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31日电(记者李江涛) “学者明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在30日开幕的“第十届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上表示,上海世博会她最希望看到中国人的笑容。
于丹回忆,世博论坛在东京召开第一场的时候,主持人曾经问她:如果在中国馆,你希望大家看到的最多的中国象征是什么?当时她的脑子里迅速地划过中国的脸谱、刺绣等各种各样的东西。但是她最终的答案是:中国人的笑容。因为她相信,任何物化的东西都不如我们发自内心的微笑。这不是一种礼貌性的微笑,更不是一种职业性的微笑。它是中国人内心流露到脸上的一种信念和幸福。我们用这种幸福去跟世界对话,一个微笑也许胜过很多言语,因为它是一种内心态度的流露。
于丹认为,从2008年的奥运会到2010年的世博会,不是中国给世界完成一次自己家底的呈现,而是中国人为世界承办的盛会。如果说奥运会时,世界各地的人民来北京做客,完成一场比赛,那么这一次,客人居留的时间会更长。中国人能够呈现什么?我们要呈现的不仅仅是展馆与展台。我们最可以呈现的是中国人的态度。
致力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于丹进一步说,文化帮助了我们什么?传统的文化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也不能推迟金融危机的来临。文化唯一可以做的事情是帮助我们面对这一切,建立内心态度,建立一种生命修复的能力,建立一种信念与价值,让我们信任爱与善良,信任这个世界上永恒的美好,并且有能力去做,去感染他人,把这种态度传递出去。这就是中国文化能对我们做得最好的事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