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世博:世博园里让我感动的故事
人与人的信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国家对公民的应尽责任,从来就不会在轻飘飘的口号和满大街的标语中自动生成,哪一件难事不需要真心实意、脚踏实地去做才能做成?
丹麦馆关于“小美人鱼”迁徙的影片,讲述了一个为了友谊而远行的感性故事,没有锣鼓喧天,有的是真实的人情,看后让人感动。今天的《走读世博》,再说一个台北如何应对垃圾围城的故事,这是由城市最佳实践区(UBPA)的台北案例馆和万科馆联合演绎的。
就像世界上所有大都市一样,台北市也面临垃圾处理难题。2000年,台北每天产生2970吨垃圾,怎么办?台北市政府认定了垃圾分类回收是一条可行的路,于是,从1996年开始,政府在全市推行“垃圾不落地”,2000年,推行“垃圾零掩埋”,试图改变“垃圾围城”的困境。那么,如何说服习惯了把垃圾混装丢弃的市民,在厨房间就把垃圾分门别类,还要花钱购买垃圾袋呢?中国人都知道,做人的工作,是世界上最艰难的事情啊。
再难的事,总要有人坚持去做。我在世博会万科馆的影片里看到,台北市政府、非政府组织、市民中的热心人,一起联合起来,对准一个伟大的目标,做着最草根最基层的努力。他们一家家商店去说服,一户户居民去沟通,去学校给孩子们开环保讲座,宣扬垃圾分类的好处,教大家怎么分类,同时,法规和硬件齐头并进,保障“垃圾不落地、垃圾零掩埋”目标的实现。
在台北案例馆,我们可以看到这件事情的美好结果,那就是:用了十三年的时间,全市垃圾总量下降到每天约1009吨,而且,其中的45%都回收成为有用资源。
这部影片让我感动的,不只是结果,而且是过程。多么难的事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坚定不移地推行,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我看过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的纪录片,园区里垃圾回收处有十二个颜色不同的箱子,一一标明回收垃圾的种类,日本游客居然也会排好几次“扔垃圾队”,把手中垃圾分门别类扔进对应的垃圾箱。《走读世博》曾经写过“排队:早该完成的礼仪教育”(http://expo2010.sina.com.cn/expocapsule/capsule/20100712/092011402.shtml),引起很多新浪读者的争论,再看看爱知世博会的“扔垃圾排队”,就可以知道我们的差距在哪里。
很多中国人都习惯了那种“在镜头下的假认真”,有媒体来报道,有领导来视察,每个人都认真得跟什么似的,风头一过,事情就走样了,从垃圾分类回收到行人车辆各行其道,从健保控烟到素质教育,哪一件事不是说了十年以上,但是哪一件事是做成功了的?
就说一件小事,剧院看演出,马戏城看表演,照相机的闪光灯总是禁而不止。我相信,中国观众绝不会成心破坏演出气氛,只是很多人对如何关闭数码相机的闪光灯不大熟练而已。那我们与其耗费无数钱财在大街上布置各种花花绿绿的“文明迎XX”彩旗标语,还不如把这些钱拿出来,一家家剧场一场场演出一所所学校一个个观众来普及“关闪光灯三步操作法”。
我就想,这件事不一定要政府来做,社会上可以成立一个叫做“关掉闪光灯不太难”的志愿者服务队,吸引一批真心愿意做实事的志愿者,争取相机厂家的赞助,在相机说明书里夹带宣传品,说服大众传媒给予版面支持,具体入微地教会观众怎样“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把闪光灯从“ON”调成“OFF”。试试看,踏踏实实地坚持五年,会怎样?那么,许多事情都踏踏实实坚持十年,整个中国又会怎样?
其实,看演出关闭闪光灯是如此,垃圾分类是如此,中国更多难做的事情也是如此,人与人的信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国家对公民的应尽责任,从来就不会在轻飘飘的口号和满大街的标语中自动生成,哪一件难事不需要真心实意、脚踏实地去做才能做成?
我们特别爱在口头上说“为了孩子就要怎样怎样”,是的,哪怕我们这代不行了,为了孩子,也该抛弃花拳绣腿,像台北人对付垃圾围城一样,实实在在地为下一代办几件好事。
参考阅读:
1 台北“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協會”主页http://www.gcaa.org.tw/,倡导“垃圾不落地”;
2《中国的现代化》,[美]吉尔伯特•罗兹曼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美]孙隆基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野火集》,龙应台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