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走读世博:巴黎世博会上的中日之别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1日 16:49  新浪世博

  上海世博会终于走来,它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心灵触动?将如何丰富我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那片园区和逾百个场馆对于人类意味着什么?我们该如何去领会其中人类文明的智慧?边走边读,边走边想。走在世博园区内,在世博园区外。走在现在,也走在过去,也走向未来。新浪世博推出系列策划《走读世博》,世博纪录片导演吴钧将会在184天内与广大网友逐日分享他的世博体验,给出他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和答案。

  中日在巴黎世博会的无形竞争

  1867年,马克•吐温以美国记者身份参观了巴黎世博会,在两年后他回忆说:“展览会本身很有趣,挤来挤去的人群更带劲。要我说的话,如果能呆在里面一个月,我会只看人,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没有生命的陈列品。”

  1867年,马克•吐温以美国记者身份参观了巴黎世博会,他承认,展品实在太多了,“当时只不过是走马观花。”在两年后出版的书里,他评论道:“展览会本身很有趣,挤来挤去的人群更带劲。要我说的话,如果能呆在里面一个月,我会只看人,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没有生命的陈列品。”

  艺术展继续引人注目,获得官方和民众肯定的主流画家们争夺“绘画之王”宝座,但时间老人照例没有亲睐会场内的获胜者。马奈在会场对面展览了自己被主办方拒绝的作品:《马克亚米伦的枪杀》、《吹笛少年》,“落选作品”成为艺术界的无冕之王。

  本届博览会总共颁奖19776项,法国获得了其中的10103项。一位法国花匠莫尼埃展出了钢筋混凝土制作的小船和花盆,预应力混凝土时代由此开端,“水泥森林”在大都市拔地而起在技术上成为可能。古斯塔夫•埃菲尔设计了这届博览会的机器展览馆,没有人预料到,他在22年后将献给巴黎一件惊世杰作。

当时的巴黎,工程师已经成为社会中坚力量
当时的巴黎,工程师已经成为社会中坚力量

  美国人塞缪尔•摩尔斯在博览会上展出了超远距离电报技术,他原本是一位画家,41岁时立志借助电流实现人类信息传递,53岁时取得成功,滴滴答答的摩尔斯电码是他与合作者的共同成果。德国的尼古拉斯•欧特以循环四冲程的汽油活塞发动机参展,直到十几年后,美国的《世界科学》杂志还在介绍世博会上这项对内燃机的重大改进。这本杂志被年轻的美国小伙子亨利•福特看到,开启了未来“汽车大王”的传奇。1867年元月,普鲁士的维尔纳•西门子发明了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机,和那个时代所有发明家一样,他将第一批样机送到巴黎世博会参展,这是当时最快最广的传播方式。

德国克虏伯的1000磅巨炮成为世博会展品
德国克虏伯的1000磅巨炮成为世博会展品

  展会上还有一样来自普鲁士的展品,从分类看,属于第五大类“矿业、工业和林业等加工或未加工的产品”下第四十小类的“采矿和冶金业”。这是一门长5.6米、重50吨的克虏伯钢炮,能发射1000磅炮弹。在展品说明牌上,普鲁士人写着:本炮用于海岸防守,炮弹穿透力极强,能摧毁船舰铁甲。

世博会期间出版的参展品图册,详细描绘了克虏伯大炮的细节
世博会期间出版的参展品图册,详细描绘了克虏伯大炮的细节

  日本幕府首次组团参加世博会,送去的大量展品中,包括后来影响法国画坛的一百件浮世绘作品。日本代表团的成员中,有位27岁的青年人:涩泽荣一。他在法国处处感受到西方列强与日本之间的差距。例如,法国的政府官员和商人毫无高低之分,两者的关系完全是平等;而在当时的日本,幕府官僚、武士和商人之间的社会地位却如天壤之别。后来,涩泽提出了“论语加算盘”,倡导东方儒家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的有机融合。除他之外,当时访问欧美的人士留下《西航记》、《西洋事情》、《西洋旅行导游》等观察文字,鼓吹日本接受西方制度,为 “明治维新”创造了舆论氛围。

1867年,日本艺人在巴黎世博会表演转陀螺
1867年,日本艺人在巴黎世博会表演转陀螺

  巴黎世博会主办方还邀请了中国参展,清政府依旧未加理会。因上书太平军而被清政府通缉的王韬,1868年元月来到巴黎,友人不无遗憾地告诉他,“惜君来也晚,未得躬逢盛典。”王韬参观了闭幕后的世博会场,他当时的视角,还停留在堂宇楼阁、物玩精奇上,同时记叙了中国民间商人和外商以私人身份参加世博会的情况,据此写成的《漫游随录》,成为中国人对世博会的最早观察。

1867年,中国戏剧表演轰动巴黎世博会
1867年,中国戏剧表演轰动巴黎世博会

  三年后的1870年,法兰西和普鲁士之间爆发战争,世博会上写着“用于海岸防守”的克虏伯钢炮,轰开了巴黎的城门,路易•拿破仑三世被俘获并遭流放。盛极一时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就此衰亡。此时,法国文豪雨果在博览会导览手册中写下的“抛弃战争吧!让我们联手、和谐与团结!”犹在耳旁。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

推荐三本书
推荐三本书

  好,推荐三本书,《新全球史》、《多元视野下的中国》、《欧洲大地的中国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作为参考阅读。开世博会也好,读书思考问题也好,归根到底,是为了让中国人的生活过得更有尊严、更有幸福。

  新浪网独家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参考阅读:

  1《多元视野下的中国: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王荣华主编,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

  2《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第三版)[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魏凤莲、张颖、白玉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欧洲大地的中国风》刘海翔著,海天出版社2005年版。

> 相关专题:

登录名: 密码: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