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世博 > 走读世博 > 策划:《走读世博... > 正文
上海世博会终于走来,它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心灵触动?将如何丰富我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那片园区和逾百个场馆对于人类意味着什么?我们该如何去领会其中人类文明的智慧?边走边读,边走边想。走在世博园区内,在世博园区外。走在现在,也走在过去,也走向未来。新浪世博推出系列策划《走读世博》,世博纪录片导演吴钧将会在184天内与广大网友逐日分享他的世博体验,给出他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和答案。
建造的尊重生长的
1851年5月1日,“万国工业博览会”开幕,一位俄国学者看到那几棵保存下来的大榆树说:“建造的一定要尊重生长的。”如果我们把这里上演的博览会看做一场工业文明的盛会,那么,作为开幕式背景的大榆树,就是沉默的文明代言人。
眼看到了1850年,博览会展馆的方案还没有确定,阿尔伯特王子非常着急。因为王子是德国人,迎娶维多利亚女王时,就被规定不能干预英国的政治,所以他的全副精力就放在筹办这个史无前例的博览会上。但既然要在海德公园动土,就得听取来自各方面的声音,哪怕是很不好听。
好在园艺师约瑟夫·帕克斯顿是个聪明人,他既没有走上层路线,直接“公关”皇室来压制反对意见,也没有采取不良商业行为,用灰色手段达到中标目的。帕克斯顿决定采取迂回策略,绕过皇家艺术学会,直接通过《伦敦新闻画报》发表了他的方案。《伦敦新闻画报》的一位记者给这个方案起了个“水晶宫”的昵称,一下子扭转了局面,读者们很喜欢这样轻灵通透的设计,表示支持的声音越来越多。组织方也就顺水推舟,接受了“水晶宫”方案,同时宣布博览会结束后将立刻拆除这个大展馆,还园于公。
我慢慢走在海德公园的大草坪上,虽然不可能再寻找到一颗螺栓、一片玻璃,但我还是对照着当年的展馆平面布置图,低头搜寻每一寸草地,想象着这里是主入口、那里是中国馆... .。。想象着159年前围绕“水晶宫”发生的种种争议讨论。现在看来,皇家艺术学会毕竟没有因循守旧,没有强行推出自己拼凑的方案,没有贪恋那种高大庄严的石头神殿,据此显示什么大英帝国的伟大强盛。组织者还是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充足底气,听取了公众的意见,让创新者体面获胜——这才是文明国家的勇气和智慧。
虽然那时候海德公园还没有什么“讲演角”,但是对公共事务自由发表意见,已经成为英国人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至少是那些掌握一定财富和权力的人。又有人在报上写文章说,海德公园内有几棵大榆树,恰好生长在未来的“水晶宫”选址上,为了保护这几棵树,博览会应该另选它址。
这个意见很重要,但对园艺师出身的帕克斯顿而言,解决起来是轻而易举。他没有砍树,也有挖树迁移,而是修改了原本平屋顶式的展馆设计,改造成一个半圆形的透明穹顶,完美地将高大的榆树笼罩其中。这下,铸铁与玻璃结构的展馆就显出好处来了,要还是建造原来的石头宫殿,不知多少大树要以“伟大的博览会”的名义遭殃。
1850年9月26日,水晶宫奠基,第二年的2月份竣工。这幢长563米、宽124米、高33米、占地7万多平方米的巨大单体建筑,显示出现代化工业蕴藏的巨大能量。
好,推荐一篇英国小说,《重访旧居》,约翰·威恩讲述了一个“人活着不能仅仅靠面包”的故事。三十岁的威廉斯回到儿时成长的旧屋,就为了看一眼他出生那年父亲种在花园里的树。没想到,后来的房主只是因为那棵大树挡不了风。房主这样告诉威廉斯:“事实很明显,我们买房子的时候,花园就是我们的了。哪些树长着,哪些树砍掉,这是由我们决定的事。”
1851年5月1日,“万国工业博览会”开幕,一位俄国学者在参观时说:“建造的一定要尊重生长的。”如果我们把这里上演的博览会看做一场工业文明的盛会,那么,几棵作为开幕式背景的大榆树,就是沉默的文明代言人。
不过,九年后的1860年, “两个强盗”闯进了北京的圆明园,法国作家雨果描绘了他们的所作所为:“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站在海德公园的铺天盖地的绿树浓荫里,我想知道那场大火,到底烧毁了多少棵中国的百年老树?!
新浪网独家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参考阅读:
1 《从群众到公民——中国的政治参与》,[德] 托马斯·海贝勒 君特·舒耕德著,张文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2 《英国短篇小说选》,朱虹选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81年版。