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学生建议世博志愿者签服务协议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4日 09:11  东方早报

  2010年上海世博会预计向全球公开招募园区志愿者7万名,城市志愿者服务站志愿者10万名,报名者还需要保证在上海世博会举行期间至少能累计服务14天。但志愿者的特性是“自愿性”,这就不可避免地伴有“随意性”,如何才能有效地减少潜在的人力资源流失风险呢?

  对此,来自东华大学人文学院的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陆欣瑜对上海世博会志愿者管理机制提出了包括建立志愿者服务机制、积极协调志愿者供需差距等在内的几点建议,旨在为184天的世博会打造一支稳定的志愿者服务团队。

  建立志愿者追踪机制

  针对志愿者的“随意性”,陆欣瑜认为,“为确保志愿者能切实履行14天的服务承诺,并更好地评价志愿者的服务质量,签订服务协议是一个可尝试的约束志愿者的方式。”

  同时,陆欣瑜建议,可以建立志愿者服务追踪机制,记录志愿者个人基本信息,岗位申请、可调整岗位以及最终录取岗位等信息。统计志愿者出勤情况,并以十天为一周期,计算某一岗位的志愿者流失率,并根据志愿者的可调整岗位信息配备补充志愿者。在志愿者招募过程中,还可适当降低录用标准,选择时间宽裕的志愿者作为机动人员,填补岗位可能出现的人员不足。

  “此外,志愿者管理人员在分配岗位时,应当充分尊重志愿者个人意愿。因为这样可以激发志愿者更大的工作热情,并在服务过程中发挥自身最大潜能。” 陆欣瑜解释,当岗位需求与岗位实际申请之间发生不可避免的冲突时,管理机构要在充分尊重志愿者个人意愿和发挥志愿者技能专长的基础上,将其转到最接近其兴趣的领域。“满足志愿者的期望和需求,是降低志愿者流失率的基础。”

  给予适当的奖励

  2010年上海世博会历时184天,其间工作日占到128天,陆欣瑜觉得,工作日期间志愿者管理部门要做好与志愿者相关主管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并照顾到志愿者的个人利益。

  “向志愿者颁发证书等精神奖励的同时,给予志愿者一定的物质奖励是锦上添花的措施。这些奖励机制能鼓励并激发志愿者的工作热情。” 陆欣瑜表示,志愿活动的管理者要加强对志愿服务的宣传和对志愿者的正确引导,吸引更多公民参与并采取措施留住他们。“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志愿服务良性循环。”(早报世博记者 陶宁宁 实习生 邢馨月 )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