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馨怡
1974年的秋天,美国考古学家唐纳德·约翰逊在埃塞俄比亚的东非大裂谷里找到了苦苦寻觅的古人类化石。根据骨骼的形态分析,化石的主人是一位不足20岁的女性。
为了庆祝这个之后让约翰逊名声大噪的发现,约翰逊整晚在营地彻夜播放着甲壳虫乐队的歌曲《钻石天空中的露西》。于是这具足有320万年历史的化石被赋予了一个诗意的名字──“露西”。
露西开启了人类生生不息的繁衍,人类的足迹也从非洲大陆遍布到了世界各地。在非洲,这个饱受大自然宠爱的大陆上,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有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有最大的裂谷,有最宽的瀑布,有傲然耸立的雪山还有深邃的原始森林。
但百万年后,这片古老的人类起源地却几乎成了最让人感到遥远、陌生和神秘的大陆。
“寻找那个眼里有阳光的女孩 / 她却已经离开 / 钻石天空中的露西”。
这一次,50个非洲国家和1个非洲国际组织来到了上海世博会,是历届世博会中非洲参展国数量最多的一次。其中包括摩洛哥、南非、安哥拉、埃及在内的8个国家有独立的展馆,而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非盟搬进了他们在上海的家──位于世博园C区单体占地面积最大的展馆“非洲联合馆”。
在那里,我们能找到一个本原的非洲吗?
率性非洲馆
即便是遥望,你也会立刻知晓,那紫色建筑只能属于非洲。
耀眼的黄、跃动的橙和渐变的黑紫勾画着非洲大陆晚霞的灿烂。这些色彩从建筑外墙上漆黑延绵伸展的树木枝干中倔强地透露。
这棵树叫金合欢树,是可以耐受非洲大陆的高温,顽强生存的古老植被。 繁茂葱郁的大树伸展百米,撑起了蓝紫到橙黄渐变的天空;而粗壮的树根深扎地下,暗示着“人类的起源在非洲”。
外墙四面有着不同的图案,有漫步在草原的非洲动物、有行走中的驼队、有海鸥和帆船,还有城市和乡村的轮廓。 “这些图案对应着东西南北非的不同地貌特征”, 非洲馆主创设计师陈剑秋告诉记者。
可是这才是一个最原初的非洲,如果你走进这个宽107米,长227米,高15米的庞然大物里,你会发现那里43个非洲参展方在各自的250平方的展区里都交出一份独具一格的答卷,来告诉你一个非洲的骄傲。
刚果(金) 用夸张抽象、色彩艳丽的两座矿体雕塑来表现自己资源丰富的特点,可是参展方还不忘记他们的另一个骄傲──出生在刚果(金)首都金沙萨的NBA球星穆托姆博。在展馆里竖起了巨幅的照片,在那里穆托姆博并肩坐着来自上海的中国篮球明星姚明。
津巴布韦的本意是“受敬仰的石头城”,因为考古学家在那里发现了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石头城建筑群体。在展馆里,仿真的石头建筑、光滑流畅的石雕艺术品把人们带回到了古老的大津巴布韦文化。而在展区的另一侧巨型灯箱利用灯光打造着虚幻的维多利亚大瀑布。这是津巴布韦引以为傲的两大荣耀。
喀麦隆占去了世界热带森林将近11%的份额,在它的展区中心就是一棵大树,几乎覆盖了大半个展区空间。可是不要忘记,在那里还有模拟足球场提醒着人们这支来自非洲的足球劲旅。
一路走在非洲馆里,你会看到乌干达的雪山和濒危动物山地大猩猩、来自中非的茅草屋和绘画、代表苏当人民反抗精神的萨瓦金门、塞内加尔的象征猴面包树、毛里塔尼亚的沙漠和现代双城……
“所有的43展区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主题。” 非洲联合馆展览总设计师马晓星在采访中说,“我们选择让每一个非洲国家来展现自己。”
如果你去过非洲馆,你会发现在那里游行的线路并不是横平竖直,各国的展区分布都是流线型的安排。在那里并没有唯一规定的出入口,而是有东南北三个出入口。这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都藏着非洲馆管理部工作人员试图还原最真实的非洲的用心。
最初,世博事务协调局下属的非洲联合馆管理部计划把联合馆公共空间以外的面积均分为规则的43块,来给参展方用于展示。但是非洲参展方却表示了不同意见,他们更喜欢曲线、更喜欢不规则的空间结构,因为这本来就是非洲大陆的地形特征。
“非洲人民很开放率性,他们不喜欢被规矩束缚。所以世博的游客不用排队进入非洲馆,场馆里四通八达,一眼望不到头,你不知道下面要发生什么。可是这才是真正的非洲精神。”非洲联合馆管理部助理部长陈芙蓉告诉记者。
非洲人的公共空间
