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世博热浪预警平台已建成 如遇高温或限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8日 09:45  天天新报

  新报讯 截至昨天,今夏申城已遭遇了14天高温日,极端气温更是达到了70年未遇的40℃。如果在明年世博期间,长期生活在寒带地区的游客在沪遭遇高温天,岂不是吃不消?记者日前从在沪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热浪与人体健康预警系统计划国际会议上了解到,世博会期间气象部门将借助多个国家的热浪预警系统,让众多国内外游客第一时间了解到相关热指数,并采取相关措施保证安全。

  世博会期间将发多国热浪指数

  上周,来自世界气象组织和德国、新西兰、南非、印度等国家热浪和人体健康预警领域的专家以及来自上海卫生与气象等方面的专家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会议,主要目的就是把世界各国的热浪和健康预警的不同方法,移植到上海热浪与人体健康预警系统之中。

  “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耐热程度是不同的,”浦东气象局副局长谈建国告诉记者,“尤其是住在高纬度地区的游客,对于高温的耐抗性和低纬度地区的(客人)不可相提并论。”在印度,最高气温要达到40℃,才够得上高温标准;而在荷兰,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达到25℃、且其中3天在30℃以上就算高温热浪天气了,而国内标准是连续3天最高气温超过35℃。

  专家表示,热浪与人体健康早期预警系统是上海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世博会举办期间,上海恰逢高温热浪多发时段,连续的高温不仅可能造成游客数量减少,而且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终年不受极度高温影响的地区和国家的游客,对高温热浪适应性较差,易产生不良反应。

  谈建国表示,各国的热预警系统都不一样,比如美国叫热指数,德国则叫体感温度……这次引入多个国家的预警系统,就是为了第一时间让各国的游客可以通过熟悉的信号了解到气温变化,以期减少高温对世博会的影响,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暑、昏厥的游人数量。目前,这个综合性热浪健康预警平台已经建成。

  如遇超高温或采取限流手段

  今年夏天本市遭遇了40℃的超高温侵袭,据谈建国副局长介绍,针对世博会期间可能出现的高温天气,各部门也已经准备好了联动机制。一方面气象部门会提前发出热指数和相关警报,并通过电视、网站、户外大屏幕等手段,第一时间告知各国游客,让其减少出行或错开高峰时间出行;另一方面如遇到超高温,园区或将采取限制人流等方式,避免发生意外。

  气象部门还将和其他部门联动。如果出现连续高温,气象部门将和旅游部门配合,向游客发放包括如何防范高温等内容的宣传手册;此外,还将和医院等部门合作,把防暑用品和药品发放到旅行社、酒店、宾馆等处。(记者 栾立报道)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