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东鸡扬名纽约世博会 慈禧赞为江南凤(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2日 10:59  世博网

  东方早报世博记者 储静伟

  中国人喜欢吃鸡,“宁可居无竹,不可食无鸡”。中国人擅吃鸡——德州的扒鸡、常熟的叫花鸡、新疆的大盘鸡……中国人也擅养鸡,每一地必有“名鸡”——萧山鸡、仙居鸡、泰和鸡、文昌鸡、北京油鸡……

  上海以“浦东鸡”出名,不仅名闻国内,还名传海外。1853年,美国举办纽约世博会,同时美国工农业年展照例在纽约进行。在农产品展示区,有300多笼、共900多只鸡参加家禽类角逐,来自中国上海的“浦东鸡”因其高大壮硕的种型格外引人注目,并获得了良好的声誉。

  石臼孵育出12斤重鸡

  浦东鸡,出产在黄浦江以东的川沙、原南汇、奉贤等地,是优良的地方大种鸡。清雍正《南汇县志杂志卷十五》记载:“鸡,产浦东者大,有九斤黄、黑十二之名。”

  “并非浦东出产的鸡都叫‘浦东鸡’。”上海市畜牧专家李建颖解释,“浦东鸡”是有明显特征的,其体型较大,鸡的外形高冠、胸背宽阔、壮健、羽毛丰满、耳叶及脸呈红色;皮肤呈黄色,脚为黄色或带褐色。其中,以浦东原南汇地区的泥城、书院、老港、大团等地“浦东鸡”更为出名。

  关于“浦东鸡”的来源,南汇地区养鸡户有这样一段传说。相传当年浦东有户姓周的农家,周家门前有只破石臼,因为不能使用了,也没去留意。一天,有个外地人来到周家,提出要用二两纹银买石臼。周家人很诧异:破石臼也值纹银二两?可见是宝贝,连说“不卖不卖”,并将石臼抬回屋内。

  第二年春天,周太太要孵小鸡,就在破石臼里铺上点草絮,放上蛋,孵起小鸡来了。20多天过去了,小鸡出了个满窝,10只黄,10只黑。眼看着小鸡一天天长大,可忽然发生了个意外,一天雷雨,20只鸡不幸“死”了。周太太舍不得把小鸡埋掉,就把石臼滚到门外,合上盖住这些小鸡。第二天一早,周家夫妻俩跨出门口,看见石臼在摇摇晃晃,急忙把石臼掀开,只见昨天“死”去的小鸡又活蹦乱跳了。夫妻俩非常惊奇,就把小鸡带回家,精心地饲养起来。几个月过去,一窝小鸡全长成了大鸡,一只只又高又大。夫妻俩非常开心,拎起来称斤,黄鸡只只重9斤,黑鸡只只重12斤。

  周家养出12斤重鸡的消息一下子在村子里传开来。在此之前,浦东的农村从没饲养过超过6斤重的鸡。后来几年里,人人纷纷从周家引种,这种良种鸡就在浦东渐渐传开了。

  李建颖表示:“由于缺少资料,浦东鸡究竟是如何形成的,现在没有可靠的依据。”他认为,其历史形成同产区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当地民俗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不过,现在的‘浦东鸡’都是由浦东鸡良种场在原种鸡的基础上,经过近二三十年精心选种、培育出来的。”

  慈禧赞为“江南凤”

  浦东鸡形成已有几百年,但其出名还是因为近代南汇的“三黄鸡”。

  “三黄鸡”是指黄羽、黄喙、黄脚的鸡。三黄鸡的品种很多,如广东的清远麻鸡、文昌鸡,浙江的萧山鸡,北京油鸡,福建莆田鸡,山东寿光鸡等。同为“三黄鸡”,浦东鸡不仅具有肉质鲜美、鸡味醇香等共有的特点,尤其以蛋白质含量高出名。一些专家分析,因为南汇的浦东鸡多生活在沿海滩涂,鱼、虾、虫、蚬等都成为鸡的食物饲料,这些饲料本身就含有高蛋白。

