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走读世博:游览世博园能收获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2日 17:20  新浪世博

  上海世博会终于走来,它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心灵触动?将如何丰富我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那片园区和逾百个场馆对于人类意味着什么?我们该如何去领会其中人类文明的智慧?边走边读,边走边想。走在世博园区内,在世博园区外。走在现在,也走在过去,也走向未来。新浪世博推出系列策划《走读世博》,世博纪录片导演吴钧将会在184天内与广大网友逐日分享他的世博体验,给出他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和答案。

  世博会:去,还是不去?

  学生们马上放暑假了,很多家长在替孩子犯愁:去,还是不去?排队值不值?累了怎么办?到底去看什么?我也有同感,经常问自己:为什么要去世博园?去这个馆、那个馆是为什么?我究竟要在世博园里收获什么?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内的希腊雕塑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内的希腊雕塑

  两个多世纪前成立的大英博物馆,是世界第一个向公众开放的大型博物馆,随后,伴随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步伐,越来越多的各国文化瑰宝被以各种正当或卑劣的手段,搬进了博物馆;而世界博览会事业的发展,也丰富了传统博物馆搜集展品的手段。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之后,英国人在星罗万象的展品基础上,建立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美国、法国的历届世博会,几乎都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世博遗产:一座或几座博物馆。

1851年首届世博会的遗产: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
1851年首届世博会的遗产: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

  中国人自己的博物馆事业起步很晚,只有极少数留洋出国者,才能在异国他乡感受何为博物馆。1904年,政治失意的康有为先生到欧洲游历,对历届巴黎世博会留下的几座博物馆很是赞赏。在他的《法兰西游记》书中,特地配上了1878年世博会艺术宫——特罗卡德罗宫的图片,还详尽描述了博物馆内文物的来历,“藉各国殿塔柱础残石或整室,自印度埃及波斯突厥希腊罗马古物莫不备,皆数千年之珍物,雕刻奇诡,宏巨嵯峨,全室移来,费力无数。” 当然,康先生还特别注意到了中国文物流失在海外博物馆的情况,“皆中国积年积世之精华,一旦流出,可痛甚哉!”直到百年后的今天,很多中国游客的痛惜心情依旧如此。

康有为先生《欧洲十一国游记·法兰西游记》书影
康有为先生《欧洲十一国游记·法兰西游记》书影

  历经曲折艰险的政治生涯,康有为先生为中国开出了“物质救国”的药方,他高度评价发生在欧美的工业革命,呼吁科学兴邦,并具体提出八项办法:“一曰实业学校。二曰小学增机器、制木二科。三曰博物院。四曰型图馆。五曰制造厂。六曰分业职工学校。七曰赛会。八者交举而并行,互摩而致精,乃可为也。”这八项办法中,博物馆(博物院)与博览会(赛会)赫然在目。

康有为先生照片
康有为先生照片

  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法国巴黎成立。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召开全会,将博物馆定义为“一个不追求盈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机构。它把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当作自己的基本职责,以便展出,公诸于众,提供学习、教育、欣赏的机会。”到今天,看一座城市内博物馆的数量和质量,看市民去博物馆参观的次数,就基本能判断人民生活水准的高低,而伦敦300座、纽约150座、巴黎380座博物馆的阵容,让这些城市的市民和游客,拥有多少文化享受!

2009年夏,上海科技馆“永远的达尔文”展览
2009年夏,上海科技馆“永远的达尔文”展览

  这些天,上海进入闷热潮湿的梅雨季节,学生们马上放暑假了,很多家长在替孩子犯愁:去,还是不去?排队值不值?累了怎么办?到底去看什么?有些新浪读者在《走读世博》专栏上留言,评论排队之漫长、观展之辛苦,我当然有同感,也经常问自己:为什么要去世博园?去这个馆、那个馆是为什么?我究竟要在世博园里收获什么?

  2002年冬天,北京故宫《清明上河图》来上海博物馆展览,我为什么甘愿在寒风中排几个小时队?今天世博会来到上海,我去的理由还是和八年前一样:进世博园就是看博物馆,无关学识和贫富,无关年龄和职业,也无关冷热和疲累,我只是觉得有很多我从未见过的事物和观念,一下子那么集中地来到我面前,不看可惜。

  至于排队之苦,似可可量力为之而自愿选择,谁说只有沙特馆说出了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真谛?

上海世博会设立了“世博会博物馆”
上海世博会设立了“世博会博物馆”

  回到1862年8月19日的伦敦,已经不年轻的马克思给1862年伦敦世博会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阁下:本人是维也纳《新闻报》驻伦敦通讯员,特请惠寄一张采访证,以便参观博览会。”8天后,世博会理事会给了马克思一张长期出入证,使他能够自由采访世博会。在此期间,马克思依旧借助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写作了《剩余价值理论》,这成为他批判资本家剥削工人不合理性的主要理论依据。

  好,推荐一本书,《大英博物馆日记》,作者是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先生,他2001年时在英国访问一个月,去了十次大英博物馆,外带三次大英图书馆,顺带考证了马克思的“专座与脚印”之真伪。且不说一位学者做这样的小事,有其求真务实的大意义,光是他对西方博物馆的深刻理解,值得我们一读。

  新浪网独家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参考阅读:

  1 《纪念〈国际展览会公约〉签订75周年》,周汉民等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 《费孝通游记:初访美国 访美掠影 重访英伦》,费孝通著,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3 《英伦艺术走看》,朱纪蓉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登录名: 密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