狂奔去抢排队第一波,走在前面的人怕被伞打到,纷纷为他让道。”园区工作人员张骥谈到上班入园时看到的一幕,印象深刻,“真没想到,雨伞还能成为抢先入馆的道具。”
一些工作人员还谈到,伞面留出的间距,也为一些想要 “弯道插队”的游客提供了便利:借由一顶顶伞的掩护,个别不撑伞的游客就在不知不觉中插到了前面。
能否换位思考?
这样的“不文明”撑伞,其实不仅仅限于园区。下雨天坐公交车的人想必都有这样的经历:公交车停靠站点,乘客为了早上车,又不至于淋雨,都会撑着伞挤到车门口,如果是上下班高峰时间段客流量较大的话,经常会发生雨伞互戳的现象。
日前,记者在龙阳路公交枢纽站点看到了这样一幕,龙新卢线刚驶入站点,原本互不干扰的乘客们撑着伞一拥而上,奔向前后车门的同时,彼此手上撑着的伞互相“打架”,甚至戳到旁人,一时怨声四起。记者看到,龙阳路公交枢纽站点存在多条公交线路,每天线路都有停靠车道,却无乘客排队通道。面对有限资源,大家都想第一时间上车坐到位子,在没有“排队通道”这样的硬约束情况下,也就出现了上述一幕。
会不会“撑伞”,说到底,就是面对有限资源和无外力约束,能否坚持自己的文明准则。相比照园外一些硬件缺失的地方,园区其实已经通过场馆门口观众通道,提供了一种“硬约束”,规范大家的文明行为。因此,我们在园区内外如何撑伞,切切实实地是对自己文明素养的一种考验。雨伞人人会撑,关键在于自己享受到便利的同时,有没有站到别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想一想,“我这样做,是否给别人带来了不便。”
沈涓在博客中还提出,当撑伞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妨碍了别人时,作为“被妨者”,不妨有礼有节地提醒这些游客,注意一下手中的伞。
文明撑伞的N种办法
撑伞的同时,不给别人带来麻烦,其实也不难,一些游客总结了“文明撑伞的N种办法”——
“同舟共济”法。尽量减少过多的雨伞“误伤”别人的频率,如果是结伴出游,不妨共撑一把伞。排过印度馆、中国省市区馆的市民瞿丽提到,排队的游客之间几乎没有多少间隔,两三个人撑一把伞,加上有前后方游客制造的“阴影”,足以阻挡强烈的阳光;而在下雨天,撑伞时不妨侧一侧,将雨伞斜向靠人行道的一边,并尽量贴近身体,避免伞上的雨水沾湿他人衣。
“要拘小节”法。“这其实就是对自己的一种约束。”沈涓说,在拍下那些不文明的撑伞行为时,她也看到了有的游客,撑伞时始终维持一个角度,不会过多地摆动雨伞,要将雨伞更换到其他方位时,还会出言提醒旁人注意,而且“动作幅度也十分小,防止雨滴淋湿他人、扎到他人。”
“借物防御”法。记者昨天早上从世博园区6号门进入时,看到一对母女穿起了相同颜色的雨衣,不仅防雨,还解放了双手。还有一些游客,事先准备充分,墨镜、帽子、薄披巾,——穿戴上身,同样起到了防晒的效果……
文明观博、文明做人,要求我们撑好自己手中的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