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世博与艺术互动发展 上海世博将带来重大机遇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9日 17:55  世博网

  中国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办,这将是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次盛典,将为上海城市的国际化和城市不断成长,也必将为中国和世界的文化艺术发展带来重大的机遇。

  谁不知道圆舞曲《蓝色多瑙河》?1873年奥地利人在多瑙河特大洪水中,顽强地拉开世博的大幕。就在世博会的露天音乐剧场里,首次演奏《蓝色多瑙河》。一代奇才约翰•斯特劳斯指挥维也纳交响乐团,泪流满面地抚慰他们多难的母亲河。谁不知道罗丹的《思想者》?《思想者》首次与观众见面,也在世博会。这是1900年的巴黎,在阿尔玛广场上一座特大帐篷里,60岁的罗丹,平生第一次,集中展出他的上百件呕心之作。其中就有《吻》、《沉思》和《思想者》。

  谁不知道法国的埃菲尔铁塔?这座1889年巴黎世博会主题建筑,誉满全球也曾经见仁见智,但无论如何,根植于世博的埃菲尔铁塔,今天已经高耸入云,成为巴黎的标志。也正是由于这些艺术大家的参与,造就了人文的世博。此外,世博会展览中用物证手法展示技术变革过程的普遍使用,也为文博系统提供了组合式展示的新思路。正是由于世博会的陈列创意与博物馆固有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世博会成为衍生博物馆的新的展示理念的孵化器。

  上海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举凡历史文化、教育文化、宗教文化、商业文化、艺术文化、革命文化等等,种类繁多。由世界各国的典型建筑和有本地特色的石库门建筑所组成的建筑文化,更是引人瞩目。上海将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融入富有时代特征的内涵;同时还将结合建设规划,在建设具有文化特色的“文化街”、文化区方面发挥应有的功效;在市区和近郊形成若干具有国内外一流水准的文化休闲区、文化娱乐区、文化产业区、文化居住区等,形成条块联网的呼应之态;建设象泰康路艺术街这样展示城市“生命”延续能力的文化创意街,进行文化创意,打造城市文化艺术汇集地。

  “民族、民俗、民间文化”,是上海城市文化的根基,使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充满活力。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认知、理解和诠释民族文化,尊重各民族的文化经验和长处,共同建构富于民族特色的文化语境,这是城市生活中建立民族和谐的重要一步。费孝通先生将此总结为16个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显然,只有具备这样的文化自觉,才有可能构建民族和谐,弘扬民族精神。同时,我们要正确处理“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世界性”通过“民族性”反映出来。民族文化又是城市文化的根基。上海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如加强对戏曲、工艺等民族文化的保护,进一步推进以“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为主旨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青少年民族文化培训活动等。

  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弘扬、民族和谐的营建,成为上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重要演绎。上海的民俗文化有着深厚的根源,从六千年前的马家浜文化,到近现代的石库门文化,几千年来沉淀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上海民俗是上海都市文化的组成部分,其自身的价值及其研究意义正在日益显现出来。民俗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虽然在表现形态上具有较为浅层和世俗的特点,但是它的本质却反映了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文化心态等许多深层的内涵。上海民间文化是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十分重要的部分。以民间文化而言,上海的一些民间艺术如七宝的皮影戏、崇明的扁担戏、南汇的锣鼓书等,都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目前上海各区县通过积极努力,既继承了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已形成的品牌,又有新的创新。如南汇桃花节、徐汇桂花节、闸北区茶文化节、青浦朱家角镇“行街表演”、“金秋闵行”社区文化节以及南汇“锣鼓书”和“彩豆画”、“青浦田歌”和“苗苗评弹”、金山故事和农民画等都已形成品牌,使民间文化艺术得到了保护、传承和发扬,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为城市文化生活的基层化、多样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民文化” 通过科学的保护和弘扬,使之成为上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一种重要演绎,以形成有特色的文化景观热情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