在以往各届世博会的非洲联合馆里,售卖区域都是并在非洲各国的展区里。可是这一次在上海,应非洲参展方的要求,管理部决定把国际展览局所规定的20%商用面积集中成为两个非洲集市,这样在展区里非洲参展方就可以专注地展现他们国家的发展和风土人情。
位于联合馆东西两侧的两个非洲集市里,你能闻到独特的非洲啤酒的清香、品尝纯厚的埃塞俄比亚咖啡、触摸棱角分明的乌木雕和石雕,还有绚丽的面具、编织和布匹。
“其实在这种安排下,非洲集市本身就成为了一种展示。”马晓星在采访中说。非洲热闹的集市在联合馆里得到还原,在那里随时可以听见游客和或打扮时尚或身穿民族服饰的非洲商家们的还价声音,集市成为联合馆最受欢迎的一景。
非洲联合馆的公共区域还包括了占地700多平方米的中央舞台以及旁侧的专题展区。
“在公共区域里我们需要展示最共性的东西,来代表非洲的精神和文明。许多非洲参展方告诉我们,露西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当我们从南入口进入联合馆,就会看到“微笑的露西”在弧形的艺术墙上欢迎我们。这句来自320万年前的问候告诉所有人:我们即将踏上一条寻根之旅。
设计师把露西的脸部模型演变成现代人的笑,并用高科技多媒体的方式把它做成一个会动、立体的一张笑脸。由它蔓延到29个头像,这些头像通过血脉相联表示了人类旺盛的生命力,生生不息。
在艺术墙背面就是联合馆的心脏位置──特别为丰富而独特的非洲音乐舞蹈设置的中央舞台,而那里已经成为另一个非洲参展方重要的展示区。
出席上海世博开幕式的马里总统杜尔在看完来自自己国家的舞蹈演员的演出后,激动地上台和他们握手。在回国后,他立刻挑选了国内最顶尖的2名舞蹈演员前往上海,因为他要在上海世博会上展现马里舞蹈的最高水平。
而热情围堵在舞台周围的游客也让原本只是在自己展区内唱歌跳舞、自娱自乐的埃塞俄比亚演员们有些技痒,他们临时提出要加入到中央舞台表演的队伍中来,最后成了舞台上的常客。
43个参展方的联合运作
从2006年3月,中国总理温家宝向非洲各国发出参展世博会的邀请到世博正式揭幕的4年多时间里,非洲联合馆管理部工作人员对真实非洲的执着探索始终没有间断过。
管理部打造了黄金顾问阵容,有来自德国汉诺威、日本爱知世博会的设计师,有中国过去驻非洲国家的多位大使,而且聘请了十几家专业的公司策划联合馆方案。但最初的一些设计方案,还是让非洲参展方觉得还不能算是真正的非洲。
“我们不能闭门造车,可是要在统一时间召集43个参展方进行沟通也不可能。所以我们决定送服务上门。”陈芙蓉在采访中说。
因此非洲联合馆管理部远赴加纳、埃塞俄比亚和博茨瓦纳召开专题会议,43个参展方可以就近选择在这三个城市中的某一个来出席会议。
除了亲赴非洲外,管理部还在过去4年的筹备中以世博会参展方会议为平台,积极开展沟通工作,但更重要的就是在管理部内部再下设一个参展方服务组,聘用一批英语和法语人才专门为非洲参展方提供各种帮助和支持。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对口三四个国家进行专门的服务。
“我们尽可能地满足参展方的要求,来让他们打造出一个最真实的非洲。”陈芙蓉告诉记者。非洲联合馆的馆长由43个参展方的代表轮流担任,由来自非洲的馆长收集汇总各参展方的意见和需求来递交给上海世博主办方。“我们希望把非洲联合馆建成非洲人自己的馆,由他们自己来决定设计、规划运营。”陈在采访中表示。
管理部“帮助而不替代”的原则得到了非洲参展方的肯定,在他们眼里,管理部里那些黄色皮肤的工作人员俨然已经是他们的“非洲兄弟”。
听非洲讲述自己的故事
渐变的亮紫色外墙,硕大的黑色金合欢树向着天穹自由地生长。 一边,狮子、大象、长颈鹿在草原的暮色中逡巡,另一边,村落和城市的建筑轮廓勾勒着人类文明。这是所有行走在世博高架步道C片区段的游客都无法错过的图景。即便只是遥望,也会熏染在非洲浓郁的异国风情中。
这就是上海世博园里规模最大的展馆──非洲联合馆的外墙。在这个面积超过2.6万平方米的庞然大物里聚集着42个非洲国家和国际组织非盟。
外墙只是一道开胃头菜,如果走进联合馆中,你会品尝到原汁原味的非洲大餐──带着神秘悠远的非洲历史,有丰富多彩的非洲文化,有热情奔放的非洲天性。
这里没有呆板的游览路线、没有排队等待入园的游客,甚至没有方形分隔;有的是争奇斗艳的43个独立展馆,有的是舞台上载歌载舞的非洲艺术家。你可以去热闹的集市和非洲卖家狠狠地杀价,或者在专题展区里细细地品位来自非洲不同民族的艺术精品。
“来自非洲大陆的43个与众不同的独特展示就是上海世博会非洲联合馆最大的特色。”非洲联合馆展览总设计师马晓星如是说。
历史与文化
《21世纪》:走进非洲联合馆的主入口,所有人都会在第一时间看到的,就是被称为“非洲的微笑”的艺术墙。这面艺术墙的最初创意是从何而来?墙面上突起的笑脸是谁的脸,代表了哪些意义?