  据史料记载,清代时,南汇三黄鸡曾进贡朝廷,因其肉质鲜美,受到慈禧太后的赏识,赞其为“江南飞来的凤凰”。于是,“江南凤”的名字一下子传遍京师,又传回上海,南汇“三黄鸡”名声大振。这以后,“小绍兴”等沪上老字号纷纷购进浦东鸡做原料,上海老饭店的名菜“鸡骨酱”更是专用浦东鸡的公鸡做主要原料。

  浦东鸡在国内声名大振,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也提高了,一些国家还将浦东鸡作为种鸡引进饲养。早在1847年,浦东鸡就第一次作为种鸡输往国外。据《南汇县志》记载,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上海浦东鸡输往英国。当时是由英国一名在华商人在沪购买了数对种鸡,由海关出口,随船运回英国。

  1853年,浦东鸡还“有幸”参加了美国举办的纽约世博会。当年,在纽约世博会举办的同时,美国工农业年展也在纽约举办。上海商人利用这次机会,将南汇产的三黄鸡运到纽约,参加了当年的农展。来自上海的“浦东鸡”因其高大壮硕的种型格外引人注目,并获得了良好的声誉。

  10余位专家攻关技术

  1960年代以前,浦东农村几乎家家养鸡,居民的房前屋后,总有三三两两的鸡散漫地在树丛间走动、觅食。一些文献描写当地农村景象,“鸭弋于塘,鸡鸣于树”,一派田园风光。

  养鸡是家庭副业,既能下蛋,又能食肉,还能为农户赚取可观的收入。每逢节日和婚嫁喜事,居民们纷纷以大公鸡为馈赠礼品,久而久之成为习俗。其时,养鸡还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饭店、商人前来进货,也是挨家挨户买鸡。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浦东农村开始出现养鸡的合作社。上世纪80年代,一些更商业化的养鸡厂、饲养公司大量成立。与此同时,政府成立了专门的种鸡场和养鸡场。浦东鸡良种场、浦东鸡原种场就是这期间成立的。

  “浦东鸡良种场成立后,很好地解决了当时‘浦东鸡’生长慢、时间长的难题,鸡种越来越优良。”原南汇区畜牧局的刘局长介绍,早期的浦东鸡生长周期长,通常要八九个月,这对养鸡场或农户很不利。于是,上海的农业部门集中当时有名的畜牧专家到浦东鸡良种场,帮助鸡场研究攻关。

  曾经于上世纪70年代担任浦东鸡良种场副场长的杨继雄回忆道,最多时曾有多达10余位市、区级以上的畜牧专家同时进驻良种场,他们每天关注浦东鸡的日常生活习性,进行改良配种,研究如何改进饲料……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改良,浦东鸡的生长周期终于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从原来的9个月缩短至3个月,大大提高了浦东鸡的培育效率。

  这以后,浦东鸡良种繁殖场担当起种鸡的培育任务,浦东鸡养鸡场与饲养公司都直接从良种场引进种鸡,培育蛋鸡、肉鸡供应市场。

  2003年后,上海市对郊区养殖业进行大规模调整,同时由于禽流感的影响,浦东养鸡企业大多被淘汰或转移,不过,浦东鸡良种场还是被保存下来,在国家专项资金的资助下,继续承担着 “浦东鸡”的保种任务。

  上海本地鸡很早就引入了国外血统?

  鸡、鸡蛋都很受上海人欢迎,除了本地产的浦东鸡,上海还曾经从国外引进优良的肉鸡和蛋鸡品种,进行培育和改良,为国内其他地区的养鸡企业提供了优良的种鸡。

  在蛋鸡方面,民国26年(1937年)以前,上海郊区曾有人从意大利引进“来克亨”鸡,年产蛋200-250枚,但由于产的是白壳蛋,不受市民欢迎。1970年代,引进“罗斯”蛋鸡,1990年代初又引进“罗曼”蛋鸡,建立曾祖代种鸡场,蛋壳棕色,产蛋率高,市场畅销。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还有“伊莎”、“迪卡”等蛋鸡。

  而在肉鸡方面,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郊区从国外引进“星波罗”、“AA”、“宝星” 、“红波罗”等优良肉鸡品种。这些优良品种对改良国内其他种鸡也曾发挥过不小作用。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