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世博 > 走读世博 > 策划:《走读世博... > 正文
《走读世博》之沉重的书香
导读:小小一本书,承载了太多中国式沉重,当柴米油盐房价就业挣钱打拼成为生活最要紧的压力,真不能怪网络杀死了书香!
昨天,上海世博园飘来一阵书香,斯洛伐克馆举行弗兰兹·卡夫卡主题展,纪念这位出生在布拉格的作家。一张老式书桌上,散放着同样老式的钢笔和墨水瓶,让人想起卡夫卡的一段话:“写作是比死亡还要深沉的睡眠……好像一个人不会把一具死尸从墓中拉出来一样,我在晚上也不能脱离我的书桌。”三个星期前,我曾在《走读世博》感慨,“世博园区里,海宝比书好卖,难得闻到书香。”
现在看来不尽然,世博园里的斯洛文尼亚馆,本身就是一本书,进了馆,更是书的海洋,让人感到书香的力量。
有人说,现在是电脑时代,书香不再。我去过一些比中国进入电脑时代更早、而且网络更发达的国家,并没有觉得电脑网络是读书杀手。在伦敦,在纽约,在多伦多,遍布大街小巷的美丽书店,安静明亮的公共图书馆,地铁公车里的读书人,都在传达明确的信息:没有书香的国度,哪有美好生活可言?!以网络时代为由,听任书香退出我们的街道、我们的客厅、我们的教室,对个人而言,是短视,对社会而言,是愚民。
去年有个调查说,中国18到70岁识字国民每人每天平均读书14.70分钟。对这个数字,我没有什么概念,如果真的每人每天能读一刻钟书,还算挺不错的,只要不是把什么教辅书也统计进去。至于和发达国家相比,只能承认差距,慢慢追赶。
难题在于,怎么追赶?靠今天的教育体系?万万靠不住。很多学生十几年起早贪黑去学校,名义上说是去读书,实际上哪是去读书,我看是去系统打磨掉对读书这件美好事情的热爱的。
我们这片国土上,曾经有过“文字狱”,读书人也曾被反复蹂躏戕害,“读书无用论”的阴魂至今仍旧游荡不散。小小一本书,承载了太多中国式沉重,当柴米油盐房价就业挣钱打拼成为生活最要紧的压力,真不能全怪网络杀死了书香!
台湾有位爱书者,名叫钟芳玲,去年在北京出版了一本《书店风景》,描述了三十多家世界各地的特色书店,她像寻宝一样,一家家亲身探访,结识有趣的书店主人,发现有趣的好书,真棒!她在书中写道:“书店的灵魂其实是活生生的人,使他们赋予一本本书生命,是他们创造出书店的风格和历史,即使爱书成痴的纽顿也不得不说:‘世界上最有趣的是人,其次才是书。’”
是的,在几年前刚刚开始接触世博会历史时,我曾每天去上海图书馆的世博信息中心阅览室查找资料,那里搜集了从1851年至今的各国世博出版物。坐在明亮的灯光下,手握跨越百年时空来到中国的世博史籍,是多么美好的阅读体验。但更重要的是,上图世博信息中心的图书管理员们,也每天浸润在世博历史中,成为了行家。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热情帮助,让我觉得人情比书香。
好,今天的《走读世博》要推荐的书太多了:唐德刚先生《书缘与人缘》,加拿大作家阿尔维托·曼古埃尔的《阅读史》,英国作家约翰·坎尼的《最有价值的阅读:西方视野中的经典》等等。
《阅读史》引用了弗兰兹·卡夫卡1904年写给朋友的一封信,描述了卡夫卡心目中的好书标准,我们不妨一读:“总而言之,我们只该读会咬痛、螫刺心灵的书。书如果不能让人有如棒喝般震撼,何必浪费时间去读。... ... 人们真正需要的书,是读后令人有如遭遇晴天霹雳的打击,像失去至爱至亲;或让人有放逐到荒郊森林,面对不见人烟的孤寂,就像自杀身亡。好书必须像把冰斧,一击敲开我们冻结的心海。”
参考阅读:
1《书缘与人缘》,唐德刚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阅读史》,[加拿大]阿尔维托·曼古埃尔著,吴昌杰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3《最有价值的阅读:西方视野中的经典》,[英]约翰·坎尼编,徐进夫
宋碧云 匡晓林译,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书店风景》,钟芳玲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5《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书衣500帧1931~2008》,宁成春 汪家明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6《聚书的乐趣》,[英]爱德华纽顿著,赵台安
赵振尧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7《中国文字狱》,王业霖著,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
8《一个世纪的阅读体验》,秋枫 白沙编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