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油画》安放在最醒目的正厅。
光绪年间,武昌洋务译书局丛书。
“中国政府赠礼”证书。
清政府参加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万博会展品启运时的情景。
美国圣路易斯万博会与晚清的学术文化有什么关系?慈禧太后的神秘面貌如何被西方世界所知……
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学术研究主任居蜜博士在考证中国善本古籍时,意外发现了当年清政府参加圣路易斯万博会的第一手资料。
配合上海世博会的举行,昨天,居蜜博士和本报记者越洋连线,希望通过本报率先向读者披露点点发现。居蜜博士力图用最新发现的资料见证百年前的中国学术文化,让流佚海外的中华文物重见天日,建立全球的汉学记忆,继续推进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神秘箱子
终于被一一打开
居蜜(Mi Chu)博士为全球最大的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服务有30年了。很久以前,她就听说,馆里拥有一批来自中国的宝贝乏人问津,被藏在那些标了Gifts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中国政府赠礼)的箱子里。
2005年,居蜜博士率领专家团队用数字化科技,主持解译“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古籍”这沉睡百余年的历史档案,发掘考证这批见证中美外交关系重要的文献、手稿、影像资料。去年春天,那些神秘的箱子终于被一一打开,里面竟是中国参加1904年圣路易斯万国博览会的第一手资料——中国官方在万博会上展出的古籍文物,是这批珍贵图书最早开启了中美两国间的文化交流。
慈禧画像
台湾“长期租借”
这批古籍文物是当年代表中国赴美参展后,由慈禧太后正式赠送美国罗斯福总统。展品《慈禧太后油画》与《湖北官书局展书》分藏于史密森博物馆与美国国会图书馆。罗斯福总统在白宫蓝厅(外交高规格)接受了中国使臣的馈赠。
其中《慈禧太后油画》由美国画家柯姑娘所作,雕刻了一个黑檀木的大画框,送到美国。这张画到了美国后,放在最醒目的正厅。
1966年该画以“长期租借”形式漂洋过海到台湾,现藏于台北历史博物馆。据该两家博物馆证实,从1904年至今,该画像从未公开展出。
参展图书
万博会中佳评连连
在居蜜博士的整理文档里,中国清朝政府参展圣路易斯万博会图书共190余种,让西方参观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中国的了解,让参观者看到了当时中华的学术文化和发展潜能。主要包含两大部分:“崇文书局/湖北官书局刻书”与“湖北洋务译书局/湖北翻译学塾译书”,另含一批珍贵的湖北舆图、湖广舆图等,主要展示了中国传统学术成就。
■ “崇文丛书”书系涵盖经、史、子、集,让参观者对中国线装善本古籍、绘测地图等有基础的具象认知;
■ “武昌译书”部分附有英、法文书名、词汇表、西方学制、应用科学等翻译与诠释,体现了张之洞等清末“洋务运动”派的教育观。
■ “海关丛书”则能直接反映中国对外开放口岸在商业经济、社会民生、丝茶及鸦片等国际贸易的最新情况。
湖广总督张之洞将湖北官书作为中国参展图书,在万博会中佳评连连,张之洞因此获得“圣路易斯万国博览会大奖”。(Grand Prize,比金奖级别更高)。
目前,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善本书库收藏着“武昌洋务译书局丛书”共三套,从图片上可以发现,均以特制木盒盛载,盒面正中右起雕有“光绪壬寅十一月起/武昌洋务译书局丛书/讫癸卯九月止”字样。(注:壬寅是1902年,癸卯是1903年)。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在译书丛书书目中看到了《亚东各国属地志略》、《比利时国法条论》、《法国建造学堂指南》等涉及法律、地理、物理、商业、建筑等诸多学科门类的译书。居蜜博士认为,可见尽管是清朝末期,放眼看世界的潮流已经兴起。
本报记者 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