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走读世博:马克思和世博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1日 09:00  新浪世博

  上海世博会终于走来,它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心灵触动?将如何丰富我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那片园区和逾百个场馆对于人类意味着什么?我们该如何去领会其中人类文明的智慧?边走边读,边走边想。走在世博园区内,在世博园区外。走在现在,也走在过去,也走向未来。新浪世博推出系列策划《走读世博》,世博纪录片导演吴钧将会在184天内与广大网友逐日分享他的世博体验,给出他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和答案。

  当年马克思在伦敦穷困潦倒,屡次被房东扫地出门,小儿子还不幸夭折,也只有到了大英博物馆这样的地方,才能得到温暖和平等的一张书桌吧。

  1850年的某一天,一位31岁的年轻人获得了大英博物馆的图书阅览证,开始了他在这座知识圣殿长达30年的修行之旅。在这里,他大量阅读了经济学、社会学著作,甚至中国人接受了这样一种传说:他常坐的座位下,地毯都被鞋子磨出了印痕,可见读书之专注用功。在这里,这位还没有长出标志性大胡子的卡尔·马克思先生,强烈批判正在蓬勃发展的资本主义;在这里,他写下了无产阶级的终极任务:“对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改变私有制,而在于消灭私有制,不在于掩盖阶级矛盾,而在于消灭阶级,不在于改良现存社会,而在于建立新社会”。

  就在马克思梦想“建立新社会”之后两个月,1851年5月1日,大英博物馆西面不远处的海德公园,“万国工业博览会”盛大开场了。埋头读书的马克思给远在德国的恩格斯写信,抱怨这一个星期博物馆关门,他没法进去读书了。

年轻的卡尔·马克思,与以往中国读者熟悉的形象截然不同 
年轻的卡尔·马克思,与以往中国读者熟悉的形象截然不同

  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第一家博物馆,它的基本收藏,来自汉斯·斯隆——御前医生和古玩爱好者——去世后留下的七万多件收藏品和五万册图书。为了不让这些收藏流散,英国议会下院在1753年正式通过建立不列颠博物馆的《大英博物馆法》,并获得英王乔治二世的批准。6年后,大英博物馆正式开馆,为今后世界上所有博物馆确立了非营利、公众教育、保存和研究人类文明的公共性质。

大英博物馆外景
大英博物馆外景

  《大英博物馆法》确立的“公共性质”非常重要,它要求博物馆为公共利益服务,将“公众教育”作为存在的唯一目的。读到这里,我想起了1928年签署、1972年修订的《国际展览会公约》第一章第一条第一款:展览会即为一种展示,无论名称如何,其宗旨皆在于教育公众。它可以展示人类为满足文明需要所运用的手段,或显示人类在某一或多个领域中历经奋斗所取得的进步,或展现未来前景。

大英博物馆内景,左侧为马克思读书的阅览室
大英博物馆内景,左侧为马克思读书的阅览室

  1851年5月21日,万国工业博览会在海德公园水晶宫已经开幕三周,马克思写信给恩格斯说:“我现在每天从早上十点钟到晚上七点钟总是在图书馆里;我把参观工业博览会一事延迟到你来的时候再说。”从这封信里看,大英博物馆终于不受“伟大的世博会”影响,开馆如常了。

  有几年时间,我曾经多次查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试图知道两位哲人到底有没有亲身参观过水晶宫,直到上周,当我站在大英博物馆的巨大天穹下,走进马克思读书写作的大英图书馆阅览室,我决定放弃这种无谓的努力。

博物馆里的两代人,这一场景已经延续了两百多年
博物馆里的两代人,这一场景已经延续了两百多年

  因为在我眼前,是络绎不绝的普通人,老人、孩子、坐着轮椅、视力障碍的... .。.安静地徜徉在免费开放的博物馆里,向工作人员请教希腊神殿雕塑的来历,小声地讨论着展品背后的故事。这一场景,在有着300座博物馆的伦敦应该是极其普通吧。当年马克思在伦敦穷困潦倒,屡次被房东扫地出门,小儿子还不幸夭折,也只有到了大英博物馆这样的地方,才能得到温暖和平等的一张书桌吧。

  去博物馆读书,或是去水晶宫看展览,对马克思或是其他生活在伦敦的人,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马克思是否参观过首届世博会并不重要,伦敦的房价可以容不下他的全家妻儿,柴米油盐的压力,让再犀利的思想家也难以招架,但幸运的是,伦敦的文化氛围,为他提供了自由的思考空间和精神食粮。

  (未完,待续)

  新浪网独家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参考阅读:

  1 《纪念〈国际展览会公约〉签订75周年》,周汉民等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 《费孝通游记:初访美国 访美掠影 重访英伦》,费孝通著,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3 《英伦艺术走看》,朱纪蓉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登录名: 密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