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走读世博:请慢下来看英国馆-绿色可与城市共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6日 09:27  新浪世博

  上海世博会终于走来,它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心灵触动?将如何丰富我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那片园区和逾百个场馆对于人类意味着什么?我们该如何去领会其中人类文明的智慧?边走边读,边走边想。走在世博园区内,在世博园区外。走在现在,也走在过去,也走向未来。新浪世博推出系列策划《走读世博》,世博纪录片导演吴钧将会在184天内与广大网友逐日分享他的世博体验,给出他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和答案。

  游客啊,请您慢些走

  种树太慢,开公园也不挣钱,对很多地方而言,开工厂造房子更能快速得到利润。看看英国这一百五十多年来“先污染后治理”的曲折道路,我不禁担心我们会给今后几代人留下一片怎样的国土?

  英国馆太特别了,外形几乎让人过目不忘,那进去以后呢… …有参观过的人说:什么都没有,实在看不懂。一位新浪读者在《走读世博》的留言可能代表很多人的心理:“看完了16个国家馆和主题馆后,给我总的感觉是不知世界博览会在‘博览’什么?有的场馆排了3个小时左右的队看过后简直气愤的要哭!!!”可以想象,慢慢排队已经难以忍受,进了馆却很快就出来更让人郁闷。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

  一个多月前,我排队参观了英国馆,临近入场前,我留意到外墙上的几行银色文字和图案。在我看来,这是场馆说明书,简要介绍了英国馆的设计思想。如果细细地读一遍,就能清楚英国馆的设计是“一份打开的礼物”,随后的参观之旅,也就变得明白易懂了。可惜,排在我前后的观众全部急匆匆掠过... .。。《新周刊》做了一个封面专题,《急之国:中国人为什么丧失了慢的能力》,文章里专门提到了上海世博会上的“急”,有兴趣的新浪网友可以作为参考阅读。

外墙上的展馆说明图案,展示了“打开包装纸呈现英国馆”的设计概念
外墙上的展馆说明图案,展示了“打开包装纸呈现英国馆”的设计概念

  转过低矮的围墙,英国馆独特的外形出现在观众眼中。不过,这样说并不准确,英国馆包括了那个著名的“蒲公英”和一张打开的“礼物包装纸”,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观众走上倾斜的参观步道时,实际上就走进了赠与中国的礼物中,这份礼物传递的,是如何创造美好城市生活的思考和实践。

把原有地图中的建筑物和街道抹去,可以见到绿色植被充满城市
把原有地图中的建筑物和街道抹去,可以见到绿色植被充满城市

  首先,请慢慢走入绿色峡谷,这是英国展馆的第一展项“绿色城市”:贝尔法斯特、卡迪夫、伦敦和爱丁堡四座英国城市的绿色版图就悬浮在观众头顶。和传统的城市地图相比,它们似乎有几分抽象。我停下脚步,去求助参观步道旁的讲解员,她们很乐意解答观众的疑问:“设计师在原来的城市地图上抹去了所有建筑物和街道,只保留植物植被,可以从中看到绿色在英国城市所占的重要比例。”

城市绿色版图,需要多少代人的坚持不懈
城市绿色版图,需要多少代人的坚持不懈

  当置身于伦敦的大街小巷,满目绿树绿草,空气清新宜人,谁都能感受到“更美的城市,更好的生活”。如今的伦敦是全世界绿化率最高的城市之一,但它也曾经是地球上最危险的污染城市,五十多年前还在上演烟雾杀人事件,泰晤士河水的污染,更是凸显工业发展与污染治理孰先孰后的历史难题。今天,我们放慢匆匆的脚步,仰望英国馆的绿色城市地图,可以痛惜人类曾犯下的巨大错误,可以思索城市发展的终极目的,可以展望解决难题的乐观前景。

清晨的伦敦街头,浓密的树荫伴随着市民
清晨的伦敦街头,浓密的树荫伴随着市民

  边走边看,边看边想,转过一个直角,就是名为“户外城市”的第二展项了,几百幢透明塑料制作的英国式住宅,悬空倒挂在参观者头顶,和第一部分一样,观众也要慢慢地走,才能慢慢欣赏设计者的用意。这是各种各样的民居屋顶,斜屋顶、壁炉烟囱,还有“老虎天窗”,呈现出典型的微缩版英国城市,不禁让人想象英国普通人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

倒悬的透明民居,让观众想象英国普通人的生活
倒悬的透明民居,让观众想象英国普通人的生活

  在英国的好几座城市,我都遇到有人热情地说他们喜欢中国,喜欢北京、上海或者成都、杭州,但所有人都感慨,你们树太少了。这十几年来,我走访过中国三十多个省级行政区,看到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巨大作用,也见到过“为绿化而绿化”“为形象而形象”的种种怪现状。我理解,种树太慢,开公园也不挣钱,对很多地方而言,开工厂造房子更能快速得到利润。但是,看看英国这一百五十多年来“先污染后治理”的曲折道路,我不禁担心我们会给今后几代人留下一片怎样的国土?

即将下雨的英国小镇,空气透明度极高
即将下雨的英国小镇,空气透明度极高

  表面看来,城市绿化只是园林绿化部门栽树种草,其实,一片公共绿地、一棵百年老树的命运,折射出城市规划由谁决定、产业结构布局是否与时俱进、各利益群体的意见能否充分公开辩论、市民的生活质量有无得到制度保障等等系统工程。中国人多地少,这些年来又翻来覆去地不断变动,要赶上别人一百多年达到的水准,确实不易。现在,有许多组织或机构给全球城市排名次,什么经济增长速度、金融竞争力、生活成本、空气污染程度等等,每次公布名单,看到中国城市在其中的突出表现,我非常希望,中国多拥有几座绿化水平排名世界前列的大城小市。英国馆对于城市美好生活的理解,也许能为中国参观者带来许多启发。(未完,待续)

泰晤士河畔,笼罩在绿意中的古老长椅
泰晤士河畔,笼罩在绿意中的古老长椅

  新浪网独家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参考阅读:

  1《感受伦敦》,[英]唐娜德里著,姚渊源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当代英国建筑遗产保护》,朱晓明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园区漫步》,上海世博局主题演绎部编著,《上海世博》杂志编辑部统筹,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版。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登录名: 密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