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周楠
6月23日 星期三 多云
世博会,常被称为184天的视觉盛宴,是个让眼睛旅行的地方。不过,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只要用心聆听,其中也有着动听的声音:有音乐的交响,也有志愿的力量,更有智慧的汇集、思想的碰撞。
音乐是世博会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你听,无论是新加坡馆优美的城市交响曲,还是新西兰馆粗犷的毛利热舞音乐,或是非洲联合馆热情的非洲鼓乐……无不透露出浓浓的民族风情。本周“2010上海世界音乐周”拉开大幕,世博园区内的最大户外舞台——浦西博览广场上,来自古巴和中国的杂色斑驳的乐声、鼓声,和来自日本的大正琴声交相辉映,逐渐展开一幅用音乐绘制的“世界地图”。音乐,正是世博会中多元文化的倾诉。
再细耳聆听,世博园里时时响起的,是志愿者们的声音:厕所在××地方;饮水点在××地方;中国馆可以从这里过去;园内公交车在那里乘坐……对于这些“小白菜”而言,每天回答成百上千个问题很平常,他们不仅做了回答攻略,还会因人而异,做出合适有趣的回答。李伦是在世博轴上的志愿者,面对游客“从这儿去德国馆要多久”的问题,李伦会先看来者年龄、看他穿什么鞋后再回答:“如果有老人,建议您坐公交车或者观光车;如果是小伙子,嗨,以你们这么矫健的身材,走过去最多15分钟。”声音哑了,就吃润喉糖,“累并快乐着”。志愿者们传递的,是文明的声音,也是世博会中应有之义。
还有一种声音,特别不能忽视,那就是世博会中各种论坛里所发出的智慧之语。那些隽永的科学真理,通过声音穿透历史的长河,已经或者即将经过时间的检验,被人们铭记。“中国与世界各大文明对话的时机已经来临,上海世博会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缘。”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哈佛大学研究员杜维明,在“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论坛上一语中的;在“科技创新与城市未来”论坛上,全天播3D电视、心理治疗机器人等新词汇不时传入耳畔;公众参与馆里,“相约名人堂——与院士一起看世博”,游客听得众名家真知灼见;在荷兰馆,中荷水专家在“上海—鹿特丹”水会议为城市未来治水指点迷津;在波兰馆,中波建筑学家为城市规划出谋划策……哪一个声音不值得仔细倾听,用心体味?
说了这么多,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游世博也可以调动一下你的耳朵,听一听其中的奥秘,文化、文明和智慧其实也会蕴藏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