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体验伦敦城市精神:绿色追求渗透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8日 08:02  新闻晨报

  记者博客

  出差前买了本韩良露的伦敦旅札 《狗日子猫时间》:“伦敦是一个繁忙的大都会,因为市区有这些公园的存在,就好像城市突然有了些安静的内心角落。这些公园是都市的心灵密室,是让都市人的灵魂能够安顿下来的地方。”

  □晨报特派世博记者 韩小妮

  伦敦,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国际化的大都市。原以为这座城市会比上海更加紧张忙碌,可是来到这里才发现,在紧张之余,伦敦人有着一份悠闲舒适的生活。

  高效地铁忙而不乱

  伦敦是目前世界上地铁总线路最长的城市,打开地铁线路图,四通八达的地铁就像一张蜘蛛网把整个城市包围起来。当地人告诉我,和上海一样,许多市民都会选择地铁作为出行的交通工具。因为比起开车来说,地铁更加高速快捷,几乎哪里都可以到,还不用担心碰上塞车,何况开车到市中心还要交8英镑的拥堵费。

  周一早上出门采访,恰好遇到伦敦的上班高峰。地铁里,大家快步默默“赶路”的情景和上海还真有点像。自动扶梯上,不着急的乘客自觉站在右边,赶时间的则从左边快速通过。要是不小心碰到了别人,礼貌的伦敦人一定会说上一句“Sorry(对不起)”。在早晨繁忙的地铁站里,大家最多的对话可能就是“Excuseme(不好意思)”、“Sorry(对不起)”、“It’sO.K.(没关系)”。

  相比上海地铁,伦敦的地铁看起来颇显陈旧,但标识清晰,每个转弯口都有标识指明方向,外来者并不感陌生。有天晚上回酒店,恰巧碰上要乘的线路发生故障,站内马上就进行了广播,电子指示牌上还显示出仍需等待的具体时间,不断更新。因为心中有底,大家都不是很焦急。在伦敦乘坐地铁经常要换乘,但这也很方便。一周里十几次换乘,每一次都是刚到达另一条线路的站点,地铁就来了,让人不免有些惊讶:难道伦敦人还精确地算过乘客换乘时间?

  走在地铁站里,还可以听到街头艺人的歌声。记得那天看到一个黑人歌手站在走道里弹唱。我前面的黑人女白领走过他身旁,跟他打了个招呼,想必是经常碰到已经熟了。 “Mon-day! (星期一)Monday!Monday! ”黑人歌手朝行色匆匆的女白领笑着说。女白领则笑着朝他摆摆手。这样一幅伦敦地铁站内的画面,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很美妙。

  伦敦的铁路也非常发达,地铁站和火车站常常连在一起,可零距离换乘。比如滑铁卢火车站、维多利亚火车站、查令十字街火车站都是如此。刚到伦敦的那天是周末,与两个朋友相约去看范堡罗航展。在滑铁卢火车站,初来乍到不知如何买火车票的我询问月台旁的工作人员,没想到他从身上“变”出一个出票机说:“我就可以卖给你。你们三个人,可以买团体票,来回一人9磅。普通票每人可要13.5磅呢。 ”收过钱,他随手按了几个按钮,出票机就吐出6张票来。让人不禁大呼,要买便宜车票太容易了!

  忙里偷闲逛公园

  据说英国是世界上公园最多的国家,光是大伦敦地区就有大大小小300多个公园。这些公园没有围墙,即使每天去一个,一年之内也基本不会重复。

  出差前买了本韩良露的伦敦旅札《狗日子猫时间》。她在里面写道:“伦敦是一个繁忙的大都会,因为市区有这些公园的存在,就好像城市突然有了些安静的内心角落。这些公园是都市的心灵密室,是让都市人的灵魂能够安顿下来的地方。 ”

