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馆
【绿色·中国馆】选题、组稿
张章
【栏题】世博系列报道·绿色世博
【编者按】因为“低碳”,2010年上海世博会可谓“前无古人”。全球的绿色建筑、绿色技术和绿色生活方式在这里汇聚。游走于各个场馆,你也许会惊讶:低碳竟然可以做到这样极致!
本报特推出系列报道,带你走入“绿色”展馆,感受“低碳”世博。
【主题】中国馆:天人合一
【作者】本报记者 吴宇 发自上海
【提要】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是环保的最高境界
【正文】层叠出挑,四足鼎立,气势恢宏,中国馆是上海世博园中最抢眼的建筑之一。不过,很多人不了解的是,红色的中国馆还是世博会的一个绿色地标,在其古典大气的外部造型下,隐藏着许多环保节能的设计。
【小题】细节处尽显“绿意”
中国馆的总体造型层叠出挑,象征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这种下窄上宽的造型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上层形成对下层的自然遮阳,只有阳光低斜时才能照进来,在夏季,减少了降温所需的能耗。
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则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展会期间如果热浪来袭,这样的设计可以确保观众时时感受到凉风。
最让设计者得意的是通风的功能与中国建筑元素的巧妙结合。中国馆四面墙体都有31个中国式的椽子,椽子的剖面设计成印章样式,东面写“东”字,南面写“南”字……这些貌似印章的字实际上是通风口。设计者对此颇为得意。
为了让建筑本身实现减排降耗,中国馆所有的窗户都是使用低耗能的双层玻璃。同时,采取了冰蓄冷系统,充分利用电网低谷电开机制冰蓄冷,大大降低用电负荷。
中国馆由国家馆、地区馆和港澳台馆组成。在地区馆的外廊,都被设计成半室外玻璃廊,用被动式节能技术为地区馆提供冬季保温和夏季通风。此外,地区馆屋顶的“中国馆园”还将运用生态农业景观等技术措施有效实现隔热。
建筑本身的节能系统将使中国馆的能耗比传统模式降低25%以上。
【小题】照明用电自给
除了场馆的设计充分考虑节能,中国馆所选取的建筑材料,从涂料到地板,从楼宇自控到灯光照明,都是绿色产品。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馆应用了很多节能技术。
中国馆的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由于其表层含有能反射热量的蓄光涂料,可以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中国馆顶上的观景台也采用了含有特殊涂层的太阳能薄膜,起到储藏阳光并转化为电能的作用。
中国馆的顶部、外墙上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有望使中国馆实现照明用电全部自给。
中国馆的设计者很注重循环自洁,屋顶上安放了雨水收集系统,利用天然的雨水进行绿化浇灌、道路冲洗,实现雨水的循环使用。在地区馆南侧大台阶水景观和南面的园林设计中,设计者还精心设计了小规模人工湿地,利用人工湿地的自洁能力,在不需要大量用地的前提下,为城市局部环境提供生态化的景观。
原本中国馆的广场是计划用普通的石材铺设路面,后来出于环保考虑,换成了透水砖。透水砖一方面可以使广场不积水,防止参观者行走时滑倒;一方面又可以把地面上的含氧水吸进砖块内部,吸进砖块的水在蒸发过程中可以给地面降温,带走热量,让广场上等候的观众感到些许凉意。
【小题】未来生活的中华智慧
即便已对中国馆的设计、建设已有所了解,但当乘电梯直达中国馆49米层时,一路所见仍可用“惊艳”形容。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长逾百米的多媒体画卷:在这里,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变成了活生生的街市。夜隐昼现,数不清的人们忙碌着,车船牛马熙熙攘攘,充满了活力。如此生动、逼真地穿越历史,不仅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也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涌动心间。
外型设计、技术运用等体现出的中国馆的“环保匠心”,其根源就在中国传承了千年的文化。中国古代讲究“道”,讲究“和”,注重各方面关系的协调,特别是注重与自然的和谐。这一点对于当代应对气候、环境与能源危机非常有价值。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演绎这一主题的最重要平台之一,中国馆将展示主题确定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上海世博局中国馆部部长钱之广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馆有一个明确的“中国式”思维——中国处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但中国不会像一些海外机构担心的那样,因为人口众多、需求快速增长导致占有越来越多的资源乃至对外扩张,相反,中国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有足够的智慧,引导当代中国走出一条以和谐为核心理念的科学发展之路。
“这种精神品质层面的大智慧,概括而言,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师法自然、和而不同。要解决当前世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困难和挑战,需要这些中华智慧发挥作用。”钱之广说。(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