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世博园台北案例馆:看台北市民如何扔垃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09日 10:27  新民网

  垃圾,“扔”对地方是资源

  ——记者昨到世博园台北案例馆探“零填埋”之秘

  【新民网·晚报推荐】人口不断膨胀,物资消耗日增,越来越多的垃圾如何处置?这是当今世界各大城市共同面临的难题。上海和许多城市一样,主要采取填埋方式处理垃圾。但这要大量占用土地,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自己脚下除了垃圾还是垃圾,根本没有立足之地。

  “2009年,全市家庭日均产生垃圾1009吨;2000年,这个数字为2970吨。10年减产三分之二。”昨天,记者在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台北案例馆看到的一组数字令人惊讶。更神奇的是,台北市今年就有望实现“零填埋”,也就是说,从此这个城市将不再为垃圾所累。这一切,是怎样实现的呢?

  全馆最后一个展厅的一角,展示的是台北市十年来“垃圾减量、回收、再利用”的实践。

  随袋收费垃圾越扔越少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台北市政府环保局顾志康先生告诉记者,为减少生活垃圾产量,台北实施了严格的垃圾分类和垃圾费“随袋征收”等有效举措。

  他说,1996年台北推行“垃圾不落地”行动,培养民众形成定点送交垃圾的理念和习惯。2000年,推出垃圾处理费“随袋征收”办法,要求市民使用收费垃圾袋,除了不收费的厨余垃圾,别的垃圾,扔得越多收费越高。可回收的家庭垃圾,如纸、塑料、玻璃、易拉罐、旧衣服、废电池、旧家电等,都可以免费送交,前提是必须分类。

  讲解员林春霞告诉记者,在台北,一辆辆垃圾车每晚会定点在大街小巷穿梭。她和邻居们一听到动听的《致爱丽丝》乐声,就拿着理好的一包包垃圾去送交。垃圾车不同时间会出现在不同的地方,错过一趟也不要紧,过两个小时,垃圾可以交到另一个地方去,都不远。厨余垃圾和收费垃圾每天都可交,其他则根据日程表回收。

  一开始市民也觉得麻烦:居住小区没有垃圾桶,扔垃圾必须定时定点!但时间一长就习惯了,垃圾也越扔越少。一户家庭月均垃圾费,从最初的150元新台币(合30元人民币)降到现在的50元新台币(合10元人民币)。

  “如果有人把收费垃圾混在可回收垃圾和厨余垃圾里怎么办?”记者问。“有稽查员监督,其他居民也会举报。”林春霞说。

  物尽其用城市不产垃圾

  如今的台北市民发现,城市里原来可以没有“垃圾”:旧家具、旧自行车整修后可作“二手货”出售;焚烧垃圾的灰渣可做环保水泥等。林春霞指着脚下的灰色地毯说:“喏,这用的就是垃圾灰渣原料。”顾志康说,“厨余垃圾”也能物尽其用,有的可以喂猪,有的可以制成肥料,免费发给市民养花。

  台北案例馆馆长陈庆安说,2005年全球100多个城市签订了《旧金山绿色都市宣言及城市环境协议》,共同承诺2040年实现垃圾“零填埋”目标,台北市今年可望达成,提早了30年。

  由于垃圾减量,台北市规划中的第三座垃圾填埋场已无需兴建。

  上海尝试垃圾分类收集

  红、黄、蓝、绿分别表示“可回收物”“其他垃圾”“玻璃”“有害垃圾”,本市的不少小区都已安放四色或双色分类垃圾桶,马路上也随处可见分“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的垃圾箱。自2008年起试行垃圾箱分类以来,本市生活垃圾分四类扔的居住区已达3738个。“其他垃圾”由环卫部门每天清运,玻璃和有害垃圾则定期清运,可回收物由物业、保洁人员处理。去年本市共有40吨有害垃圾得到无害化处理,回收并资源化再利用的玻璃1300吨、饮料纸包装1244吨。

  但总体上,上海市民垃圾分类意识还不强。不少家庭每天都要扔一两包垃圾,里面菜皮骨头、废纸塑料、瓶瓶罐罐,什么都有。原因一是“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二是缺少像台北这样“随袋收费”的强制性手段……

  国务院已出台有关规定,《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管理办法》也于2008年11月实施,规定“本市即将实行生活垃圾收费”,但收费具体方案仍在准备。

  环保人士先推干湿分类

  推进垃圾分类还有何好办法?长期致力于推广垃圾分类、循环经济的食品包装企业利乐中国的副总裁杨斌提出了一个新鲜的建议:不妨先进行干湿分类。

  杨斌说,垃圾分类要视不同的条件而定。发达国家分得很细,好处是有利于后端的回收处理,但在中国可操作性不大,一方面全民意识不强,另一方面回收体系没有跟上,现在的主要回收渠道是民间的拾荒者大军。所以,我们的垃圾分类可以先从干湿分类做起。即在厨房放一个较小的垃圾桶,盛放“湿的”餐厨垃圾;外面放上另一个垃圾桶,盛那些不可降解的干垃圾。“湿垃圾”可每天倒,“干垃圾”则满了再倒。这样,回收人员从“干垃圾”中再分类就容易多了,能回收的也更多。这样,对市民的宣传教育也容易得多,做起来也容易得多。

  让城市垃圾变得越来越少,除了政府的推动外,也离不开市民的整体素质和环保意识。“每一个人的小小努力,造就城市的不平凡。”这是台北案例馆给我们的启示。

  本报记者 邵宁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