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世博 > 走读世博 > 策划:《走读世博... > 正文
上海世博会终于走来,它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心灵触动?将如何丰富我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那片园区和逾百个场馆对于人类意味着什么?我们该如何去领会其中人类文明的智慧?边走边读,边走边想。走在世博园区内,在世博园区外。走在现在,也走在过去,也走向未来。新浪世博推出系列策划《走读世博》,世博纪录片导演吴钧将会在184天内与广大网友逐日分享他的世博体验,给出他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和答案。
世博会不再是高科技展
最近半个世纪以来,世博会随着时代的变化,早就抛弃了对高科技的盲目崇拜,转而反思人类的错误,其中,包括反思对科学技术的依赖和放纵。
有多少个观众,就有多少个世博会。有人想看高科技,有人想看大电影,有人想看外国人,有人则因为排了长队,就看什么都不太满意。世博会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公众活动,众口难调是常态,接受各方意见的评判,并加以改进弥补,更是理所应当。这,就是世博会的奇妙之处:包罗万象,各取所需,多元互动,与时俱进。
想看高科技的观众其实没错,早期世博会,各种先进的机器就是最重要的展品。1851年的水晶宫世博会是个典型。我仔细查阅过主办方在1852年出版的展品目录,各种由蒸汽机带动的织布机、印刷机、脱粒机... .。。就是博览会的主角。
在那个年代,没有什么力量比蒸汽机更为强大,它改变了世界的本来面貌,改变了社会的运作方式,更是改变了人与人的关系。世博会在海德公园举办期间,马克思正居住在伦敦,他后来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详细描述了水晶宫里的蒸汽机展品,并认为“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点是一目了然的”。
我想,今天的上海世博会,不管是搬来一个核电站,还是铺满太阳能电池板,或者架满巨型风力发电机,都很难匹敌当年蒸汽机带给观众的震撼力量。也许,从自然力到机器力可以叫做革命,那从核动力到太阳能只能叫做进步吧。
历史上,核动力真的做过世博展品的。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当时的苏联就展出了核反应堆模型。世博会主办方还曾经设想建设一个小型核电站,产生能源供给整个世博园区,后来,这个设想被大家否决了。1958年世博会的主题是“科学、文明和人性”,经过两次科技越来越高、杀人越来越多的世界大战,人们希望在文明和人性的框架下,对科技的无穷力量加以控制。总的来说,人们趋向于对所谓“高科技”保持一种谨慎的警觉。
这种警觉并没有错。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接连发生“DDT”农药残留毒性、日本“水俣病”、印度农药厂毒气泄露,最终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终结了“高科技崇拜症”,世博会是现实世界的投影,当然不会置身事外。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世博会从顶礼膜拜高科技,变成冷静思考科技力量的种种利弊。看看1974年美国斯波坎世博会的主题“无污染的进步”,再看看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的主题“自然的睿智”,我们可以知道,最近半个世纪以来,世博会随着时代的变化,早就抛弃了对高科技的盲目崇拜,转而反思人类的错误,思考解决的办法,其中,包括反思对科学技术的依赖和放纵。
其实,早期世博会也不是只展出科技发明。早在1867年巴黎世博会,法国人定下的展览主题是:“劳动的历史”,成为主角的劳动者,被放在椭圆形世博主会场的正中央。在当时,世博会还有一样时髦的展品,现在看来不可思议,那就是“土著人”,美其名曰“人类学和人种学展”。(未完,待续)
新浪网独家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参考阅读:
1《核武器·核国家·核战略》,王仲春著,时事出版社2003年版;
2《科学面临危机: 现代科技的人文反思》,韩孝成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
3《世博会主题演绎》,吴建中主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