马晓星: 在我们眼里,非洲的人就是最具特色的非洲元素。所以我们决定用“人”作为展示核心。 而在描述“非洲人”时,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人类的起源──露西(记者注:1974年,在埃塞俄比亚所发现的“露西“化石,距今320万年。)
所以艺术墙的最东边,我们使用了“露西”的巨幅脸谱。而在露西周边延伸出的脸谱是形象的综合体。因为非洲是一个拥有最多民族的大洲,根据最保守的计算,非洲的民族也超过了200多种,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墙面把所有的这些民族形象都展现出来。所以我们挑选了四五个非洲主要民族的形象再融入其他民族的形象最后形成的综合形象。实际上,如果仔细看,在这面墙上还能看到亚洲、欧洲以及太平洋岛屿的其他民族形象。
这样的安排和设计想强调的一个观点是,人类的起源在非洲,从非洲向全世界扩散。
《21世纪》:艺术墙的背后就是非洲联合馆非常著名的中央舞台,和这次世博会上很多国家馆不同,非洲联合馆的公共展演区并不是封闭的,而是在一个开放的舞台。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设计?
马晓星:我们一开始的构想是和其他很多国家馆一样,建一个封闭的类似于3D影院的展演区。但这无法满足消防的要求。
但是一个更重要的是出于文化的考量,非洲人民的艺术表演本来就是和大自然紧密相连,他们围着篝火率性地跳舞而不是在舞台上的特意演出。无论是在丛林里,还是在沙漠中,非洲人们的表现都是自然真实的,所以我们最终还是决定建立一个开放式的中央舞台。
我们的工作只是“陪衬”
《21世纪》:联合馆还安排了专题展区和东西两个非洲集市这些公共的区域。
马晓星:过去几届世博会里售卖区都是被建在非洲各国各自的展区内部。不过在经过研究后,我们决定把售卖区从非洲各国的展区里独立出来,集中在一个区域里。这样售卖归售卖,展示就归展示。其实在这种安排下,非洲集市本身就成为了一种展示,相当于“行为艺术”的一种。
在安排集市时,我们决定无论国家大小,所有国家的售卖面积都是相同的,平摊到每个参展方大约为70多个平方米,不过这些面积里还包括了游客的行走路线。所以非洲各参展方用来摆放和销售商品的面积为12平方米左右。
《21世纪》:每个参展方都各自拥有250平方米的展区,在布展中我们提供了哪些支持和帮助?
马晓星:中国政府向每一个非洲联合馆的参展方都推荐了一批服务团队,由参展方自行挑选。这些团队除了提供布展服务外,还为非洲参展方提供语言、沟通、联系等方面的各类服务。
有意思的是,有些非洲参展方看到其他参展方的布展,发现了别人有更好的想法和创意,甚至在开展之后还会提出进行修改,这些要求服务团队也都是尽量帮助他们满足。
这次上海世博会非洲联合馆的设计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我们并没有自行制定一个总设计主题,然后要求所有非洲国家来根据我们的思路进行展示。相反,我们选择让每一个非洲国家来展现自己。所以无论是在设计中央舞台、专题展区还是非洲集市,我们的工作都是“陪衬”,目的是让非洲参展方展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