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实有人口管理工作被列为今年市人大常委会重点监督项目之一。为进一步提高本市实有人口管理工作水平,为世博会举办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市人大代表对此提出意见和建议。
改变地毯式查人
市人大代表裴蓁:针对被动寻找实有人口难的问题,要建立到达地实有人口登记制度,规定到达上海的人和已在上海的人员在初始登记之后,一旦信息发生变化,就必须在第一时间自行、依法到指定机关、指定场所办理行政登记手续,改变以往地毯式、海底捞针式查找人口的被动状态。
针对实有人口信息归集难的问题,建立实有人口综合信息共享机制,整合现有分散网络资源和政府各部门间“信息孤岛”,建立统一可供不同对象共享的实有人口综合信息体制,实时更新数据,增加身份证和居住证的数字信息含量,便于实地检查。
分类管理出租屋
市人大代表张雅玉:对于实有人口管理群租房问题,要分类管理好“头和脚”,确立“以脚管头、以房管人”的思路。通过与用人单位签订责任书,把人员落脚点、活动和工作场所纳入规范化管理,建立档案资料。对出租房屋要分类管理,根据外来人员分布、居住、从业等不同情况,采取经营店铺抓店主,建筑工地抓工头,出租房屋抓户主的方式真正做到“两个实有”全覆盖。
实现信息共享
市人大代表贾炜:可以建立统一的发布信息技术标准,以便各系统条块之间信息共享,尽可能避免“你死我活”的思维模式,现在经过三个阶段的实有人口信息探索,各个区、街道和条口都建立了各自的数据系统,比如长宁区某街道有25个数据系统,其中市级18个,区级5个,街道自行开发的有2个,如果我们统一按一个技术标准纳管,在对这些系统整合过程中就会产生阻碍。建议通过发布统一的技术标准来寻求各个系统的改进,实现系统对接。积极鼓励基层创造信息采集管理的新途径和新模式,对有些街道实行的以门管人的做法予以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