  在伦敦的时候,真的体会到了公园给伦敦人带来的悠闲。白金汉宫门前的绿园,有大片的草地和绿荫遮天的大树,据说是上班族午休的圣地。那天恰巧中午路过绿园,果然有些白领男女一个人或和朋友一起坐在草地上,吃三明治当午饭。虽然草地有点湿,他们却丝毫不以为意,似乎还很享受。旁边街道的喧嚣完全被这片宁静的草地阻隔在外。

  而在著名的海德公园,不时有人牵着爱狗走过,甚至有老师把学生们带到了草地上上课。这里还有一个马场,是伦敦人在市区的骑马之地。

  似乎每个公园都有一些躺椅供人休憩。一开始我还以为是要付钱的,可是四处张望了一下,并没有管理人员。不少人手里捧着书,坐在躺椅上尽情享受午后的阳光,看来是老逛公园的了。

  文化艺术不设门槛

  除了那份忙里偷闲的惬意,伦敦吸引我的还有不设门槛的文化艺术氛围。

  在这里,全市有1700多个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廊,让人尽情纵览数千年来人类创意的极致和美学的巅峰。在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我看到四五岁的小女孩指着橱窗里百年前的礼服裙,告诉妈妈她最喜欢哪一套;看到情侣手牵着手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幅雕塑间徜徉;还看到白发的优雅老奶奶认真地临摹中东精美的挂毯作品。

  在著名的地标“伦敦眼”旁,街头艺人们或是身穿夸张的服饰表演哑剧,或是装扮成无头人与游客合影,给这座城市增添了欢快的气氛。在那群艺人中,最受欢迎的是一个打扮颇似邦德的光头“酷男”。他随身带了个录音机,播放音乐渲染气氛。然后邀请游客与他一起“拗造型”,摆出搏斗、枪战、逛街等夸张的姿势,摆好后还会“定型”一段时间,供游客的亲友拍照。不少路过的游客看到这一有趣的场面,排着队要被“拗”。

  到了傍晚,伦敦西区的剧院开始热闹起来。学生、游客、刚刚下班的白领,拿着戏票站在剧院外等候,观赏一出精彩的音乐剧、歌剧或是话剧。作为与纽约百老汇齐名的世界两大戏剧中心之一,它几乎是英国戏剧界的代名词。就历史而言,西区比百老汇还要悠久得多。

  绿色追求渗透生活

  伦敦人对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保的追求也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走在大街上,姑娘们身上背的漂亮环保袋,总让我忍不住多看两眼。街边有不少自行车“停车桩”,方便市民骑车出行。据介绍,一个旨在鼓励伦敦市民以自行车方式出行的项目将于下周启动,包括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自行车租赁服务,并在伦敦市内建造几条自行车的快速通道等。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许多企业也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绿色方案。汽车接送服务公司TristarWorldwide最近正将英国公司的400辆沃尔沃逐步更换成排放量仅160g/km的新车型。去年,他们还引进了25辆新奔驰,排放量仅154g/km。从明年开始,乘客将可以选择为自己交通所产生的碳排放埋单。这笔费用将被支付给一家专门的网站,用于支持世界各地的碳补偿项目。

  紧邻查令十字火车站的查令十字酒店,是一座建于1865年的维多利亚风格历史建筑。和它的外观一样,酒店内部装饰显得精致而优雅。这样一家内外尽显经典英伦风格的酒店,床头则静静地放着一张“生态卡”,卡上一只可爱的卡通蚂蚁正用放大镜观察一棵绿树,下面写着这样一句话:“现在一点小小的帮助将对我们的地球家园产生深远影响。”打开卡片,里面提供了许多在酒店住宿时的环保小贴士,比如,如果希望继续使用毛巾而不是换掉,请将它放在毛巾架上;如果愿意节省能耗,不妨关闭掉电视机上的电源按钮等等。

  伦敦人很爱引用英国文豪约翰生的一句话:“如果一个人对伦敦都会厌倦,那他一定是对生命厌倦了。 ”

  伦敦,确实是一座异常丰富的城市。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