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出产恐龙化石,却将“中华恐龙园”打造成国内知名景区;没有高等院校资源,却在几年里建起以职业教育为特色、培养“银领”为目标,产学研结合的“常州科教城”,被专家称为“常州模式”。
“这其中隐含了常州人的智慧。”常州市市长王伟成不无自豪地说,“中华恐龙园”和“常州科教城”从侧面展现出常州人的特点,“有灵性、有干劲、有创新精神”,善于借助各种资源发掘机会,“无中生有”。
常州曾开创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培育出盛宣怀这样的近代工商界巨子,并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与苏州、无锡一道闯出“苏南模式”。去年,常州GDP突破2000亿元,户籍人均GDP突破9000美元,城市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第20位。
不过,这份漂亮的“答卷”在王伟成看来已属“过去时”——即将在上海举办的2010年世博会蕴含着无数新机会:吸引游客,向世界推介常州新形象;对接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改善民生,让市民生活质量迈上快车道;用实践来诠释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对“后世博时代”的愿景,王伟成显得踌躇满志:“我们将始终把常州放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苏锡常板块’考量,放在全省第一方阵考量,争做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排头兵。”
常州梳篦成上海申博“信使”
世博日报:常州与世博会渊源颇深。常州梳篦2次获世界博览会金、银质奖,这在国内并不多见。据说,常州梳篦还见证了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
王伟成:提起常州工艺品,梳篦当仁不让地坐上“头把交椅”。常州梳篦工艺复杂讲究,采用天然材料,经72道工序方能完成,集日用、工艺、装饰为一身,有“宫梳名篦”之称。《常州赋》中就有“削竹成篦,朝京门内比户皆为”的记载。
有1500多年历史的常州梳篦,有幸成为上海申办世博会的“信使”。2002年12月3日,世博会组委会在摩纳哥举行132次代表大会,决定2010年世博会举办城市。当上海形象大使袁鸣向国际展览局副主席卡门·塞雯介绍作为特别礼物送给各国代表的常州梳篦时,卡门·塞雯把玩着“梳千年历史,理头顶文章”的黄杨木梳,饶有兴趣地说:“这本身就是个很好的创意。”
见证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申办的常州梳篦,早在80多年前就曾在旧金山、费城2次荣获世博会金、银质奖;今天更成为中外游客争相选购的旅游纪念品。我相信,常州梳篦必将在上海世博会再放异彩。梳篦是世博会的“信使”,也是常州的“信使”,我们将利用世博会这一契机,推介常州的产品、常州的产业、常州的投资环境,让世界了解常州,让常州走向世界。
世博日报:在已揭晓的“长三角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中,常州有4条精品线路上榜,仅次于苏州、杭州。这4条线路胜出的原因何在?
王伟成:常州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与上海地缘相近、人缘相亲。随着近年来众多高品质景点的出现,已成为上海市民休闲度假的后花园。2008年,到常州旅游的上海客人达82万人次,每位上海游客在常州的日均消费超过千元。
上海世博会对长三角旅游市场来说是巨大的商机。据预测,至少给常州带来超百万的游客。常州作了精心准备,入选的“都市休闲体验之旅”、“京杭大运河文化体验之旅”、“淹城春秋文化体验之旅”、“天目湖绿色仙境体验之旅”4条线路因紧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会主题而上榜。可以说,世博尚未开园,常州已有斩获。
百闻不如一见。常州诚邀中外客人在世博期间到常州看看。“常州常州,常来走走”,我们希望世博会后能够变成“常州常州,名誉五洲”!
重新挖掘“中国近代工业之父”
世博日报:作为上海近邻,常州如何结合自身特点与世博对接?进展如何?
王伟成:上海世博会是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不仅为常州近距离学习国际先进理念、观摩先进技术提供机会,对常州提升城市形象、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科学发展能力也将产生重要作用。
常州专门制定了《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工作方案》,与上海世博局签订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将主动参与世博、融入世博、服务世博、利用世博,向世界充分展示经济、文化、科技等发展成就,开展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我们将集中展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医药5大产业和输变电设备等10大产业群,办好轨道交通公众(专题)论坛。
世博日报:常州举办的公众论坛为何选择“轨道交通”这个专题?
王伟成:《轨道交通:城市文明的传统与创新》专题论坛是常州参加世博会的重头戏之一,总体思路是通过专题论坛挖掘1个名人——盛宣怀,带动1个产业——轨道交通。
由于多种原因,现在许多人对盛宣怀并不熟悉。他是与“红顶商人”胡雪岩、发表《盛世危言》的郑观应同时代的人,但当时比胡雪岩更富有、比郑观应更知名。
出生于常州武进的盛宣怀是近代洋务运动的重要人物,先后任天津海关道、会办商务大臣、邮传部尚书等职。他对近代历史影响最大的是极具开创意义地创办了诸多实业。有学者统计,盛宣怀一生至少开创了中国的11个“第一”:创建第一个电报局——天津电报局、主持修筑纵贯南北的第一条干线铁路大动脉——卢汉铁路、建成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创办第一所正规大学——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前身),还有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随着史料不断披露,盛宣怀对近代工业的贡献渐为人知,他也被一些学者誉为“中国近代企业开拓者”、“中国早期工业之父”。
盛宣怀与上海有极深渊源。今年春节前,上海图书馆举办压轴大展“珍档秘史——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展”,全景式介绍了盛宣怀的一生,也折射出近代中国风云激荡的一段历史。
我们举办《轨道交通:城市文明的传统与创新》专题论坛,希望以“盛宣怀与中国铁路建设”为切入口,重新挖掘这位生于常州的名人。同时,展现近现代以来中国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现状、展望,轨道交通的现代技术及其在公共交通中的定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等。
经历近百年发展,常州的轨道交通业已经形成较强的实力。现有企业51家,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初步形成研发、配套、制造的产业链,几乎涵盖轨道交通车辆装备整个系统。
我们将全力以赴,把这一论坛办成有重大国际影响、推动常州轨道交通及装备制造业裂变发展的国际盛会。
让市民生活迈入“快车道”
世博日报:上海世博会也给城市主政者思考的契机:“城市怎么才能让市民生活更美好?”除了便捷的公众交通,常州还将采取哪些举措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王伟成:要让生活更美好,最重要的是发展经济、提高收入水平。只有让钱袋子鼓起来,群众才有能力享受美好生活。
政府要下力气为人民多办好事、实事。除了优先发展公交、公园免费开放等公共环境空间改造,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在民生建设方面将把重点倾斜于相对弱势群体及“老小区改造提升”,“看病难、看病贵”,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农村养老保险,困难家庭住房保障等,让生活在常州的每一位市民、居民较均衡地享受到城市发展的成果。
环境建设方面,今后的重点是打好“六大战役”:太湖治水战役,确保入太湖河道水质达标;市河清水战役,确保所有市河的水清起来;净化空气战役,确保市区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超过330天;绿化建设战役,确保每年新增绿化2000公顷以上;生态建设战役,确保2010年建成国家生态城市;城市长效管理战役,确保市民在舒适、有序的环境中生活。同时,也要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加快提升常州公共服务的硬件设施以及各种城市的“软环境”、“软实力”。
常州概览
常州位于江苏南部、长江之南、太湖之滨,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构成苏锡常都市圈。常州是有25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古城,晚清思想家龚自珍叹为“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也是近代工业的发祥地、长三角重要的现代制造基地,有“现代装备制造城”之称。2008年,常州实现生产总值220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2.4%。(早报世博记者 李克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