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重视和谐世博文化建设 世博会将促进文化交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9日 17:55  世博网

  被誉为经济、文化、科技领域奥林匹克盛会的世博会起源于1851年的英国伦敦世界博览会,150多年来,世博会以其自身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从

  水晶宫、自由女神像到埃菲尔铁塔、原子球,这些源于世博会的经典建筑已经成为这个世界的标志性符号;从自动交换电话机、魔方到柯达照相机、冰淇淋乃至宇宙舱模型,这些

  首次露面于世博会的诸多发明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并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世博会期间,召开的一场场讨论,表达的是人类对自身如何发展、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的思考与探索,一个个展台,体现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世博会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世博会对于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在上海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服务市民文化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意义重大。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高度重视和谐文化的能力建设,就是要磨砺发展先进文化、进行文化创新、传承历史文化、拓

  展全球视野的能力。

  ●和谐文化的能力建设,是个系统工程,要联系上海实际,发展“文化创新能力”,有效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力。

  ●增强“世博与文博互动能力”。以举办世博会为契机,全面展示中华文明魅力和悠久历史文化,充分体现“科技世博”、“生态世博”、“文化世博”等先进理念,以世博助推

  文博,以文博促进世博,相得益彰,互动发展。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谐文化的能力建设,已摆上繁荣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议事日程。

  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当然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社会主义荣辱观、文化创新

  等,是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和文化范式,是一种传承传统文化、契合社会基础、适应时代背景的先进文化,是一种新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境界、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和精神

  动力。高度重视和谐文化的能力建设,就是要磨砺发展先进文化、进行文化创新、传承历史文化、拓展全球视野的能力。和谐文化的能力建设,是个系统工程,联系上海实际,应

  积极提升以下三种能力。

  一是发展“文化创新能力”。文化和谐与文化创新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文化和谐催生创新之力,文化和谐升华创新目标,文化和谐调整创新心态,文化和谐养育创新体系。

  发展文化创新能力,应力求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先安排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文化建设项目;要努力增强文化领域的科技含量,催生新的文化品

  种,培育新的文化业态,积极发展文化创意、文化博览、动漫游戏、多媒体技术等新兴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品牌;要积极营造鼓

  励文化创新的浓厚氛围,完善文化创新机制,鼓励文化创新实践,以文化和谐激励文化自信,以求真、从善、趋美的文化创新赢得新的文化和谐。目前,上海各个领域的文化艺术

  精品迭出,同时,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已形成了市、区县、街道(乡镇)三级梯度配置网络,并逐步向居委(村)延伸。至今,全市已建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80个,其中,2006年新建了

  30个。文化创新有力地推进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

  二是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力”。有效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力,有利于和谐文化的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

  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

  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

  上海通过动员各大新闻媒体集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了详尽介绍和广泛宣传,并开展了全市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目前各项措施的具体落实、项目普及

  的推进进度和保护工作的质量效益都较好。江南丝竹、锣鼓书、沪剧、昆曲、京剧、越剧、顾绣、嘉定竹刻和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9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作名录。

  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本市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服务市民文化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意义重大。上海将根据资源状况,建立一批非物质文化

  遗产传承和保护基地;尤其要重视本市工商业遗产的认定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工业遗产保护专项规划和相关标准,对于旧工业区的历史建筑要进行功能置换,有条件的争取

  申报成为国家级文化空间保护项目。同时,将构架起本市比较完备的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古镇的保护机构,并根据价值对其进行等级评定,明确保护的

  级别;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行业建设行业博物馆,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行业门类齐全、整体布局合理、富有上海资源特色的博物馆体系;在考古成果和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建设

  一批具有上海人文特色,融保护、教育和休闲于一体,遗迹与景观互为补充的文化遗产主题公园。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意产业开发的结合,将传统文化元素作为中国特色

  创意产业中的重要资源,鼓励研究人员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提炼出能够用于城市创意产业的文化基因,在文化产业链的上游形成独特的优势。

  三是增强“世博与文博互动能力”。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次盛典,将为上海城市的国际化和城市不断成长,为中国博物馆事业和上海文

  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重大的历史机遇。中国将以文化综合竞争力推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筹备和举办;以举办世博会为契机,全面展示中华文明魅力和悠久历史文化,梳理世

  界艺术发展的基本脉络,揭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深厚文化底蕴;充分体现“科技世博”、“生态世博”、“文化世博”等先进理念,以世博助推文博,以文博促进世博,相得益

  彰,互动发展。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把世博场馆建设规划与后续利用紧密结合。建设博物馆是解决上海世博会场馆后续利用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在世博会场馆规划、建设前,充分听取文博

  专家、文博主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把场馆规划、建设、后续利用等环节打通,利用部分世博场馆改建成为纪念馆、永久展示馆、本土文化资料馆等各种类型博物馆,可以形成举

  办世博和发展文博的良性循环。世博会将把凝聚世博文化的实物纳入文博发展的内涵。“科技世博”、“生态世博”、“文化世博”等先进理念所形成的世博文化,将以大量、多

  样、丰富的实物形态表现出来。对饱含文化内涵的实物,将进行收集、整理,按照等级、类别,根据世博场馆后续利用中建设博物馆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